邵亞麗
?
垂體瘤術后垂體功能變化及激素替代治療的臨床效果
邵亞麗
目的 探討垂體瘤手術后患者垂體功能的變化和激素替代治療效果。方法 通過對182例患者臨床資料的分析研究,測定患者術后垂體功能情況,激素替代治療效果。結果 垂體瘤術后,患者垂體功能減退。術后3天,激素水平最低,術后30天已經(jīng)有所恢復,術后3個月到1年達到較高水平,且相對穩(wěn)定。給予激素替代治療后,術后3個月氫化可的松和左甲狀腺素鈉片的劑量基本穩(wěn)定。結論 垂體瘤術后,患者垂體功能有所減退,短期內會出現(xiàn)激素分泌減少的情況。術后進行激素替代治療3個月,患者垂體功能基本恢復,激素替代劑量基本穩(wěn)定。
垂體瘤;術后;垂體功能;激素替代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7,32:1244~1246)
在顱內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中,垂體瘤的發(fā)病率僅次于神經(jīng)膠質瘤和腦膜瘤,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占顱內腫瘤的1/10~1/4[1]。根據(jù)垂體瘤是否能夠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激素,可將其分為功能性腺瘤和無功能性腺瘤[1]。部分垂體腺瘤會使垂體激素分泌過量,不僅導致代謝紊亂,損害其對應的靶器官,還會壓迫正常的垂體組織和血管[2],繼而產(chǎn)生垂體功能低下,使相應的靶腺受累。目前,臨床上,可用藥物對部分生長激素腺瘤和垂體泌乳素瘤進行治療,手術依然是其他類型的垂體腺瘤的主要治療手段[3]。手術切除腫瘤后,相應組織和血管的壓迫解除,垂體會恢復一定功能。臨床確診的垂體功能減退患者,應終身激素替代治療,并定期進行激素檢測和功能評估。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且術后病理診斷為垂體腺瘤的18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81例,女性101例,年齡14~80歲,平均年齡(47.12±12.53)歲。患者中,125例無功能腺瘤,36例生長激素腺瘤,17例泌乳素瘤,2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2例混合性腺瘤。排除標準:患有心、肝、腎疾病或慢性消耗性、代謝性疾病[4]。隨訪時間3個月~2年。
1.2 手術方式
對于患者垂體腺瘤的手術方式,采取經(jīng)蝶和開顱2種,手術過程,對正常垂體組織和垂體柄進行嚴格保護,術區(qū)止血采用壓迫止血法,不用電凝止血[5]。所有患者中,152例經(jīng)蝶,30例開顱。
1.3 垂體功能評估
收集患者術前,術后3天、1月、1年的垂體功能評估結果。評估采用甲狀腺軸、腎上腺軸、性腺軸三軸評估,對其相應激素水平進行檢測。甲狀腺軸檢測指標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標準是:FT4低于正常,TSH正?;蚪档?。腎上腺軸檢測指標包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皮質醇(COR),腎上腺功能減退標準:早晨8:00,COR水平降低或COR、ACTH均低于正常值。性腺軸檢測指標包括促卵泡素(FSH)、黃體生成素、雌激素(女)、睪酮(男),性腺功能減退標準:男性,睪酮降低,促性腺激素正?;蚪档?;女性,月經(jīng)不正?;蜷]經(jīng),F(xiàn)SH或黃體生成素降低[5-8]。三軸有一軸功能減退即可認為垂體功能減退。
1.4 血清激素監(jiān)測
患者血清監(jiān)測激素包括:血清生長激素(GH)、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血漿皮質醇(COR)、雌二醇(E2)、睪酮(TES)、促卵泡素(FSH)、黃體生成素(LH)、泌乳素(PRL),分別于術前和術后3天、1月、3月、1年進行檢測?;颊哂谇宄?:00,采取空腹靜脈血,送檢。血清中各檢測激素的正常范圍分別為:GH<4.80 ng/ml、PRL 53.0~360.4 mIU/L、TSH 0.27~4.2 mU/L、FT3 3.6~7.5 pmol/L、FT4 12~22 pmol/L、ACTH 5~78 ng/L、COR 147.3~609.3 nmol/L。性激素正常范圍見表1。
表1 性激素正常范圍
1.5 統(tǒng)計分析
運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方差齊性檢驗后,進行方差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檢測結果
患者血清FT4水平在術后3天高于術前、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1年的水平,總體呈現(xiàn)先增高然后慢慢降低直至趨于穩(wěn)定;血清TSH、FT3水平,在術后呈現(xiàn)先有所降低,然后慢慢升高至恢復正常水平并趨于穩(wěn)定;血清ACTH、COR水平在術后呈現(xiàn)先降低后增高,之后再慢慢降低,直至恢復正常并趨于穩(wěn)定。患者術后3天血清TSH、FT3、ACTH、COR水平低于術前、術后1月、術后3月及術后1年(P<0.05);血清激素在術后3月的水平高于術后3天、術后1月(P<0.05);患者血清激素,術后3月與術后1年無差異;LH、FSH、TES、E2、PRL水平術前和術后3天、1月、3月、1年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見表2。
表2 患者手術前后血清檢測結果
2.2 垂體功能評估
研究選取的182例患者中,參與全垂體評估的患者99例,其中,腎上腺功能減退者10例,甲狀腺功能減退者61例,性腺功能減退者65例,甲狀腺合并性腺功能減退者13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腎上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性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合并性腺功能減退患者中進行單軸或雙軸檢測及全垂體功能評估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術后1周垂體功能評估情況(例,%)
2.3 術后左甲狀腺素鈉片和氫化可的松劑量的變化
從表4可以看出,患者術后激素替代劑量,在術后7天最高,明顯高于其他時間。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術后7天劑量高于術后1月、3月、1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3月的劑量明顯少于7天和1月,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3月與術后1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4 術后左甲狀腺素鈉片和氫化可的松劑量的變化
垂體腺瘤會分泌一些激素,破壞機體穩(wěn)態(tài),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F(xiàn)行的治療方式,除少數(shù)可進行藥物治療外,多數(shù)需手術切除,但是手術又不可避免地損害垂體功能,使垂體功能減退[9]。為了保證代謝平衡,患者需要進行激素代替治療,患者平時應定期進行復查和功能評估以保證身體健康。
