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和這個世界相愛相殺呢?最好的辦法是,對攻擊性語言鈍感,減少自己語言的攻擊性,并學會給每句話加個情感備注。
慕姑娘是一個玩《王者榮耀》段位很高的女生,其實她技術(shù)并不好,經(jīng)常各種千里送人頭。但她在游戲中的一些表現(xiàn),卻能讓團隊團結(jié)起來走向勝利,前面還怒罵她的高端玩家,下一刻就千方百計想做她的好友。
比如我發(fā)現(xiàn),游戲里經(jīng)常有這樣的對話:“猴子你個傻子,打團戰(zhàn)的時候自己去打野?!薄澳愀?,老是跑去被對方殺。”于是這兩人開始無限謾罵,結(jié)果自然毫無懸念地輸了,隊友只能憤怒舉報。
要是慕姑娘發(fā)現(xiàn)有人不來團戰(zhàn),她一般這么說:“猴子,你要不來和我們一起的話,我擔心人員力量不夠!”這樣減少攻擊性的語句,隊友聽話的概率會高很多。
如果對方還是拒絕了,她會使用“假設最佳法”來進一步說服:“對面太兇,你還是來跟我們一起吧,這樣我們才能跟得上你的節(jié)奏!”假設最佳法是一種以“對方能聽取意見并達成一致,最終發(fā)揮重要作用”為前提的溝通方法,這充分體現(xiàn)了溝通的尊重性。
當代人在爭吵中情感破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總是隱藏真實的愿望,而在達成愿望的計劃上大吵特吵。殊不知,首先達成愿望有多種方式;其次,人們也許能理解你的愿望,但很難理解你的計劃。
只強調(diào)強硬手段,不表達情感需求導致感情破裂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天價彩禮事件,從計劃和手段上,沖突是這樣的:“想要娶我,你得給我家30萬彩禮!”(女方)“你家這不純粹是賣女兒嗎,買不起!”(男方)
如果從情感需求出發(fā),把話說出來實際是這樣的:“我們家生個女兒不容易,萬一離婚了會一無所有,我們需要錢來保障這樣的事情,只有讓你投入了,你才會對女兒好!”(女方)“我愛你女兒,我想和她永遠在一起,可是我手上拿不出這么多錢,年輕的我在社會上的壓力很大,天價彩禮讓我覺得你們勢利眼!”(男方)
如果從手段層面上來講,這件事必然陷入僵局,男女雙方各不相讓,大家都在不斷地污化對方,各自占領著道德山頭,感情在其中灰飛煙滅。
可是如果給話加個情感備注,從而使雙方的情感需求和利益能夠明確化的話,這件事不是那么無解。關(guān)鍵是男方需要向女方證明,自己會對女方不離不棄,女方要消除自己是勢利眼的誤會。那這件事,不一定要用錢證實。
用手段代替情感,是這代人從上一輩人身上學來的壞毛病。媽媽常說:“你9點前必須睡覺!這是為你好?!眿寢審牟唤忉?,這到底為什么對我好,也不關(guān)心我不睡覺是因為內(nèi)心煩憂。我只看到媽媽說話時那種惡劣的語氣,讓我覺得她不愛我。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天天熬夜傷身體,我突然覺得我錯怪了媽媽,她是為了培養(yǎng)我良好的作息習慣,可是媽媽當年你要說啊!
我們總是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的立場爭論不休。我們不愿意也不想擴大自己視野去尋找一個滿足雙方需求的辦法。不是對方在我們心里不重要,而是我們忘記了,重要的東西都是要加上備注的。
(潘光賢摘自微信公眾號“劍圣喵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