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游
楊子榮烈士墓及剿匪遺址
楊子榮烈士墓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子榮街楊子榮烈士陵園內(nèi)。陵園占地面積8.5萬平方米,由紀念館區(qū)、烈士墓區(qū)、植物園區(qū)和軍事展區(qū)4部分組成。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紀念碑、楊子榮烈士墓和紀念館。
楊子榮(1917—1947),山東牟平人。13歲時隨父母闖關(guān)東,先后在鴨綠江上當船工,在鞍山、遼陽一帶當?shù)V工,因此對東北的三教九流、風土人情、行幫黑話等都有所了解。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頭,被迫跑回山東老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同年10月隨部隊開赴東北,被編入牡丹江軍區(qū)第二團某部炊事班當戰(zhàn)士,不久調(diào)到戰(zhàn)斗班當班長。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由于在戰(zhàn)斗中的突出表現(xiàn),榮立特等功,并被團里評為戰(zhàn)斗英雄,后提升為偵察排排長。1947年1月下旬,所在部隊得到號稱“座山雕”的匪首張樂山在海林縣境內(nèi)活動的線索,遂派他帶領(lǐng)5名戰(zhàn)士化裝成土匪吳三虎的殘部前去偵察。楊子榮等人到達夾皮溝的山林中,幾番巧妙地與“座山雕”的坐探接觸,經(jīng)過用黑話聯(lián)絡(luò),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隱居地。2月7日,一舉將“座山雕”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chuàng)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zhàn)斗范例。為此,團里給楊子榮記了三等功。2月23日,楊子榮在追剿殘匪的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東北軍區(qū)司令部追授他“特級偵察英雄”的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楊子榮犧牲后,被安葬在海林市東山腳下,烈士墓前豎立一塊3米多高的木碑。
烈士墓碑經(jīng)過多次修建,現(xiàn)全部采用花崗巖建制,墓長2.5米,寬1.2米,高1米,梯形造型,莊嚴肅穆,墓前立有“革命烈士楊子榮之墓”的墓碑,碑高3.1米,象征著楊子榮犧牲時31歲。
1998年修建了由紀念館通向烈士墓的131級花崗巖甬道臺階,寓意著英雄們奠基的祖國百年基業(yè)和楊子榮烈士犧牲時的31歲。1999年在甬道下端兩側(cè),修建了“小分隊滑雪進山剿匪”和“活捉三代慣匪‘座山雕’”兩面刨銅浮雕。2000年修建了以東北白樺樹和松樹墩造型的楊子榮烈士陵園大門。
2003年,重建楊子榮紀念館,新館建筑面積2760平方米,新館內(nèi)設(shè)有序廳、陳列廳、聲像影視廳、4D影院,展示了楊子榮烈士的英勇事跡。
楊子榮烈士陵園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