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慶芳
“康寧科也叫臨終關(guān)懷科,來這里的,都是病情嚴重到已經(jīng)看不到希望的病人。”上班4年后,每當別人問起自己的工作,徐萍都會微笑著如此解釋。她說的沒錯,他們接到的病人不是已經(jīng)無法治療、奄奄一息的人,就是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和植物人等類似統(tǒng)稱為“臨終患者”的病人。
4年來,徐萍已經(jīng)習(xí)慣了微笑著提起自己的病人和職業(yè)。盡管,偶爾她還會想起自己初次看到這些病人時恐懼的心情。那時候的她,剛剛畢業(yè),見的最多的是人世間的鳥語花香,歡聲笑語。來到這里,猶如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到地獄,一個朝氣蓬勃的生命看到的卻是在死亡線上徘徊、掙扎,痛苦的人,心里怎么可能不波濤洶涌,不感到一絲痛苦呢?
記得第一次為病人做護理時,徐萍全程沒敢看病人的眼睛,她害怕從那眼神里看到絕望甚至死亡,她怕自己年輕的生命由此而失去活力。當時,她緊張得渾身冒汗,差點要哭了。后來的好多天,她夢里都在重復(fù)著當時的情景和心情。
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啊,誰又能避得開呢?更何況徐萍是護士,這一點,她應(yīng)該比常人更加有數(shù)。想通這點,她便耐下心來,開始學(xué)著接受。好在,身邊的同事都是積極樂觀的,無意中也影響著她。她告訴自己,就把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吧,自己的親人生病了,除了應(yīng)該好好照顧他們之外,還要給他們溫暖與安慰。這樣,即使有一天他們真的離開了,也一定會是在幸福和快樂中的。這樣,不僅他們在離去時不會有遺憾,自己也不會有遺憾。漸漸地,她真的適應(yīng)了那些病人。
是的,這個純真的姑娘,除了對每一個護理過的病人都懷著一份深深的同情,還含著一份親情般的感情。為了不讓已經(jīng)飽受痛苦的病人心靈再經(jīng)受痛苦,每一次,徐萍都會把這份同情藏在心里,但臉上總是綻放著微笑,她想用自己的微笑感染他們,讓他們忘掉疼痛,哪怕只是暫時的。何況,這份職業(yè)也讓徐萍收獲了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由于看多了生死離別,她不僅自己非常注重身體的健康,也經(jīng)常勸身邊的人不要忽略心理的健康和保養(yǎng)。一旦生病了,她也不會盲目悲觀,正如她一再希望自己的病人們做到的那樣,微笑著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刻。
讓徐萍感到安慰的是,在她的護理下,病人們大多是帶著微笑離世的。比如70歲的王婆婆,是被一群戴著厚厚口罩的家屬和護工們推進來的,她身上的腐臭味濃烈到快要令人窒息。但她并未有絲毫嫌棄,而是一如既往認真細致地為她清理壓瘡。閑下來時,為了不讓王婆婆感覺到悶,她還經(jīng)常與她聊聊天,逗她開心。每當清瘡時,王婆婆都會不好意思地阻止她們:“你們不用麻煩清理這些壓瘡了,我自己都嫌臭?!钡炱伎偸切χ鴮λf:“放心吧,能治好的?!逼鋵崳炱贾劳跗牌啪腿缙渌∪艘粯?,遲早會因為疾病而離去,但她努力讓老人面帶微笑,就如自己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一樣。徐萍用微笑迎接每一個瀕臨死亡的病人,她用微笑護理他們,又用微笑送走他們。4年間,徐萍讓300人安然無懼地離開了人世。徐萍常說:“微笑啊,就是我的職業(yè)病?!?/p>
每一種職業(yè)都會形成一種習(xí)慣,這種習(xí)慣表面看起來簡單,但仔細想想,它是我們過去每一個思想、每一個心情以及每一種行為的累積??蛇@是多么難能可貴的職業(yè)病?。∫粋€總是微笑的護士,她的心里一定四季如春,她帶給病人的一定是一份比春風(fēng)更舒適的溫暖。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