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適用話題】真正的友情 識人的智慧 相處之道
作文君:2017年5月,一段“朋友無用”的視頻在網(wǎng)上瘋轉,一位短發(fā)美女教師,一手夾著粉筆一手插褲帶,侃侃而談:朋友是無用的!顛覆三觀的言論立即在網(wǎng)上炸了鍋,僅憑課堂上的只言片語,短短幾日便卷走3000萬播放量。究竟這是怎樣一個觀點,引起如此巨大轟動?隨作文君細細看來。
對“朋友”一詞的濫用,恐怕僅次于“愛情”。正因為頻繁遭到誤用,人們對它自然而然也就產(chǎn)生了誤解,“朋友”一詞也因此掉價不少。
真摯的“朋友”即是“摯友”。他們不是玩伴,不是酒友,不是寂寞時的慰藉者,不是精神的避難所,也不是基于利益牽扯或?qū)嵱眯Ч摹叭嗣}”,更不是在場面上隨口說說的套話或社交辭令。
朋友是“無用”的。
我們之所以交朋友、之所以需要朋友、之所以愛我們的朋友,不是因為他們“有用”。而是為了奉獻我們的愛與關懷,為了與之分享心靈的豐富和生活的美好,為了那種相互理解所帶來的默契,為了“不時常想起,卻無處不在”的空氣般的同在感和信賴感。
與朋友在一起,我們不期待得到任何東西,僅那份彼此無須設防的內(nèi)心松弛、不刻意的流暢自如,已然使我們心滿意足。
我的一個同性朋友是這樣描述朋友之間的心領神會的,“執(zhí)手相看無語,卻心事了然”。確實如此,她一句不經(jīng)意的“我還不知道你嗎”常能讓我心生感動、備感幸運——你知道我,正如我知道你知道我,無須太多解釋,因為你懂。
想起了多年前的畢業(yè)時節(jié),我的一位異性朋友即將離開學校去遠方工作,而我將留在學校繼續(xù)讀書,臨別的前一天,我們在校園里散步閑聊,畢業(yè)是高興的事情,也多少帶著些告別的憂傷。他對我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分別之前,我可以和你擁抱一下嗎?”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卻有點不好意思了,支支吾吾地解釋:“其實,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當然更沒有什么無禮的想法……其實,不擁抱也沒什么的……”記得當時我一把將他拉進自己的懷抱,在他的耳邊說:“不用解釋,我明白的。你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希望你今后一切順利?!?/p>
我們都明白這個擁抱的意義,這其中沒有猜忌,所以為此擔心也就沒有必要了。
在出現(xiàn)實際的困難時,我們反倒不找朋友幫忙,不向朋友借錢,不愿意讓朋友出面為我們捋平麻煩。在這一點上,友情與愛情十分相似,純潔、美麗,近乎神圣,那是一種建立在心心相印基礎上的情感關系。
你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而使自己的朋友承擔太多現(xiàn)實的功利之用。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更愿意讓朋友就這樣無用著、閑置著,也不舍得將這清水攪渾。我們并不常談及我們的朋友,也不在外人面前炫耀我們深情厚誼的友愛,我們甚至并不與朋友本人頻繁地見面、時時溝通,但即使再長時間不見,一旦相逢交流,仍一如既往地默契,仿佛從未分開過。
朋友不是實用之物,而是奢侈品。他不符合實用性的標準,卻使生命華麗。
【素材分析】看似令人費解、顛覆三觀的“朋友無用論”卻蘊含著最為樸素的道理:我們交朋友是源于相互吸引,想與之分享生活與心靈,絕非有所企圖?!熬又坏缢保@樣無用、閑置的友情反而才最為寶貴。真正的友情,應當如作者與摯友分別時的那個擁抱一樣,干凈,舒心。
【速用名言】
1.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法國作家 羅曼·羅蘭
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獞?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 孟子
(特約教師 徐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