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世界上60%的心臟病患者都在印度,作為一種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心臟病必須要早發(fā)現早治療,而心電圖檢測則是發(fā)現早期心臟病最有效的診斷方式。但印度擁有心電圖設備的醫(yī)院和保健機構80%都在城鎮(zhèn)上,而全國75%的人口又都在農村地區(qū)。對那些住在農村的印度農民來說,去趟最近的城鎮(zhèn)醫(yī)院做一次心電圖檢測是很困難的,至少要失去兩天的勞作時間,并且要付150盧比的檢測費(約合15元人民幣),因此很多村民都不愿去檢測,從而致使心臟病成了印度農民的“頭號殺手”。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決心幫印度農民解決檢查心電圖不便的難題,他們認為公司最大的障礙是,“我們在推銷我們制造的東西,而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東西,一臺便攜式的心電圖機才是印度農民真正需要的?!?/p>
順著這個思路,通用電氣很快便研發(fā)出一款名為MAC400的便攜式心電圖機,它采用交互式用戶界面和一鍵式操作,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人人都能學會。
印度農村缺電、斷電情況很普遍,為此MAC400采用了充電電池供電,一次充足3小時,便可以進行連續(xù)100次的測試和數據讀取。此外,這種便攜式心電圖機每次檢測費用只有醫(yī)院心電圖機的三分之一。
如今,這種易用便攜式心電圖機,在印度農村得到了廣泛運用,不僅挽救了很多心臟病患者,而且也為通用電氣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讓心電圖機走向心臟病人,而不是心臟病人走向心電圖機,通用電氣通過逆向思維,打造了一款窮人版的心臟呵護器,既贏得了經濟效益,又獲取了美譽度,給品牌賦予了社會責任感。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