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奇
單駿所在的“富貴竹”產(chǎn)業(yè)公司坐落在一片田野中。公司決定在廠區(qū)周圍租三千畝農(nóng)田來種青竹。
那些土地本已荒蕪,無論旱地水田,每畝一年600斤黃谷購買價的租金,村民們什么也不做,一畝可以“白得”幾百塊,何樂而不為?負責租地的李副總工作做起來比較順利,只遇到一家釘子戶。
釘子戶姓易,外號“一根筋”,是個五十多歲的復員軍人,走路一瘸一拐的?!耙桓睢笔畮啄昵霸谕獯蚬な軅職?,性格也因此變得孤僻而倔強,妻子嫌他掙不了錢,和他離了婚,唯一的女兒數(shù)年前外出打工嫁到了外地。“一根筋”獨自種著幾畝田,平時做些竹椅竹桌來賣,勉強度日。他閑時愛看書,是個農(nóng)村少有的“雅人”。
本來,“一根筋”的五畝水田不租也沒關系,但那塊田處于三千畝土地的中心位置,不租下來不完美。村領導出面不管用,李副總親自找他面談,談不攏?!耙桓睢狈懦鲈拋恚骸敖o一萬塊都不租!”
單駿是公司中層,也是復員軍人,他比“一根筋”小20來歲,兩人見面互稱“戰(zhàn)友”。李副總叫單駿去做做他“戰(zhàn)友”的工作。單駿去找了“一根筋”后,回來向李副總匯報:“‘一根筋口氣有所松動,但有兩個條件,具體什么條件,說要見了你再談。”
李副總和單駿再一次來到“一根筋”家?!耙桓睢钡募沂侨g磚瓦房,收拾得干凈整潔。這次,“一根筋”在自己的臥室里“接見”了客人。
臥室里有一個竹書架,上面陳列著百十本書?!耙桓睢敝钢鴷苷f:“我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把這些書全都捐給你們公司。”李副總驚訝極了,他愣了幾秒才說:“好的,謝謝,這個我可以作主答應你。第二個條件呢?”“一根筋”說:“別急著答應!我還沒說完呢,你們要專門騰出一間屋子來放我的書,而且里面還不能放麻將桌?!?/p>
“這……”李副總沒有直接答復,問,“第二個條件呢?”
“一根筋”表示,要先答應他的第一個條件,他才會說第二個。
兩人很快便從“一根筋”家出來了,單駿說:“他的第一個條件不過分,我們完全可以答應。”
李副總說:“我們一個正規(guī)的國有企業(yè),專門開辟一間屋子來陳列一個農(nóng)民的幾十本破書。傳出去,豈不是很沒有面子?算了,那幾畝田就不要了,無所謂?!?/p>
很快,三千畝農(nóng)田都栽上了青竹母株。在公司進行栽種的時候,“一根筋”也行動了起來,他先把那塊水田排干,再請人運來一些青石塊,在田的正中間挖了六個基坑,砌起了六根十米高的青石柱。
第一年,“一根筋”把六根石柱立起來后,在建筑上沒再做動作,田里也沒儲水,種了既可當甘蔗吃又可以收種子的甜高粱。高粱收了后,“一根筋”請來了走鄉(xiāng)串戶的釀酒匠,把高粱米釀成了酒,把鮮高粱稈粉碎,也釀成了酒,共得酒幾大甕。接著,“一根筋”在地里種了油菜,待油菜收割時,他又請來煮油匠,把菜籽都榨成了油,得油數(shù)百斤。
人們紛紛議論,就算“一根筋”的酒和油能賣三四萬,可除去成本,也未必有把地租給公司劃算,他這是何苦呢?
收了油菜,“一根筋”又種上了甜高粱,成熟后,同樣是把高粱米和高粱稈釀了酒。當周圍數(shù)千畝竹種生筍時,“一根筋”買來幾大車毛竹,請了三個老竹藝匠,跟他們一起,在那六根石柱上開搭吊腳竹樓。
歷經(jīng)三個月,吊腳樓搭成了。一共兩層,底層離地六米。除了六根石柱外,樓頂、地板、墻全是竹結構。頂層分為三部分:東廂、西廂,中間是大廳與廚房。東廂隔成四個小間,西廂隔成兩小間和一個大間。顯然,“一根筋”是想開一家獨特的農(nóng)家樂。單駿知道他真正想干什么,這兩年,他用手機記錄下了“一根筋”的所作所為。
接下來,“一根筋”加高了田埂,在田埂與吊腳樓之間,架了座竹橋,田里再儲上水,下了藕種,投放了魚苗。
第三年,當公司的三千畝青竹成林的時候,塘里的荷花也盛開了?!耙桓睢钡霓r(nóng)家樂開張了。
從千米之外的省干道上就能看見,在這片如海的竹林上空,突兀地出現(xiàn)了一座飛檐斗拱的竹樓,樓頂,東廂和西廂,各有“云上茶樓”和“空中書屋”兩個招牌。
單駿是文學愛好者,“一根筋”開張那天,他邀了一群文友去捧場,“一根筋”出竹林來迎接。文友們隨著他穿越林中小徑,過荷塘竹橋,攀盤旋樓梯,上吊腳竹樓,一路贊不絕口。
在底層兩百多平米的竹地板上有一張乒乓桌,靠護欄的邊沿有十幾張竹凳。顯眼處有一張竹片拼成的板,上面寫著:打乒乓球,免費;釣魚,10元每斤,作協(xié)會員半價優(yōu)惠。單駿開玩笑道:“戰(zhàn)友,如果作協(xié)會員們天天來釣魚,你不是虧大了?”
