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英++杜艷++樊蕾
摘要:本文介紹了行道樹的作用和研究行道樹應用情況的重要意義,并對運城市行道樹的應用現狀進行了分析,結合現狀闡述了運城市行道樹應用存在的問題,最后,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和運城市實際情況,提出了運城市行道樹發(fā)展對策。
關鍵詞:行道樹;應用;調查;運城市
中圖分類號: S687.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5.041
對于行道樹來說,其指的是在道路兩旁栽植成行的高大喬木,其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對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改善,還有著消除噪音、凈化空氣、防風以及對水源進行涵養(yǎng)的作用。因而對行道樹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意義重大。鑒于此,本文以運城市的行道樹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應用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1 運城市綠化現狀
運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其作為一個地級市,下設2個縣級市、10個縣,1個區(qū),一共有133個鄉(xiāng)鎮(zhèn),3400個行政村,北鄰臨汾,東接晉城,西與渭南相交,南望河南洛陽和三門峽,是一個中原經濟區(qū),先后榮膺“中國金融生態(tài)城市”等稱號。最近幾年,該市重視林業(yè)建設,使得生態(tài)環(huán)境大大改善,取得了喜人的綠化成果,然而,其行道樹綠化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2 運城市行道樹應用現狀
2.1主要的綠化樹種種類
筆者對運城市內20多條道路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運城市共有16種行道樹的樹種,其中屬于常綠樹的種類有1種,即雪松。而有15種落葉喬木,即國槐、白蠟、法國梧桐、白楊、椿樹、合歡樹、榆樹、銀杏樹、垂柳、水杉、刺槐、饅頭柳、梧桐樹、欒樹、梓樹,對于運城市的綠化帶來說,缺少喬木、灌木、花草和諧結合的立體種植,現有的行道樹種,種類也不夠豐富,大都為單一樹種并且采用平行種植方式,運城的20多條道路中,僅僅有學苑南路、機場大道等道路的植物種植結構為多層結構,并且采用了相對較少的彩葉樹種,因而道路的色彩變化單一。
2.2綠化樹種的長勢分析
總體來說,運城市行道樹有著相對較好的健康情況,但運臨路上的法國梧桐栽植年限較久,維護和管理不到位,致使很多樹木伴隨蟲咬現象。解放北路上種植的水杉成活率很低并且長勢不好,可見,該樹種并不適合種植在運城市作為行道樹。
鳳凰路、紅旗街、文明街等地種植的國槐、垂柳等樹木,因這些街道處于運城市商業(yè)繁華區(qū),有著較為頻繁的人員流動,對樹木的生長有著相對較大影響,長勢較差。而人民北路的銀杏為道路改造時種植,且此路為南北走向,冬季西北風相對較大,樹木長勢不好,死亡率較高。
2.3綠化樹種的應用頻率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國槐、法國梧桐、白蠟、白楊、椿樹、柳樹等樹種應用頻率較高,而其他樹種應用頻率相對較低。就景觀的視角分析,運城市的景觀呈現出雷同狀態(tài),豐富度相對較低。在行道樹的綠化帶中,大葉黃楊和女貞有著相對較高的應用頻率,其中前者高達100%,后者的應用頻率也高達90%以上。近幾年,為了更好地控制園林綠化用水,運城市改變以往草坪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地被植物綠化局面,采用大葉黃楊和女貞取而代之,因而,讓人感覺各條道路雷同,沒有特色。
3 運城市行道樹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行道樹生存環(huán)境惡化
3.1.1道路改造
對于運城市來說,因為道路的拓寬改造,使很多具有較好透水性的地磚被柏油路取而代之,有的道路在提升改造過程中,其綠化帶直接被取消,更有一些便道采用花崗巖和大理石進行了鋪裝,而一些砂石的墊層直接被水泥砂漿等取代,由此土壤和大氣之間的氣體交換被阻斷了,而因為硬質的鋪裝使得雨水下滲也被阻止了,這樣一來,雨水的回收和利用也受到限制。運城市南風廣場東入口處的臨便道綠帶被取消,而采用了花崗巖進行鋪裝,以往生長較好的國槐現今葉子變黃,并伴隨上層枝條干枯的情況,長勢明顯不如以前。另外,因為鋪設的管線存在開槽不順的情況,其根系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損傷。
3.1.2臨街門市
筆者在調查中還發(fā)現,運城市還存在一些臨街門市為了防止自身經營門面不被影響,對門前樹體進行破壞和清理。還有一些小門店,直接在門前的樹木上扯繩晾曬衣服等,造成了樹木的人為損傷,進而影響了行道樹的生長。更有一部分門店樹木,因為人為垃圾和污水傾倒,破壞嚴重。另外,因為人為踩踏,也使得行道樹周圍的土壤流失,如果行道樹根系分布相對較淺的話,其樹木的穩(wěn)定性將受到影響,容易倒伏而妨礙生長。還有部分門店為了自身出行方便,在行道樹周圍澆筑混凝土,如此使得樹木被圍裹,樹干的生長和大氣交換的空間也就相應地受到了限制。
