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明確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本文筆者深入展開了戲劇欣賞和審美研究,并結合豐富的閱讀賞鑒經驗進行簡要分析,并闡述了自身的藝術審美觀點和品位。希望通過戲劇賞析能夠增長見識,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關鍵詞:戲劇欣賞;藝術審美;戲劇批評
前言:戲劇欣賞和戲劇批評二者各有側重,戲劇欣賞主義以欣賞和審美為主,戲劇批評則是以理性思考和判斷為主,二者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但又相互聯(lián)系著。因此,本文筆者從戲劇欣賞和戲劇批評兩方面著手,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審美情趣,培養(yǎng)戲劇藝術細胞,更好的滿足戲劇審美愿望。
1.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所謂欣賞指的是對戲劇藝術的品位和欣賞,也可以稱之為對戲劇藝術審美,每個觀眾進入劇場的目的、動機都不同,但是他們的共同愿望就是從中獲得審美愉悅。一部分觀眾是真正喜愛戲劇,一部分只為娛樂、放松,還有人是為了尋找靈感,進而獲得人生啟迪。觀眾決定了新時期戲劇的發(fā)展走向,戲劇也越來越重視內涵表現(xiàn),順應新時期戲劇觀眾要求。戲劇欣賞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內容:
1.1戲劇舞臺
舞臺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戲劇藝術不應浮于表面,而是要解釋人心審美表現(xiàn)。舞臺藝術主要由演員和動作為中心,而音樂、化妝、服飾等軍事為演員表演而服務。觀眾觀賞演出就是在這些元素緊密結合的基礎上觀賞戲劇演出的,觀眾需要緊密關注演員的表演和動作,這樣才能掌握藝術戲劇核心和靈魂。戲劇欣賞時,要分清主次,切忌不能喧賓奪主。戲劇欣賞要掌握賞析要領。戲劇賞析需要根據(jù)戲劇流派和種類,遵循基本美學原則,拉近美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戲劇欣賞也要掌握要領,理解演員動作和表演的意義,從而得到審美思想啟迪和審美愉悅感。
1.2戲劇表現(xiàn)形式
國內外文化氛圍、底蘊存在一定差異。他們不懂什么是戲劇,更是不理解戲劇虛擬化和象征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一場戲劇表演看下來如同鴨子聽雷,就是咿咿呀呀,正是因為不懂他們對戲劇的批評和指責都是不正確、不公平的。戲劇中采用的虛擬化表演形式讓很多人不理解,就連胡適都表示出不理解,轉個圈就是好幾里路、翻過桌子就是跳墻、登山,一大群人跑個龍?zhí)?,幾個動作、筋斗就是一場大戲簡直莫名其妙,而懂戲劇藝術的,則是對其津津樂道。非要以“寫實”的眼光看待“虛擬化”的戲劇是極為荒謬的,根本不具有鑒賞資格的,這樣的戲劇批判我們也是不接受的。
1.3戲劇舞臺一般規(guī)律及特點
戲劇欣賞一定要在懂的基礎上認識戲劇種類和流派的特性,進而不斷提升欣賞者的審美境界。下面我們就對依據(jù)欣賞要領進行簡要總結:
排除雜念、全身貫注。戲劇欣賞本身就是一個審美過程,審美就是人心靈自由創(chuàng)造活動,處于審美境界的人整個身心都是自由、放松、充滿活力的,這一階段取得的審美意象和體驗,才是最具審美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的。人們的審美意識水平在這個審美創(chuàng)造過程中不斷得到升華和精神解放,自由的意識才是完整的意識。席勒認為“從感覺的被動狀態(tài)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動狀態(tài)這一轉變過程只有通過審美自由這個中間狀態(tài)才能實現(xiàn)”;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感性轉變?yōu)槔硇裕瑥亩莆諏徝赖拿卦E。審美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娛樂和愉悅效果,而是能夠不斷凈化、陶冶、提高人精神境界。戲劇欣賞和審美同樣如此,我們只有進入審美狀態(tài),才能夠真正體會到戲劇藝術精髓。
