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y
2017 Met Gala&川久保玲時尚與藝術同源復制
文|Joy
5月1日,當中國普遍享受勞動節(jié)假期的同時,世界另一端的紐約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時尚盛會——Met Gala。正是這一晚宴的出現(xiàn)令原本平淡無奇的5月在第一天就變成了一個注定星光璀璨的特殊節(jié)點。
經歷了2015年的“鏡花水月”與2016年的“科技與手工”,2017年的大展選擇將“川久保玲與中間之藝術”(ReiKawakubo/Comme des Gar?ons: Art of the In-Between)定為主題,作為繼Yves Saint Laurent之后第二位在大都會舉辦個展的設計師,川久保玲始終以獨特的個人設計挑戰(zhàn)和再定義著這個時代的美學,并將時尚帶離了“衣服”這一狹義的概念,邁入了全新的境界。
以此為主題,既彰顯了川久保玲對于時裝史做出的卓著貢獻,也對如今融合愈加密切的時尚和藝術領域拋出了一個疑問:時尚是藝術嗎?
提到川久保玲,很多人馬上想起的是那個有一雙大眼睛的紅心圖案,在某些電商平臺中輸入“川久保玲”你能看到這個logo被印在各種各樣的服飾鞋子上,價格從十幾到上千。紅心大眼仔的火熱讓很多人將川久保玲和“潮牌”劃上等號,但其實,以紅心為標志的“Play系列”遠遠無法代表川久保玲,那只是川久保玲母品牌下的眾多副線之一。
可見,川久保玲對時尚界的影響。備受國際時尚圈矚目的黑色破洞的“丐幫”系列設計可謂川久保玲的經典作,這樣的破碎、不對稱、不顯露身材的設計以一種“離經叛道”的創(chuàng)作方式、在爭議中迅速走紅。因此,這種設計手法成為后來時尚創(chuàng)意思維的教科式版本。
對于2017 Met Gala,主辦方將川久保玲式時尚與藝術創(chuàng)意精神濃墨般的渲染在紅毯上,可見國際時尚界對川久保玲的崇拜和致敬。從Lena Dunham身穿的Elizabeth Kennedy格紋長裙案,到Katy Perry身穿John Galliano設計的Maison Margiela全紅戰(zhàn)袍長裙搭配頭紗,還有Jaden Smith的全黑Louis Vuitton衣褲,再到超模劉雯Off-White“輕+重”,楊冪MichaelKors特別定制設計的幻像剪影黑色禮服……時尚前衛(wèi)的時裝盡收眼底。
川久保玲是“設計師中設計師”這個概念,或能解釋為這個展覽主題,這個被譽為慶祝時裝本身的時尚界盛會再自然不過的選擇。無論對Nicolas Ghesquiere還是Marc Jacobs……她都是無以倫比的經典偶像與女主角,Anna Wintour(《VOGUE》雜志美國版主編)表示:“沒人相信她真的來了,因為她實在是太神秘了。”
創(chuàng)意和商業(yè)的結合是否將有助本次展覽大獲成功還有待考究,但Wintour表達了不同觀點:“對我來說,我們真正的關注點是她的創(chuàng)意、她的夢想和她的觀點,而不是她的一件大受歡迎的T恤?!彼f,川久保玲在商業(yè)上的成就,表明了創(chuàng)意與商業(yè)成功可以二者兼得。
川久保玲不被設計原則和審美所束縛,她以“黑色”“不對稱”為永恒,追求她設計的“奇裝異服”不斷更新著人們對穿衣方式的理解。在她的設計上,人們認識到美可以是破落的、非結構的;美可以是隱藏的;男、女之間的時裝區(qū)別得到了絕對性的打破。也因為這樣,這些昂貴的“怪”衣服在銷售時還必須配上如何穿的說明。
川久保玲的設計有多怪?“腫塊”系列是最合適的說明了?!澳[塊”系列是Comme des Garcons的1997春夏系列,川久保玲在服裝的臀部、頸部以及胸部都預設進了不對稱的腫脹填充物,而2017年秋冬系列也不例外。
她解釋說:“我意識到服裝可以成為身體,而身體也可以成為服裝。這是‘新衣’的解決方案,我開始著手設計‘身體’。我不認為這些衣服可以成為日常服裝,但Comme des Garcons對時裝界而言就是應該永遠新鮮。服裝所能引起的刺激事件比以穿著為終極目的要重要得多?!?/p>
編輯認為,川久保玲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方面是她奇裝異服背后那套個性的哲學和創(chuàng)新主義,更現(xiàn)實的一方面則是其在商業(yè)運作上出其不意又花樣百出的經營方式。
Comme des Garcons 旗下有多達12條產品副線,由川久保玲扶植的年輕一輩設計師打理,各條副線還不斷推出各種聯(lián)名產品,設計風格非常多樣,有Comme des Garcons Homme Deux 的西服也有Play系列的年輕潮服,這使得Comme des Garcons 得以覆蓋更廣闊的消費者群體。
編輯認為,與其說川久保玲是在制作服裝,不如說川久保玲探索的是個體存在本身,她像個頑童一樣把腳伸出來,讓正在飛奔的時尚打了個踉蹌,然后自己就走到了潮流的前端。
她通過服裝這一載體思考生命的流動,而非衣物應當如何完美。因此,如何通過曲線、輪廓、比例來構造一種通常意義上的美態(tài),不是她認同的東西。她甚至曾用丑陋來形容那些完美對稱的形態(tài)?;旧夏銦o法一眼辨明她作品的廓形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某知名雜志曾借她的衣服拍片,但最后不得不致電其本人詢問應當如何穿著。同樣是一件上衣,她的設計卻會有六個套頭開口。
不同的人可以選擇不同的穿著方式,這個選擇過程本身便是有趣的。為了能匹配川久保玲追求的不完美效果,她的布料商甚至會故意松一松生產設備的關鍵部位零件,以此來制造出瑕疵。很難想象,此外誰還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川久保玲認為輪廓是身體的延伸。她的名言是:“體形造就服裝,服裝改變體形?!笨v觀其歷年作品,體積的堆積、褶皺的抽取扭轉、不對稱不合常理隨處可見。
可以說,輪廓是她設計理念最直觀的映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