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學習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研究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御花苑外國語學校 鄧麗媚
合作性學習又稱小組學習。是目前教育界比較認可的一種組織教學的模式。合作性學習存在其優(yōu)點,也必然不能全部都是優(yōu)點。如何才能最優(yōu)化地達到合作性學習的目的,是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合作性學習 小組學習 學習行為影響 學習成效反饋
在進行小組合作性學習之前,先要搞懂什么是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地借助教學因素的互動,通過手動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動,以團隊發(fā)展作為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1]
因此,我們在組織小組合作性學習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學生之間要有學習的交流與互動;2.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3.學生要共同達到教學目標并共同發(fā)展。
同時我們要明確小組合作學習是否真的對學生學習起到作用。目前根據前人的大量實踐,小組合作性學習對于學生學習的主要起到八大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民主、輕松、舒暢的學習氛圍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減輕師生負擔。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精神,樹立學生自信心。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有利于提供及時的教學反饋信息。有利于加速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過程。
在前人實踐中,汲取到一定的前進的動力后,我在御花苑外國語學校901班開始我的“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實踐。
為了達到學習小組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的目的。小組的編排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我研究了很多材料,發(fā)現大部分的小組編排都是按照成績編排。大致分為ABC(優(yōu)秀、較好、一般)三個等級。一般一組人大概是4—6人。三個等級的學生大致比例是:1:2:1或者2:2:2。位置擺放如下圖:
按照學生月考成績,我很快給學生分成了三個等級,班級一共41人。我采取了6人小組(其中一小組5人)的模式快速分配好每小組成員。并按照小組合作模式的桌位擺放給每個小組成員編排好位置。同時制定了小組間的評比機制,讓孩子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我。
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初始階段,在分數和獎品的激勵下,確實是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讓孩子更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達到既減輕教師負擔,又讓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新鮮感逐漸退去,小組式合作學習的不成熟性開始體現,具體表現為一下幾個方面:
1.小組成員間的自我意識覺醒,不再以小組的發(fā)展為目標,共同努力。出現講話、開小差。在自主學習的時候,沒人監(jiān)管時,這個問題更為凸顯。
2.小組與小組間學生思維活躍度存在差異較大。有些小組每個成員都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能超前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有些小組思維卻跟不上老師的步伐,課堂表現相對滯后問題出現后,我反復思考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發(fā)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在分配小組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小組成員間的思維、個性、文理偏好等差異。沒有讓每個小組的差異相對均衡。②小組成員間學習程序沒有編寫好。讓小組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按照程序走,每個人都走出自己的路,導致相對的混亂。
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后,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次合作性學習實踐。
根據第一次小小組合作性學習存現的問題,我在第二次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實踐中,進行了調整。
首先,在小組成員的分配上,從只考慮成績到綜合考慮學生組織能力、思維活躍度、個性差異、文理科偏好差異、性別差異等的轉變。使組內成員個性差異鮮明存在,組間的差異相對均衡。
其次,制定明確的小組學習規(guī)定。給每個小組成員安排一定的任務,一定責任。例如:按6人分別承擔:文科作業(yè)收發(fā)、理科作業(yè)收發(fā)、紀律維護員、學習計劃員、統(tǒng)籌管理小組的小組長。并讓每個責任人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努力承擔自己的責任。最終達到小組學習活動有序進行。
最后,設計一節(jié)關于團隊精神的主題班會課,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從而使每位小組成員以給小組增光為榮,為小組抹黑為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與積極性。
這樣以后,小組成員由于勢均力敵,各小組為了脫穎而出使出渾身解數。與第一次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實踐相比,學生的學習熱情更為高漲,學習的主動性更為積極。由于每次小組間的差異較小,第一名的浮動比較大,也較舊的保持了小組合作性學習的熱情持續(xù)性。同時,小組自習課堂不自覺的行為相對減少。整個班級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
然而好景不長,這種良性競爭最后都變了味道。各小組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竟然采取了不正當手段競爭。例如讓小組中最差的人舉手回答問題,并道德綁架老師:“老師,你看×××都舉手了,你該鼓勵一下?!钡聦嵣?,此名同學并沒有真的搞懂老師的問題。還有就是老師的不規(guī)范加分,讓學生存在了怨言,導致師生的關系相對緊張。為了遏制這種情況的繼續(xù)發(fā)展。我在沒有找到恰當的解決方法前,無奈之下,我把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實踐暫時擱淺了,回歸到了原始的單人單桌。
通過這學期的小組合作性學習。我認為小組合作性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行為影響較大。而這種影響是值得肯定的:在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開拓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比較顯著的。
但這種小組合作性學習若想一直保持良好的勢態(tài),僅靠某個人去支撐是不現實的。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在所有科任老師都明確對學生的激勵機制下,才能形成良性競爭。若每個科任老師都只考慮怎么刺激小組成員學習本科內容,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就很快宣布流產。
以上出現的問題與矛盾,其實都是制度的不完善帶來。并非小組合作性學習不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它還有待摸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只要方向是對的,成功只是時間問題!”因此我希望學校在未來能夠讓所有老師參與到這個合作性學習實踐上來,不斷完善我校小組合作性學習的制度,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為開拓學生思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