排除雜念、保持心靈純凈、專注于審美對象。欣賞者應放下所有的包袱,排除功利思想和利害思想,保持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心理距離,以感官直覺感受審美對象。審美是超越理性思維和功利而存在的,只有排除了各種因素的影響,才能夠全神貫注于審美對象,才能夠達到心靈自由創(chuàng)造的審美境界,進而獲得審美愉悅感、陶冶情操,完成審美理想和戲劇欣賞。戲劇心上人一定要排除理性思考和精神雜念,以感官直覺和“超功利“的狀態(tài)去感受審美狀態(tài),機內最佳的戲劇審美狀態(tài),取得良好的欣賞效果。
2.戲劇批評
所謂的戲劇批評就是以理性思考和對戲劇藝術審美感受的基礎上,對成敗得失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判斷,這一切開展的前提是在對戲劇藝術理解的基礎上,它要揭示戲劇的藝術表現(xiàn)、藝術風格、思想內涵以及審美價值等方面得失情況。戲劇批評一定要從多方面、整體進行綜合評價,并開展戲劇欣賞體會專題討論,從排除一些利益得失的角度上去鑒賞戲劇藝術,談論藝術欣賞的感受和體會,不一味指責、不夸大其詞,力求公正、客觀、深入人心,一是一,二是二,杜絕無關痛癢和空泛議論,真正體現(xiàn)戲劇批評的啟示意義。
開展戲劇批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為戲劇藝術家藝術實踐和觀眾欣賞提供有益指導,戲劇批評和戲劇實踐常被人看做是戲劇藝術相互推動、相互發(fā)展的兩只輪子、缺一不可,二者的相互協(xié)調有利于推動戲劇藝術發(fā)展和變革。真正有水平、有眼光的戲劇藝術家都將戲劇批評看的很重,只有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缺點和不足才能夠得到發(fā)展、取得進步,拒絕客觀、公正的戲劇批評是不可取的,是落后的、不思進取的,戲劇藝術家應以寬闊的胸懷和氣度去見證戲劇批評,虛心接受批評,并從中得到不斷的提升和升華。
戲劇批評一定要建立在戲劇欣賞的基礎上,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但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審美是戲劇藝術的根本屬性,能夠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進行戲劇批評是十分難得的,戲劇藝術家一定要花大力氣、下苦功不斷提高自身藝術修養(yǎng)、開闊胸懷。這也就是為什么好的戲劇藝術批評家也是優(yōu)秀藝術家,他們是以發(fā)展、理性的態(tài)度去看待藝術欣賞,深諳審美創(chuàng)造奧秘,擁有雄厚的藝術理論修養(yǎng)。藝術家修養(yǎng)指的是具有豐富想象力、藝術感受力以及廣泛藝術涉獵,能夠博眾之所長,不僅懂藝術、懂創(chuàng)作,還要懂舞臺,對各種歷史流派和風格有所了解,還要對舞蹈、音樂等藝術元素有所涉獵。
結束語:
戲劇欣賞和戲劇批評都是要建立在理解戲劇藝術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戲劇欣賞一定要凈化心靈,以最佳的審美狀態(tài)去感受戲劇藝術,戲劇批評則要以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評論,任何帶有色眼睛看待戲劇都是不公平的。我們應當努力提升自身修養(yǎng),利用戲劇欣賞和戲劇批評的有效結合不斷推動戲劇藝術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省民;現(xiàn)代傳媒對新型批評話語的建構——以《申報》上有關梅蘭芳的評論為考察對象[J];戲曲藝術;2011年03期
[2]劉虹冰;對于戲劇與行為藝術的跨界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
作者簡介:石雨欣(1996)女,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戲劇編導專業(yè)在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