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制式、頻段、新特性的加入,尤其未來5G以后載波通信、MIMO、高頻通信技術的應用,手機射頻模塊變得越來越重要,單個手機終端的射頻前端器件的價值會繼續(xù)提升,其價值量甚至可能超過主芯片。
新技術應用推動移動終端天線變革。從天線角度講,4G的使用頻段一般在700MHz到2700MHz范圍,而5G的高頻段將在幾G到幾十GHz級別,毫米波、波束成形和陣列天線技術將大量廣泛使用。毫米波頻段的天線尺寸較小,終端很可能采用4×4的天線陣列形式,并把天線與芯片進行集成,對天線工藝技術提出新的挑戰(zhàn),其價值量也將顯著提升。經測算,到2022年,5G陣列天線在國內的市場規(guī)模達160億元以上。
頻段增加帶來濾波器價值提升。濾波器是射頻系統(tǒng)中必不可少的關鍵部件,其實質是一個選頻電路,在射頻前端,除了filter 外,雙工器和多工器的核心器件也是濾波器。隨著通信網絡向5G推進,手機通信頻段的增長將帶來濾波器的數量和工藝難度顯著增加,濾波器在手機中的價值量也將顯著提升。根據預測,未來射頻前端模塊增長最快的將是射頻濾波器模塊,其市場規(guī)模將從2016年的52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63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速達21%。
通信工作頻率提高,化合物半導體深度受益。隨著無線高頻通信產品迅速發(fā)展,射頻器件工作頻率不斷提高。硅晶半導體已不能滿足射頻性能要求,具有直接能隙特性和高頻率運作能力的化合物半導體開始廣泛應用于射頻領域。
射頻前端壟斷嚴重,國產替代趨勢確立。全球來看,在手機射頻前端市場集中在日美發(fā)達國家企業(yè)。其中,Skyworks、Qorvo、Avogo和Murata四家公司占據了85%的市場份額。
相比于在手機芯片市場國產芯片的崛起,射頻前端器件的領域目前還主要由國外廠家主導,國內的射頻廠商的差距主要在于技術、專利和制造工藝,主要的產品為PA和較低端的濾波器。
目前我國90%射頻前端來自海外進口,國產替代需求強烈。在下游智能手機需求巨大、國內廠商努力耕耘、政府基金大力支持情況下,我認為,國內射頻器件廠商已經開始崛起,射頻國產化趨勢已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