研究中,對患者手術前后的血清激素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LH、FSH、TES、E2、PRL水平術前和術后3天、1月、3月、1年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血清TSH、FT3水平,在術后呈現(xiàn)先有所降低,然后慢慢升高至恢復正常水平并趨于穩(wěn)定;血清ACTH、COR水平在術后呈現(xiàn)先降低后增高,之后再慢慢降低,直至恢復正常并趨于穩(wěn)定。這可能是由于行垂體瘤切除時,機械接觸甚至損害了正常組織或血管,使得垂體功能暫時減退[10],隨著壓迫解除,組織生理和機能慢慢恢復,激素水平也漸漸恢復,并趨于穩(wěn)定。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患者術后3月激素水平趨于穩(wěn)定,波動較小,且與術后1年水平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因此可將3月作為垂體功能恢復的一個參考時間[10]。
各腺體功能減退均會產(chǎn)生相應的癥狀,有些情況會非常危險,甚至危及生命[11],因此,激素替代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不僅能保證機體正常代謝,而且能明顯改善患者機體狀態(tài),提高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患者垂體瘤術后,垂體功能會有所減退,血清激素水平也相應降低,隨時間恢復和激素替代治療,垂體功能和激素水平會漸漸恢復并趨于穩(wěn)定?;颊咭话慵に靥娲委?月后,激素水平便趨于穩(wěn)定。垂體瘤術后應及時進行激素替代治療,以保證患者激素水平,改善生活質量。
[1] 李勁松,史繼新,王漢東.經(jīng)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后并發(fā)癥分析〔J〕.江蘇醫(yī)藥,2008,34(2):1088-1090.
[2] 周志超,竇京濤,呂朝輝,等.垂體瘤術后垂體功能評估情況的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7):542-545.
[3] 張培毅,劉新民.腺垂體功能減退癥與替代療法〔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1,15(1):2-3.
[4] 廖二元,超楚生.內分泌學〔M〕.北京: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14-522.
[5] 汪寅章.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方法探討〔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18(5):419-420.
[6] 李益明.垂體瘤術后垂體功能評估和替代治療〔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4,20(2):76-78.
[7] 王任直.垂體腺瘤的規(guī)范化診斷和治療〔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6,22(6):325-326.
[8] 趙雪蘭.2001例手術治療垂體瘤患者臨床分析〔D〕.復旦大學,2008.
[9] 鄧志勇,陳金珍,李 海,等.腦垂體腺瘤10例臨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3):281-282.
[10] 陳 剛,卓雅芬,姚 瑾,等.垂體腫瘤239例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26(35):662-665.
[11] 劉 赫,蔣 華.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 117 例臨床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11):883-886.
(編輯:甘 艷)
Clinical Study of Pituitary Function Change and Efficacy of Hormone ReplacementTherapy after Pituitary Tumor Surgery
SHAO Yali.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xian,Heze,2743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pituitary function in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with surgery,and the efficacy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Methods Determine the pituitary fun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and the efficacy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data of 182 patients.Results After surgery,pituit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decreased,3 days after surgery,the hormone level was the lowest;30 days after surgery,it has been restored,3 months to 1 year after surgery,it reached a higher level,and it was relatively stable;3 months after surgery,by treating wi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ydro cortisone and levothyroxine sodium tablets were basically stable.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in the short term hormone secretion reduced;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3 months after surgery,pituitary function basically recovered,hormone replacement dosage is basically stable.
Pituitary tumor;Surgery;Pituitary function;Hormone replacement
274300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中心醫(yī)院
10.3969/j.issn.1001-5930.2017.08.007
R736.4
A
1001-5930(2017)08-1244-03
2016-08-09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