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哲
合適的鞋,只有腳知道;合適的人,只有心知道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三毛的話如醍醐灌頂。我們常會欲渡黃河冰塞川,許多人眼巴巴地望著,渴望有個擺渡人;抑或滿意地看著同樣在迷津中掙扎的人,以求安慰。這些都不是良策。
何不做自己的擺渡人?
做自己的擺渡人,是一種將命運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放心和安全感。的確,若尋找引路人,你確定他能將你引向柳暗花明之處?若尋找同樣迷路的人,你確定他們的目標(biāo)也是你的目標(biāo)?只有將命運緊緊地抓在自己的手中,做自己的擺渡人,才最可靠。晚唐詩人貫休曾想依附吳越王錢镠,寫詩“一劍霜寒十四州”往賀,但錢镠卻讓他大失所望,竟要求他把“十四”改為“四十”。他深恨不能做自己,吟詩“何處江天不可飛”,來表達自己寧愿潦倒也不依附他人的決心,他要擺渡自我,放飛自我。
徐霞客初登黃山,無一日不穿山越水,尋勝探幽??删褪乔逍讶缢矔贿@無盡山水迷亂吧。有一天,他終于迷惑了:“我如此這般的意義何在?”可以說,他迷失了自我。于是便有了《徐霞客游記》中的一句:“初四日,兀坐聽雪溜竟日?!彼娴脑诼犙﹩幔柯犙┤诨徽??其實,他更多地應(yīng)該是在尋找山水中迷失的徐弘祖,尋找自己的初心吧。他要收拾自己迷亂的心,找對前進的方向,然后,繼續(xù)前行。做自己的擺渡人,更能在迷亂的世界中沉淀自我,找回初心。
做自己的擺渡人,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將自己孤立,拒絕他渡,或?qū)ν诿越蛑械娜瞬挥枥聿?,冷漠以對。二者之間并不矛盾,在迷津中,我們依然可以相互幫助、互相交流,讓友誼的小船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永不翻沉。
自渡,其實是要求我們要有個體的獨立性,不要一味想著依附、求助。明人徐渭有“師心縱橫”之論,因此他能“不傍門戶”,一生清爽,永不迷途,揮灑自如。2017年《南方周末》新年獻詞題為《錨住幸福,穿越這時光之?!?,其中有語:“這是你擁有的時間,這是你編程的生活。汗水比淚水更有營養(yǎng),站著比坐著更有力量。我們或許經(jīng)歷挫敗,但夢想總會如旭日之升;我們也許曾經(jīng)心痛,但希望總會如皓月之恒。這希望與夢想不在遠處,就在你我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在你我對責(zé)任與權(quán)利的堅守,以及對人格道義的不斷完成與超越?!弊鲎约旱臄[渡人,才能在這變與不變的時代,找到自己的那條船。
自渡中,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遍流萬物而不驚,不去想花濺淚,鳥驚心,前方自有的盧飛快,霹靂弦驚。我們不辜負自己,前方才不會辜負我們。
做自己的擺渡人,可好?
江蘇省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xué)姜有榮老師點評
本文的功力顯現(xiàn)于清晰的論證思路。第一論層,論述了自渡的必要性——命運需要自己把握,初心需要自我救贖。有理有據(jù),典型有力。第二論層,論述了自渡的重要性——在迷途中,不拒絕“他渡、同渡”等外因作用,但更應(yīng)發(fā)揮自渡的內(nèi)因作用。分析辯證,思辨深刻。第三論層,論述了自渡的前提條件——信念堅定才能內(nèi)心強大,內(nèi)心強大才能攻堅克難。合乎事理,飽含激情。三個論層逐層推進,觀點闡述完整。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