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
魯迅有一篇文章,叫《魏晉風(fēng)度及藥與酒之關(guān)系》大概是魏晉這個領(lǐng)域里引用度最高的了吧。我看過所有沾邊的書和文章,沒有不引用到它的。
這里面提到的藥,即五石散(寒食散):“大概是五樣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還配點別樣的藥。但現(xiàn)在也不必細(xì)細(xì)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p>
我自然也是不想吃它的,這五味石頭,沒一個聽起來是有滋味的。不過最近夜里腿老抽筋,西醫(yī)認(rèn)為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缺鈣。其實我消耗的牛奶和奶酪的量都不算少,但是既然缺鈣是常見原因,補鈣又這么容易,姑且補補看吧。
同事曾送給我一盒補鈣奶糖,味道不十分好,我一直沒大吃。今天從架子上拿下來看了看說明,每粒就補50%的日需求。我不禁對這奶糖肅然起敬,一下子剝了兩粒在嘴里。比牛奶的鈣都多啊!牛奶一杯一般才只有30%。
可是接下來我一看,這奶糖里的鈣是 as Calcium Carbonate(碳酸鈣)。 嚇!這是洋文,我們也是懂的。這不就是碳酸鈣嘛,碳酸鈣不就是石灰石嘛,繞了半天,沒讓我吃五石散,給我下了單石散啊!怪不得奶糖的味道不好,摻了石灰石的奶糖能好吃么。
用石灰石補鈣???我還真覺得自己孤陋寡聞了。以前吃的鈣都是氨基酸螯合鈣,聽著就覺得討細(xì)胞喜歡。這石灰石能吸收嗎?
百度倒是說了單石散是常見補鈣手段,但是只有一篇引證說碳酸鈣是有生物利用度的。
不百度還好,一度娘我嘴里的奶糖就有些處境尷尬了。成人每日建議量是1000毫克(兩粒奶糖),可是過量攝入(過了1500mg)就可能有毒??紤]到我的牛奶和橙汁都是加鈣加維D的,考慮到我愛吃綠葉子菜,時不時吃奶酪,這不是很容易就超標(biāo)了嗎!
超標(biāo)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乳-堿綜合征”。癥狀呢?正好包括厭食和心理精神的變化,譬如暴躁,產(chǎn)生幻覺,糊糊涂涂——不就是魯迅提到的,皇甫謐所描述的:
藥性一發(fā),稍不留心,即會喪命,至少也會受非常的苦痛,或要發(fā)狂;本來聰明的人,因此也會變成癡呆。所以非深知藥性,會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藥性不可。
晉朝人多是脾氣很壞,高傲,發(fā)狂,性暴如火的,大約便是服藥的緣故。比方有蒼蠅擾他,竟至拔劍追趕;就是說話,也要糊糊涂涂地才好,有時簡直是近于發(fā)瘋。
原來五石散里面只要一味藥就差不多有這些效果了。我還得掂量掂量,不要一不小心,補鈣補成名士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