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
臺灣著名學者傅佩榮說:“人若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就很難展開一個正常的生命?!?/p>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卻把方法用錯了,他們在使勁往家里搬東西的同時,不經(jīng)意間卻搞壞了氣氛,讓家動不動就變成了一個夫妻利益角斗場,一座冷冰冰的沒有生氣的宮殿。孩子本該擁有的幸福,在這樣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多少。
我認識一家人,夫妻倆都是很不錯的人,丈夫事業(yè)有成,妻子漂亮能干,有一個可愛伶俐的女兒。他們的生活本該有“五星級”的舒適,但他們卻把好日子過成了“小旅館”的檔次。
他們兩口子之間并沒有大的矛盾,彼此間也很在意對方,但因缺少夫妻間應有的禮貌和尊重,他們不去維護彼此的形象,甚至當著孩子的面發(fā)生爭執(zhí)。在家庭經(jīng)濟還不太寬裕的年代,他們常常因為經(jīng)濟問題爭吵;到家里買了轎車和兩套房,物質(zhì)條件己非常優(yōu)越后,又因為教育孩子的觀點不一樣等事由爭吵。
總之,生活中有什么矛盾需要解決,什么就是他們爭吵的原因。吵鬧過后往往是冷戰(zhàn),其間一方不乏對孩子抱怨另一方的缺點。產(chǎn)生過離婚的念頭,但又沒什么本質(zhì)矛盾,彼此并不想真正離開,日子就一直在別別扭扭中過了下來。現(xiàn)在,他們?nèi)说街心?,終于明白原來的爭斗毫無意義,彼此關系大為改善,開始了新的生活,可孩子成長中壞的影響卻已無法挽回。
小女孩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一直生活得膽戰(zhàn)心驚,她不知父母什么時候會吵架,變得神經(jīng)質(zhì)、敏感,不論在什么場合下,有誰說話聲音稍高些,她就表現(xiàn)出驚恐。她從小就特別希望爸爸或媽媽有一方出差,因為那樣家里就有幾天平安了。在不斷爭吵和冷戰(zhàn)中,這個女孩終于接受了父母之間相處的模式,已上中學的她漸漸變成了一個脾氣暴躁,成績不佳,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的女孩。而這,恐怕是為人父母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吧。
家庭生活中當然不可能沒有沖突,俗話說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好的家庭關系并不意味著只是一團和氣。不過記住,無論多么生氣,夫妻都不應該當著孩子的面相互指責,而應該私下溝通。
我和先生也經(jīng)常會有沖突,但我們一般情況下會避開女兒,在兩人之間盡快把問題解決;實在避不開,也要盡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讓爭吵嚇著孩子。有時也會請女兒出來主持公道,我們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較客觀。我們很真誠地傾聽她的看法,從孩子的視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