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姣
常見瓜果類蔬菜集約化高效育苗技術
李雪姣
育苗始終是蔬菜栽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苗好三成收”,優(yōu)質壯苗是蔬菜豐產優(yōu)質栽培的良好基礎;同時,蔬菜育苗對于節(jié)種節(jié)能、省工省力、增加茬口、抗災減災、提高土地利用率潛力巨大。因此,蔬菜育苗既是蔬菜栽培高新技術的最先應用者,也是蔬菜產業(yè)進步的引領者。為了滿足現代蔬菜產業(yè)規(guī)?;?、區(qū)域化、集約化、標準化、市場化發(fā)展的要求,開展集約化育苗已成為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為了滿足市場對菜苗批量、優(yōu)質、成活率高、價格低且苗齊苗壯等全方面的需求,我們通過對不同育苗方法的試驗對比,總結出了一套優(yōu)質高效的集約化育苗技術,具體如下:
1、夏季:草炭:珍珠巖:蛭石=6∶2∶2或7∶2∶1
2、冬季:草炭:珍珠巖:蛭石=6∶3∶1
草炭(碧奧蘭)300升+珍珠巖100升+蛭石100升=500升基質,草炭用鐵鍬盡量拍碎,不要有大塊;草炭粉碎后加珍珠巖和蛭石,用鐵鍬拌勻,把混好的基質收成堆,從頂部扒開一個小坑,往里倒水。水量夏季40升,冬季37升,在水中加入(激抗菌968為75克)苗寶2包或加入多菌靈800倍(菌肥不得與殺菌劑混用),倒入基質中,攪拌均勻。拌好后的基質含水量60%,手用力握緊有水從手縫滲出但不下滴即可。
番茄育苗一般用72孔/2.8升土,也可用105孔/ 2.5升土;辣椒、茄子育苗一般用72孔/2.8升土;黃瓜、西葫蘆育苗一般用50孔/3.2升土;裝盤時盡量在一個較平的地方,用木板把多余的土刮掉,使穴格清晰可見。裝好后的穴盤,松緊適度,太硬打孔不便,太軟易散穴。用手輕壓松軟,有彈性即可。
番茄的種子中,有大果的和小果的,大果的種子打孔深度在0.8-1厘米,小果的在0.5-0.8厘米;辣椒、茄子:1-1.5厘米;黃瓜:1.5-2厘米;西葫蘆:2厘米。打孔的深度是根據種子的橫截面的長度的3-5倍。(也和覆土有關系,覆土質較重的可淺些,輕的較深些)
穴盤苗播種有直播和催芽播種。
1、直播。直播一般都是一穴一粒種子,番茄、辣椒和茄子種子較小,把種子放到穴中間即可。黃瓜和西葫蘆播種時需注意,種子最好平躺著放進穴孔,有利于種子根下扎和子葉頂土。。
2、催芽播種。催芽一般都是浸種催芽,有利于瓜類蔬菜種子迅速整齊地出芽,為了增加種皮透性,加快種子發(fā)芽,提高種子發(fā)芽率以及消滅浮著在種皮表面的病菌和蟲卵,播前也可采用溫燙浸種,溫燙浸種也可殺死種子表面所帶的病菌,防治種子傳染病蟲害。浸種方法如下:
(1)溫水浸種。配好50-55℃的溫水。用水量為種子體積的5-6倍,倒入精選出的種子中,不停地攪拌。并且要不斷倒入熱水,使50-55℃水溫保持15分鐘,待其自然冷卻至30℃左右,繼續(xù)浸種如下表格:
(2)熱水燙種。經過充分干燥的種子先用涼水濕潤后,再倒入3-5倍于種子量的70-80℃的熱水,用兩個容器來回傾倒,最初幾次動作要快而猛,使熱氣散開和提供氧氣,一直傾倒至水溫下降到55℃左右時,再按溫燙浸種法處理。
(3)將浸種后的種子揉搓洗凈,用多層吸水性好的干凈濕粗布或紗布包好,放在已經調到種子發(fā)芽的最適溫度的催芽箱內催芽。種子易生粘液,催芽過程每天翻動種子2-3次,用25-30℃溫水沖洗種子一次,使種子受溫均勻。沖洗后要用紗布等擦干種子表面水分,水分過多種子易霉爛且感染整盤種子,注意通風保證種子氧供應,如果沒有氧的供應,種子不能發(fā)芽,若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也會發(fā)生爛種。種子露白即可播。
黃瓜可采用變溫處理,以促進種子氣體交換,低溫處理的時間要比高溫處理時間長,一般每天低溫處理16小時,高溫處理8小時,常用的變溫范圍為15-30℃或20-30℃。
浸種時間與種子的陳舊、水溫等有關,新種子和水溫較高時浸種時間可偏短。催芽時間不能過長,以免芽子過長,芽子過長播種時易折斷。如遇天氣等特殊原因要推遲播種時可使催芽溫度降到5-10℃,使發(fā)芽推遲。催好芽后即可播種,一穴一粒。
覆土用珍珠巖(或珍珠巖加少量蛭石)和水,也可直接用基質覆蓋,用手或木板撫平,穴格清晰可見。
不管冬天還是夏天,茄子、辣椒和番茄都要澆透水,黃瓜和西葫蘆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發(fā)芽較快則不宜澆水太多,防止苗子徒長。
(作者單位:邢臺市農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