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錦華
紅土紀事
瑞金四中的紅色情緣
■曾錦華
在瑞金風景秀麗的綿水河岸,有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它從久負盛名的綿江書院、綿江中學,到現(xiàn)在的瑞金市第四中學。無論校名如何變更,人們依然不會忘記在古老的校園里曾發(fā)生一系列革命故事。它像一根連綿不絕的紅飄帶,像革命進程中的一座燈塔,至今仍將歷史與現(xiàn)實緊相連,照亮“紅都瑞金”的天空。
回首瑞金的革命史,在20世紀初葉軍閥混戰(zhàn)的舊中國,一群有理想的年青教員聚集在綿江中學,他們用激情和智慧甚至以生命為代價喚醒勞苦大眾,進行了偉大的革命實踐。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以下三名英烈。
謝仁鶴(1893—1929),字明皋,澤覃人。1925年他考取寧都省立第九中學(今寧都師范)。畢業(yè)后邀請鄧希平、劉忠恩等幾位革命青年,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醒群小學”。隨后,受聘于綿江中學任教,積極宣傳黨的主張。
楊榮才(1907—1929),字俊清,象湖鎮(zhèn)人。他是瑞金工人運動最早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之一,早年就讀于南昌體育學校,畢業(yè)后在綿江中學任教,擔任童子軍教員。他以教書職業(yè)為掩護,積極傳播革命思想,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組織師生進行罷課。
楊斗文(1903—1931),字艷芳,武陽人。他是瑞金早期農(nóng)民武裝斗爭的領導人之一。從贛州江西省立第四中學畢業(yè)后,在私立綿江中學任教,受共產(chǎn)黨人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投身革命,曾擔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十二軍第三縱隊縱隊長(后為第六十五師師長)。
1927年8月27日,南昌起義軍進駐瑞金城,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起義軍總指揮部駐扎在綿江中學。中秋時節(jié),綿江中學校園里正燈火通明,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起義軍領導人在忙碌著辦公。一天夜晚,綿江中學教師謝仁鶴領著鄧希平、劉忠恩等人趕到綿江中學。他們找到周恩來、朱德,要求參加起義軍。周恩來要求他們積極開展工農(nóng)運動,協(xié)助起義軍部隊寫標語、散傳單,做好后勤工作。9月初,周恩來在綿江中學主持召開前委會議,討論下一步行軍路線等問題。會上他提出賀龍入黨問題,他說:“自南昌起義以來,賀龍都表現(xiàn)出與共產(chǎn)黨合作的意愿。此前,他曾多次要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我認為黨應該及時接納他了。”于是,前敵委員會批準賀龍入黨。賀龍聽了前委的決定,激動地說:“我是黨的人,我指揮的隊伍就是黨的隊伍。我絕不叛黨?!比朦h儀式在綿江中學的舊祠堂里進行,張國燾、周恩來、李立山、惲代英、譚平山、周逸群一同出席。當時吸收入黨的還有郭沫若。周恩來在儀式上發(fā)表了熱情的講話,賀龍、郭沫若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
為了進一步加強瑞金中共地方組織建設,領導土地斗爭,發(fā)動廣大群眾進行武裝暴動,中共前委決定立即著手培養(yǎng)瑞金本地革命力量,在瑞金進步青年中發(fā)展一批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烈火一經(jīng)投入干柴,馬上就會烈焰沖天,照亮瑞金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道路。9月上旬,經(jīng)過嚴格的組織考察、培訓和教育,南昌起義軍黨組織在綿江中學吸收劉忠恩、謝仁鶴、鄧希平、楊榮才、楊舒翹、鄧家寶、謝存性等人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其中,綿江中學的教員占有很大比例。
劉忠恩等人的入黨儀式是在綿江中學一間普通的教室里舉行的。在教室的講臺上方,懸掛著象征無數(shù)烈士鮮血的鮮紅黨旗,黨旗邊上還掛著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畫像,謝仁鶴等人站在黨旗下莊嚴地舉起右手宣誓入黨。宣誓畢,起義軍黨代表向新黨員表示熱烈祝賀,向他們交代了革命任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隨后,起義軍還幫助建立了瑞金縣第一個中共支部,即綿江中學黨支部,由劉忠恩任書記,謝仁鶴、楊榮才、鄧希平等人為支部委員。此后,瑞金的早期黨員以綿江中學為基地,以教員身份作掩護,積極開展黨團和工會活動,使星火席卷瑞金大地。
1931年8月,鄧小平臨危受命,被任命為瑞金縣委書記。
此時的瑞金,因縣委前任書記李添富“左”傾錯誤嚴重,他在所謂肅清黨內(nèi)“社會民主黨”的行動中致使大量革命同志含冤犧牲,全縣群眾不滿,干部情緒低落,一片死氣沉沉。
歷史把撥亂反正的重任交給了這位精明干練的職業(yè)革命家。在綿水河邊,鄧小平思考著該如何把瑞金的革命工作整頓好、組織好,他把目光投向古老院墻內(nèi)的學堂——綿江中學。這里有許多大型建筑可以作為干部培訓和廣大干部群眾集會的場所。
