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希
溫暖的陽光 像剛摘的鮮艷草莓
你說你舍不得吃掉這一種感覺
雨下整夜 我的愛就像雨水
院子落葉 我的思念厚厚一疊
我是那沐浴著陽光的葉,你是這永不見天日的根……
——題記
(1)
我生長在江南水鄉(xiāng)。
水鄉(xiāng)的建筑都依著河流,要洗衣服時,只要開了后屋的木門,懸在河流上的臺架上俯下身,把衣物放進(jìn)水里泡一泡就行。
我家的老屋蜷縮在青綠色的河流邊。石砌的墻面上長出灰黃的馬蘭頭和岫玉一樣的蕨。鏤空雕花的窗格子原來糊著宣紙,現(xiàn)在鑲上了玻璃。石灰色的瓦楞掛上了苔蘚,滴著還未干的雨水。飛檐上坐著一串吻獸。房角原本尖銳,如今被江南連綿的細(xì)雨撫成子時的天空那樣沉靜的圓弧。屋角還懸著鈴鐺。還好這鈴鐺是青銅的,才沒有像房前斜斜地靠著的鋤頭一樣銹得不像樣。
鈴鐺在傍晚的氣流里震顫,不停碰出細(xì)碎的聲響,不知怎么這一陣柔柔的風(fēng)居然把鈴鐺翻上了天。后面的背景是被飛檐點(diǎn)了三分之一的天空,那天空啊,我相信它永遠(yuǎn)是太陽落山前的橘紅色。
(2)
我的外公外婆攢下許多錢建了老屋,并在那里度過了半生。媽媽、大姨、舅舅都生長在那里。
我不在老屋出生,也沒在那里住多久。但是我知道老屋是我的根。就像大馬哈魚剛出生就知道湖是暫居的地方,海才是它們的根一樣。
七八歲之前的時光,都是老屋陪我度過的。
老屋充滿著江南潔凈的雨水浸潤過泥土之后的味道。每日我都在這土氣的籠罩下玩耍。從老屋的墻角邊生的雜草里剔出會搖頭的蚯蚓;挖灰灰菜馬蘭頭;摘三葉草的葉子咀嚼。若是摘到四片葉子的就舍不得吃了,這么難得的小東西是一定要拿給外婆看的。
老屋的西邊有很大的一叢草,那草的葉子像小刀一樣鋒利。手一摸,就劃了一條長長的口子,手臂碰到了又劃出深深的一道。要是臉碰到了,一定也要被割破的。所以一直到那叢草被爺爺挖掉,我從沒有鉆進(jìn)去玩過。
不過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那叢草是很好玩的,就連爬在上面的蝸牛也跟草一樣抬著頭,像在守望。
(3)
老屋所在的位置很好,從屋后浣衣的臺子剛好可以看見村口搭在水面上的戲臺子。不到節(jié)日是不唱戲的,那臺子便灰灰暗暗,冷冷清清。一到年后,龍?zhí)ь^這些日子,那戲臺就亮堂起來。臺子周圍拉上白色燈珠,還點(diǎn)上十來個火把。唱戲的時候整個村子的人都聚到臺子前,或帶了竹凳,或帶了板凳,也有搬了張條凳去的。臺子前都是人,臺子又高。要是站在臺子前我是什么也看不見的。
我不去湊熱鬧,而一個人拉條小方凳坐在洗衣臺上。但究竟是離得太遠(yuǎn),臺上戲子唱什么我一點(diǎn)也聽不清,連臺上站的到底是生旦凈丑我也不知道。只看見臺上大紅大綠,一會兒又出來一個臉上粉白的人。
雖然看不清,但我還是要看。
臺子是架在水上的,那燈光也在水里。水面平靜的時候水上有什么,水里就有什么。誰家的鵝這么晚了還不睡?“撲”一聲脆響掉進(jìn)水里,那鵝就在水上游起來。這下水面不靜了,影像都像萬花筒一樣分散開來,搖曳著,蕩漾著比水靜時更好看了!老屋被水光映成歐洲的宮殿。我不禁忘了看戲,盯著它看癡了。
(4)
老屋的墻很厚,因?yàn)闀r間侵蝕,有些石頭間有了空隙,我就在地上一跳,兩手夠到縫隙,抓緊。兩只腳在空中亂蹬一陣,也踩到縫隙上了,就像掛在樹上的灰蝙蝠一樣。我空出一只手舉在眉前,像孫悟空一樣左顧右盼,然后大喝一聲“來也”,從墻上跳下來。雖然沒有站穩(wěn),但我還是學(xué)著刀馬旦的樣子挺直腰桿走幾步,把樹枝當(dāng)長槍揮舞幾下,瞪大眼睛假裝自己在守望皇城。
玩累了,就進(jìn)屋里洗了手,就著外婆拿來的赤豆松糕喝一碗涼絲絲的綠豆湯。一邊吃喝,一邊看鳥籠里蹦蹦跳跳的相思鳥。小鳥小鳥,你有的吃有的喝,你還在想什么呢?
一會兒我又去撕老屋墻壁上生的地衣,一按,地衣就留下一個圓圓小小的指印,我的手指上也留下一層稠稠的綠綠的水來。
在屋前看夕陽下山是最美好的。整個天空都變成橘色了。那太陽好像被揉小了,一跳一跳到了老屋的房頂上,再一下就陷進(jìn)老屋里不見了,像是被老屋吸收了。因此老屋才閃出金光。
(5)
七歲,我離開了老屋。
老屋就像樹皮,為葉子的嫩芽提供幼時的庇護(hù),但不會再提供除此之外的任何風(fēng)景。我是葉,我長大了就化作“葉蝶”,要脫離根,飛去看春暖花開,看鳥語花香。葉子想飛了,她的心里不再裝滿她的根。但直到現(xiàn)在,我這片葉子才開始明白,世界不是那么美好,葉子明白根的重要,要回到根旁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飛了太遠(yuǎn)太遠(yuǎn),觸不到根了。
我在城里看燈火通明,老屋在小河旁的夜色里沉寂;我在飄窗前眺望夢中的老屋,老屋在暮色里想念曾經(jīng)的丫頭。我在高樓中彷徨,千里之外的老屋只能在傍晚借夕陽的手筆送我一小角灰黃的天空。
這時我才懂得該守望什么還不晚,因?yàn)槿~的守望是夢,只在夢里回歸到根;是光,給葉子溫暖的念想——是憂傷,是焦急,是思念,更是一種回報(bào)。
我不能給根像根給我的那么多快樂,我只能在飛離根很久之后守望我的根?;蛟S對根來說,葉子還記得她的根,就是最好的回報(bào)。
(指導(dǎo)老師:黃 忠 吳怡愷)
有關(guān)江南的文字,總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很奇妙,閱讀本文竟然讀出了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味道。同樣是江南水鄉(xiāng),同樣是作者的根駐足之地,是作者童年記憶所在。不同的是,魯迅先生對百草園的情緒更集中、統(tǒng)一、縝密。而本文中,我們讀出的是一個全方位的老屋,是一個空間上可以無限延展的所在。與其說作者在懷念老屋,不如說作者是在懷念江南的意境下,那過去的時光,過去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結(jié)尾,以現(xiàn)在對比過往,以現(xiàn)在生活的壓力對比老屋時光的美好,以葉子與根做喻,歸結(jié)題旨:老屋是根,給人意蘊(yùn)悠悠之感。(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