“一根筋”很有把握地說:“不會,作協(xié)會員都是有素質的人,不會貪得無厭?!蔽挠褌儠牡匦α?,他們都是各級作協(xié)會員。
眾人上了頂樓。吊腳樓頂樓的高度,超過了長得最高的青竹,站在這層,一方素潔的荷塘,數(shù)千畝青青翠竹,盡收眼底,猶如站在云端俯視。
東廂“云上茶樓”的四間小屋是四桌麻將,30元1小時,茶10元每杯;西廂“空中書屋”放了一圈竹沙發(fā)和幾個竹幾,靠壁是一個大竹書架,上面有很多書。書屋的茶只收5元一杯,不再收取其他費用。
頂層中間的大廳靠墻一側,放著十大甕高粱酒和幾大桶菜籽油。墻上是十幾張圖片,上面是“一根筋”種甜高粱、釀酒,種油菜和榨油時的場景。那是單駿的杰作,目的是證明這些東西是放心食品。
一到周末,底層的釣位爆滿,釣客中的作協(xié)會員是鳳毛麟角。頂層東廂云上茶樓常常座無虛席。西廂的空中書屋,收費低廉卻比較冷清,少有人光顧。作協(xié)的“作家”們雖然非常喜歡這里的環(huán)境,但他們來活動的次數(shù)有限。
“一根筋”對富貴竹公司的人更加優(yōu)惠:凡公司去看書的職工,一律只收兩塊錢一杯茶,看書借書均免費。公司職工們也很照顧他的生意,但不是空中書屋,而是云上茶樓?!耙桓睢眻猿?,吊腳樓不牽網(wǎng)線,不安WiFi,書屋不對牌友開放。
除單駿外,一位筆名叫“燕分飛”的離異中年女詩人是空中書屋的???。為了避嫌,單駿去空中書屋少了。不久,燕分飛便和“一根筋”同居了,儼然成了老板娘。
一個周末的晚上,燕分飛打電話要單駿去一趟吊腳樓,說有事商量。走近吊腳樓,單駿看見,東廂西廂都是燈火通明,煙霧繚繞,牌友們吆五喝六,正在搓麻將。
“一根筋”和燕分飛在底樓迎接了單駿,三人圍著乒乓球桌而坐。
“一根筋”面帶愧色,不怎么敢看單駿,燕分飛倒很大方,說:“單老師,感謝你這些年來對我們老易的幫助和支持。你也看到了,咱們的空中書屋,不過是空中樓閣,與其讓幾間屋子閑置,不如做牌室算了。關于餐飲方面,牌友們都說我們現(xiàn)在提供的飯菜過于簡單,建議把這下面一層開發(fā)成大餐廳……”
見單駿不說話,“一根筋”囁嚅著說:“這個決定是我和你嫂子商量好的。你一共投資了10萬元,是退還給你呢,還是繼續(xù)入股?放心,你投資吊腳樓這件事,我會為你保密的,不會讓你們公司知道的?!?/p>
原來,單駿喜歡文學和運動,可公司其他人都沒這些愛好。公司沒有圖書室和體育設施,這里又遠離城鎮(zhèn),單駿深感孤獨,所以當他發(fā)現(xiàn)“一根筋”喜歡看書時,立即引為“知音”。這座吊腳樓的設計和經(jīng)營方案,其實都是出自于單駿理想化的想法。建設和經(jīng)營吊腳樓的大半資金也是他投入的。所得利潤,“一根筋”得八,他象征性地得二。他特地囑咐過“一根筋”替他保密。
如今事已至此,單駿黯然地表示,股他就不入了?!耙桓睢碑敿淳桶?0萬元通過網(wǎng)銀轉給了單駿。
“一根筋”和燕分飛把“茶樓”和“書屋”兩張牌子撤去,換上一張上書“燕歸樓農(nóng)家樂”的大招牌。
當燕歸樓的生意如日中天,燕分飛正準備跟“一根筋”領結婚證的時候,“一根筋”的女兒易燕帶著老公回來了。易燕與準后媽的戰(zhàn)爭很快就爆發(fā)了。多個回合后,易燕勝出,燕分飛敗退。原來,“一根筋”漸漸發(fā)覺自己駕馭不了燕分飛,擔心她跟自己結婚后再離婚,趁機把吊腳樓奪了去,就悄悄通知女兒回來繼承產(chǎn)業(yè)。很快,易燕便成了燕歸樓老板娘,“一根筋”倒成了女兒的雇工。
那十大甕高粱酒和甜高粱稈酒早已賣光,現(xiàn)在食客們喝的都是易燕從市場上進的,打的仍是“純糧食酒”的牌子。一次,燕歸樓發(fā)生了群體性假酒中毒事件,導致十幾人住院,一人不治身亡。“一根筋”想給女兒頂罪,可由不得他,女兒女婿都被收監(jiān)?!耙桓睢北痪辛羰畮滋旌蠓帕嘶貋?。吊腳樓被憤怒的死者家屬砸得七零八落。
壞事傳千里,吊腳樓環(huán)境雖好,卻沒人敢再盤下經(jīng)營。春節(jié)時,一只孔明燈從天而降,把殘樓燒為灰燼。
已是副總的單駿在單位有了些發(fā)言權,在他的堅持下,公司設置了圖書室和體育設施,“一根筋”被招來當了門衛(wèi)。光顧圖書室最多的是“一根筋”,而單駿漸漸不怎么看書了,肚皮卻漸漸鼓了起來。
(責編:陳思揚 9394090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