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樹梅
有些習俗雖老,卻香氣四溢……
過年了,韓亮高高興興回了家,他在城里一家大酒店從事白案工作,也就是制作面點,城市離家不遠,所以春節(jié)回家并不擁擠。
回家后,韓亮就興致勃勃地展示起手藝來,他要為全家蒸饅頭包子吃。年前蒸饅頭包子是鄉(xiāng)村流傳已久的習俗啦,有“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
可是家里沒有蒸籠,媽媽便跟鄰居張大爺借了來。韓亮一邊使勁揉著面,一邊說:“媽,以后我會經(jīng)常回家做點心給你們吃的,光跟人借蒸籠也不是個事,最好等有空了置辦一套。”媽媽口頭上答應著,一邊幫著兒子剁餡,爸爸則笑瞇瞇地在灶膛下燒著火,過年的氣氛真好,一家人團圓的氣氛真好!
不大工夫,饅頭包子出籠了,城里大酒店的點心師傅手藝就是好,不僅花色好看,味道也特別鮮美。爸媽一邊吃一邊笑得合不攏嘴,說:“亮子,咱過了大半輩子啦,還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包子哩,嗯,得讓大伙兒嘗嘗咱兒子的手藝?!眿屨f著拿了好多饅頭包子,喜滋滋地出去了。有好吃的送給鄰居嘗嘗味,算是又一個鄉(xiāng)村老習俗吧。
過了一會兒,媽媽笑吟吟地回家了,顯然是收到了不少的感謝和贊揚。然后媽媽把蒸籠收拾好,說:“亮子,我得趕緊把蒸籠還給你張大爺,過年了,跟他借蒸籠的人家多著哩?!眿寢屢贿呎f一邊往籠里放了至少有20個饅頭包子,韓亮驚問道:“放這么多干什么?”
媽媽說:“還人家蒸籠時不作興空手的,懂不懂?20個饅頭包子,多嗎?一點也不多。”
韓亮無奈地搖搖頭,是的,家鄉(xiāng)是有這個習俗:無論哪家辦紅白大事,家里桌子、板凳、杯碗茶盞不夠用,哪怕是柴米油鹽,都可以跟鄰居借,但歸還時一定不能空手,香煙、點心啊,總得帶上點什么。
過了年,韓亮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城里繼續(xù)工作。過了好一陣子,韓亮又想爸媽了,反正離家也不遠,便又坐車回了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點心。韓亮眉飛色舞地說:“爸、媽,我的手藝又進步了,不是吹牛,現(xiàn)在做的點心比過年時做的好吃多啦,我還學會了三丁包子、蟹黃包子,保證讓你們鮮掉牙?!?/p>
爸媽聽了很興奮,可是問題來了,家里還是沒有蒸籠。
韓亮說:“媽,我上次讓你們置辦的蒸籠呢?也沒多少錢,要不我現(xiàn)在去買一套?”
媽媽聽了,趕緊說:“買什么買嘛,你一年能回來幾次?買了老不用會壞的,再說鎮(zhèn)上也沒得賣?!?/p>
這回蒸籠還是借的鄰居張大爺?shù)?。韓亮做的三丁包子果然鮮美得不得了,媽媽又請老少爺們嘗了,逗引得大伙兒個個嘖嘖稱奇。歸還蒸籠時,媽媽照例在蒸籠里放了20個包子給張大爺。
當韓亮再一次回家時,恰好在鎮(zhèn)上看到一家雜貨店里有賣蒸籠的,心想現(xiàn)在好了,給家里置辦一套,省得老跟人借。
可回家后意外出現(xiàn)了:媽媽堅決不肯用新的蒸籠,說新蒸籠有味道,不好聞,還是張大爺家的好。爸還認真總結(jié)道:“亮子,有些東西還是老的好,像老蒸籠、老鐵鍬、老菜刀,越用越順手,當然,最好的還是老朋友、老習俗和老家了?!?/p>
韓亮納悶極了,可也只能聽爸媽的,那套新蒸籠只好擱置了起來。
當又一個春節(jié)到來時,想家的韓亮卻回不了家了,因為這回韓亮來到了一座相當遙遠的城市做面點,他供職的大酒店過年時生意特別忙,根本走不開。回不了家,自個兒想家倒是小事,關(guān)鍵是爸媽吃不到自個兒做的點心了,現(xiàn)在手藝比起以前又大大進步了,看著像工藝品,味道更是沒話說,一旦亮相肯定會得到全村人的稱贊的。如果是那樣,爸媽的臉上肯定又會增添無窮光彩吧?
這一滯留就是兩年,當?shù)谌齻€春節(jié)到來的時候,韓亮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堅決地請了假,日夜兼程地回了家。一腳踏上老家的一剎那,聞到空氣中飄著的無比熟悉和親切的味道,韓亮的心都醉了。
這一次,韓亮自然要比以往更精心地制作點心,可是找不到蒸籠。韓亮問:“媽,我以前置辦下的蒸籠呢?以前你嫌蒸籠新有味道,現(xiàn)在擺了幾年,應該好用了吧?”
媽笑吟吟地說:“被人家借去啦,這家借、那家借的,那套蒸籠就像你一樣,都好久沒歸家了。”
就在這時,打外進來一個人,是鄰居張大爺?shù)膬鹤訌埓蟾?,他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好幾個春節(jié)都沒回來,家里就剩下張大爺一個人,想不到今年回來了。
張大哥懷里捧著高高的蒸籠,原來是來還蒸籠的。一見韓亮在家,張大哥不好意思地笑了,說:“亮子回來啦?哎喲,你是做點心的高手,我家的包子恐怕入不了你眼啦,吃著玩、吃著玩,不要嫌丑?!?/p>
原來張大哥還蒸籠的時候,在籠內(nèi)放了好多包子。說實話,張大哥家做的包子根本趕不上自個兒做的好吃,不過吃在嘴里倒也別有一番風味,那是一種遙遠的深入骨髓的鄉(xiāng)土氣息。韓亮一邊吃得津津有味,一邊說:“媽,張大哥家不是有蒸籠嗎?他怎么跟咱家借了?”
爸聽了光笑,媽也笑,這對老人笑得有點意味深長的,韓亮一頭霧水,說:“你們笑什么嘛?”
媽停住笑,聲調(diào)異樣地說:“傻兒子,你張大哥來借蒸籠時,說他家的壞了,可我敢保證他家蒸籠好好的,他這是想辦法送包子給我們哩。”爸也說:“亮子,你沒回家的兩個春節(jié),大伙兒都來跟咱家借蒸籠,我們就這樣吃到了香噴噴的各式各樣的饅頭、花卷、包子和年糕?!?/p>
韓亮靜靜地聽著,猛地靈光一閃,明白了,難怪以前媽一直跟張大爺借蒸籠哩,難怪大伙兒以前都跟張大爺借蒸籠哩,那時張大爺?shù)膬鹤觾合辈换丶疫^年,張大爺吃不到點心,媽媽和大家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張大爺一起樂呵樂呵。
爸說得對,有些東西真是老的好,比如老家、老習俗,暖人心哩。
(發(fā)稿編輯:曹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