3.2行道樹開發(fā)利用研究工作薄弱
行道樹開發(fā)利用還相對薄弱,園林部門的科研工作者相對缺乏,資金力量也十分不足,設備相對簡陋。行道樹的開發(fā)利用缺少相應的科研力量,不論是在行道樹引種方面,還是在試驗研究的開發(fā)利用方面,進展都十分緩慢。因此,造成在進行規(guī)劃設計的時候,采用重復的樹種。
3.3行道樹的養(yǎng)護管理粗放
運城市還存在重視建設,輕視管理的問題。在運城市中,很多已經成活的行道樹并沒有進行及時管理,沒有做好相關的施肥和澆水工作,僅僅例行定期的修剪、病蟲防治等工作。同時,對于運城市城區(qū)的各條街道來說,也是每年及時清運落葉和殘枝,并沒有讓其回到城市土壤,實現土壤營養(yǎng)的循環(huán),如此,即使在初始幾年能夠滿足行道樹的生長,而后期會因為土壤養(yǎng)分不能及時補充,又未及時施肥,從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4 運城市行道樹發(fā)展對策
4.1加強規(guī)劃設計工作
要結合運城市實際情況,將適合的行道樹品種選擇出來,同時,要多層構建、搭配立體、四季豐富的規(guī)劃格局。將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協(xié)調起來,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合理進行搭配,綠色樹種和彩葉樹種結合起來。在道路改造和新建工作中,充分的進行新樹種的應用,降低國槐、白楊以及法國梧桐的應用度。一般來說,一個理想的行道樹結構應該具有較高豐富度的樹種和較為均勻的樹種,同時每個樹種種群大小也應該十分相近。在每個街道進行樹種選擇時,應該盡力提高樹種、樹齡、樹體的多樣性。那些已經具備一定規(guī)模并且有著較好長勢的優(yōu)良品種,在改造道路時候應該保留或者選擇合理的措施進行移栽,而對于那些具有較低抗性的樹種應該及時更換。進行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時候,應該將栽培植物和生長的空間留足,同時要選擇透水的鋪裝。要避免去除大樹栽植小樹的規(guī)劃工作。如果是較淺的地下管線或者是較難改造的架空線,要選擇長勢緩慢,具有適中樹冠的中性喬木。
4.2改善行道樹生存環(huán)境
要重視對臨街門市經營者的宣教和管理工作。也要對施工單位進行規(guī)范,從而控制行道樹下堆料等現象的發(fā)生;在園林綠化執(zhí)法上,需要對綠地審批制度嚴格的執(zhí)行,從而進一步提高人們愛綠護綠的意識。另外,在人行道的外側應該進行綠化帶的設置,從而更好的滿足它們的生長需求。人行道進行鋪裝的時候要選擇透水材料,使土壤含水量得以保證,如果是人員密集的路段,要進行樹池蓋板的加蓋,避免土壤板結的現象發(fā)生。
4.3進一步開發(fā)和應用鄉(xiāng)土樹種
鄉(xiāng)土樹種是植物資源的重要組成內容,是與自然環(huán)境長期磨合的成果,有著較強的適應本土能力和容易管理的特點,因而在建設生態(tài)城市的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在運城市行道樹的選擇中,盡管也應用了部分鄉(xiāng)土樹種,諸如白楊、榆樹等,但其他樹種相比,行道樹的鄉(xiāng)土樹種應用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據相關研究表明,在運城市中存在著大量的野生果樹資源,諸如山核桃等,應該結合“適地適樹”的栽植準則,進一步加強和應用鄉(xiāng)土樹種。
4.4進一步重視日常的養(yǎng)護和管理
行道樹的種植不僅需要相應的立地條件和肥水條件,還對病蟲害防治有較高要求,需要及時對其進行修剪和整形,不然可能喪失觀賞價值,甚至直接死亡。在調查中發(fā)現,運城市很多園林綠化過程中并沒有具備完善的養(yǎng)護以及管理經驗,對行道樹的栽培和管理較為粗放,甚至一部分樹種已經失去了觀賞價值。因此需要定期對園林綠化工作者進行培訓,提高管理和養(yǎng)護技能,提高園林綠化工作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
5 結語
運城市不僅能夠對園林樹種進行有效的增加,還能使得景觀持續(xù)性得以加強,進而實現城市天藍地綠水清、四季有景的效果。行道樹在運城市的城市綠化建設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必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而由此也將成為運城市城市綠化中一道靚麗的新風景。
參考文獻
[1]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8.
[2]張濤.河北省城市行道樹的探討[J].中國園林, 2014(02):76-78 .
[3]何林.浙西南園林綠化樹種的選擇與利用研究[J] .中國林副特產,2014(06):83-85.
作者簡介:高志英,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作物生態(tài);杜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花卉植物栽培與應用研究;樊蕾,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作物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