1931年9年底,鄧小平把召開瑞金縣第二屆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地點設在綿江中學,并擔任大會主持人。大會重新選舉了瑞金縣蘇維埃政府。會上,鄧小平宣布拘捕李添富,撤銷其職務,并處決。會后,數(shù)百名被錯誤關押的干部群眾得以釋放回家,瑞金人民拍手稱快,各級黨組織、蘇維埃政府和群眾團體迅速恢復,瑞金的土地革命迎來新的高潮。之后,瑞金縣第三屆蘇維埃代表大會同樣在綿江中學舉行,會議還通過了《土地法》《婚姻法》等。
1931年10月初,為慶祝紅軍取得第三次反“圍剿”勝利,鼓舞軍民士氣,中共瑞金縣委書記鄧小平在綿江中學組織了一場萬人大會。大會地點在學?!坝t會場”(今人民會場)。人們在會場上搭起主席臺,會場周邊紅旗飄揚,到處人山人海。鄧小平主持大會,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親自到會。為了一睹毛澤東、朱德的形象,前來參會的群眾有數(shù)萬人。鄧小平在校內(nèi)和周邊祠堂里開了幾個分會場,他陪同毛澤東、朱德巡回作報告。這是瑞金蘇區(qū)歷史上參加人數(shù)最多、規(guī)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一次大型集會。人們看到毛澤東站在主席臺上,用他濃重的湖南口音介紹了第三次反“圍剿”斗爭的經(jīng)過。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瑞金模范師成立,集中到綿江中學整訓,后被編入紅九軍團,成為軍團主力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廣昌保衛(wèi)戰(zhàn)和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長征后,瑞金軍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zhàn)爭。從1937年起,綿江中學更名為瑞金縣立中學。
新中國成立兩年后,瑞金人民欣喜地發(fā)現(xiàn):當年的紅色弄潮兒回瑞金來了。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派出南方革命根據(jù)地慰問團帶著黨的親切關懷和毛主席的殷切期望分赴各地進行慰問。帶隊的是年逾六旬、滿頭銀發(fā)的謝覺哉,他隨中央蘇區(qū)分團團長陳正人慰問贛南。8月17日,謝覺哉一行200余人來到贛州,隨后他隨團來到瑞金。
黨中央慰問團到瑞金時,瑞金城的鞭炮聲響徹云霄,人們簞食壺漿以迎當年的紅軍親人!瑞金縣委、縣政府在瑞金縣立中學的人民會場上舉行了規(guī)模盛大的歡迎大會。大會上,謝覺哉宣讀了中央的《致老革命根據(jù)地人民的信》。他充滿感情地說:“親愛的老革命根據(jù)地革命烈士家屬們!革命軍人家屬們!革命殘廢軍人們和堅持長期革命戰(zhàn)斗的父老兄弟姐妹們!我們奉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之命來慰問你們。瑞金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中犧牲了無數(shù)生命,遭受了無比的摧殘……你們相信革命一定能勝利,現(xiàn)在革命已經(jīng)勝利了!”最后,謝老向瑞金人民贈送了毛主席的照片、紀念章和毛主席的題詞的“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錦旗。
1953年,瑞金縣立中學更名為瑞金第一中學。1958年3月,時任團中央書記胡耀邦在時任校長朱德仿的陪同下,輕車簡從來到學校視察,瞻仰了賀龍入黨宣誓的賴氏宗祠。2012年,經(jīng)瑞金市委、市政府批準,在原址設立了現(xiàn)在的瑞金市第四中學。
也許是歷史的格外垂青,綿江中學與中國革命的紅色歷史結(jié)下了難解之緣。1986年7月6日,鄧力群來到學校視察,當學校負責人匯報鄧小平曾在這里主持召開瑞金縣蘇維埃代表大會時,他內(nèi)心激情澎湃??煽吹綄W校破舊不堪時,他心事重重,感嘆不已?;鼐┖螅嚵θ簩⒁暡烨闆r很快報告了鄧小平。聽到匯報后,鄧小平沉思良久。9月9日,鄧小平指示國家計委和銀行撥款改建校園。
讓我們永遠記?。涸诋敵蹙d江中學古色古香的校園里,曾聚集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賀龍等一群共和國未來的開國領袖和將帥,發(fā)展了瑞金第一批黨員,建立了瑞金第一個黨支部……記憶中的偉人并未遠去,他們留下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將永遠銘刻在瑞金革命斗爭史的豐碑上,其震撼人心的光榮傳統(tǒng)將讓一代代紅都兒女膜拜景仰。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厚重的紅色歷史,是全體四中人永遠的光榮。
責任編輯/陳 洪
上海五一示威進行曲
背景介紹
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紅色中華》文藝副刊《赤焰》推出《五一紀念專號》,發(fā)表了四個版面關于五一勞動節(jié)的作品,其中三版刊發(fā)了然之撰寫的《怒吼呀!勞動大眾!—— 上?!何逡弧皇就M行曲》,介紹上海工人舉行的五一罷工示威歷史,并配發(fā)了漫畫《上海五一示威進行曲》。漫畫中,工人游行隊伍高舉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和書寫著『工人解放萬歲』『工作八小時』的小旗,浩浩蕩蕩地進行街頭游行示威。這篇文章和這幅漫畫都沒有說明這是哪一年的上海五一示威,只是說明:『這是年年都有的街市戰(zhàn),可是今年尤其劇烈。』
責任編輯/陳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