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民+張梅鳳+石隆平
農(nóng)藥液體制劑的標準導則又分為單相制劑、分散液劑、乳劑、懸浮劑和多性質(zhì)液劑等五類,本文對分散液劑:乳油(EC)、可分散液劑(DC)等制劑的標準導則進行介紹。
1乳油(EC)
1.1 概述
乳油(EC)是指用水稀釋后形成乳狀液的均相液體制劑。
本品應由符合FAO/WHO標準的 (ISO通用名稱)原藥,以 形式(當有效成分以多種化學成分存在時,應能夠完整的識別具體形式。如以2,4-D為例,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效成分必須描述為2,4-D鈉鹽、2,4-D酸或2,4-D異辛酯等)溶解在合適的溶劑中,與必要的助劑等加工而成的,應是均相穩(wěn)定的液體,無可見的懸浮物和沉淀物,經(jīng)水稀釋后成乳濁液使用。
1.2 有效成分
1.2.1 鑒別試驗 該有效成分應符合一種鑒別試驗,當對該有效成分識別仍然有疑問時,應至少符合另一種鑒別試驗(分析方法必須是CIPAC、AOAC或其它等效的方法)。
1.2.2 有效成分含量 應當標明 (有效成分ISO通用名稱)含量范圍( ~ )[ g/kg或 g/L,〔20±2〕℃],當檢測時,檢測平均值與標明值之差不應超出允許范圍。
1.3 相關(guān)雜質(zhì)
1.3.1 生產(chǎn)或貯存中產(chǎn)生的雜質(zhì)。如有需要,最大不應超過測得的有效成分含量的 %。(該條款僅包括相關(guān)雜質(zhì),標題應反映出相關(guān)雜質(zhì)的名稱。分析方法必須經(jīng)過同行驗證)。
1.3.2 水分(MT30.5)如有需要,水分含量≤
g/kg。
1.4 物理性質(zhì)
1.4.1 酸度和/或堿度(MT191)或pH值范圍(MT75.3)。如有需要,酸度(以H2SO4計)≤ g/kg;堿度(以NaOH計)≤ g/kg;pH值范圍 ~ 。
1.4.2乳液穩(wěn)定性和再乳化(MT36.3) 用CIPAC標準硬水A和D稀釋,置于(30±2)℃水浴中,應符合以下要求:0h,初乳化完全;0.5h,乳膏≤ mL;2h,乳膏≤ mL,浮油≤ mL;24h,完全再乳化;24.5h,乳膏≤ mL,浮油≤ mL(在使用MT36.3時,僅對2h的試驗結(jié)果有疑問時,才需要做24h后的試驗)。
1.4.3 持久起泡性(MT47.2) 1min后,泡沫量應≤ mL。
1.5 貯存穩(wěn)定性
1.5.1 低溫穩(wěn)定性(MT39.3) 在(0±2)℃下貯存7d后,固體和( 或 )液體離析物的體積不超過0.3mL。
1.5.2熱貯穩(wěn)定性(MT46.3) 在(54±2)℃貯存14d后[除非另外規(guī)定了溫度和時間,推薦使用(50±2)℃,4周;(45±2)℃,6周;(40±2)℃,8周;(35±2)℃,12周;(30±2)℃,18周],測得的平均有效成分含量,應不低于貯前測得的平均含量的 %(熱貯穩(wěn)定性試驗前、后樣品的分析,應在貯存結(jié)束后同時進行檢測,以減少分析誤差);如有要求,下列項目仍應符合標準要求:生產(chǎn)和貯存過程中產(chǎn)生的雜質(zhì)、酸度/堿度/pH范圍、乳液穩(wěn)定性和再乳化。
2 可分散液劑(DC)
2.1 概述
可分散液劑(DC)是指用水稀釋后為固態(tài)分散的均相制劑。
本品應由符合FAO/WHO標準的 (ISO通用名稱)原藥,以 形式(當有效成分以多種化學成分存在時,應能夠完整的識別具體形式。如以2,4-D為例,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效成分必須描述為2,4-D鈉鹽、2,4-D酸或2,4-D異辛酯等)溶解在合適的溶劑中,與適宜的助劑組成的。應是均相穩(wěn)定液體,無可見的懸浮物和沉淀,用水稀釋后形成分散液使用。
2.2 有效成分
2.2.1 鑒別試驗 該有效成分應符合一種鑒別試驗,當對該有效成分識別仍然有疑問時,應至少符合另一種鑒別試驗(分析方法必須是CIPAC、AOAC或其它等效的方法)。
2.2.2 有效成分含量 應當標明 (有效成分ISO通用名稱)含量范圍( ~ )[ g/kg或 g/L,〔20±2〕℃],當檢測時,檢測平均值與標明值之差不應超出允許范圍。
2.3 相關(guān)雜質(zhì)
2.3.1 在生產(chǎn)或貯存中產(chǎn)生的雜質(zhì)。如有要求,最大不應超過測得的有效成分含量的 %。
2.3.2 水分(MT30.5)如有需要,水分含量≤ g/kg。
2.4 物理性質(zhì)
2.4.1 酸度和/或堿度(MT191)或pH值范圍(MT75.3)。如有需要,酸度(以H2SO4計)≤ g/kg;堿度(以NaOH計)≤ g/kg;pH值范圍 ~ 。
2.4.2 分散穩(wěn)定性(MT180) 用CIPAC標準硬水A和D稀釋,在(30±2)℃水浴中放置1h,應符合以下要求:放置1h,油膏或浮油≤ mL,沉淀物≤ mL。
2.4.3濕篩試驗(MT185) 按規(guī)定的比例稀釋后,留在μm試驗篩上的殘留物≤ %。
2.4.4 持久起泡性(MT47.2) 1min后,泡沫量應≤ mL。
2.5 貯存穩(wěn)定性
2.5.1 低溫穩(wěn)定性(MT39.3)在(0±2)℃下貯存7d后,固體和( 或 )液體離析物的體積不超過 mL。
2.5.2熱貯穩(wěn)定性(MT46.3) 在(54±2)℃貯存14d后[除非另外規(guī)定了溫度和時間,推薦使用(50±2)℃,4周;(45±2)℃,6周;(40±2)℃,8周;(35±2)℃,12周;(30±2)℃,18周],測得的平均有效成分含量,應不低于貯前測得的平均含量的 %(熱貯穩(wěn)定性試驗前、后樣品的分析,應在貯存結(jié)束后同時進行檢測,以減少分析誤差);如有要求,下列項目仍應符合標準要求:生產(chǎn)和貯存過程中產(chǎn)生的雜質(zhì)、酸度/堿度/pH范圍、分散穩(wěn)定性。
參考文獻: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nóng)業(yè)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農(nóng)藥標準制定和使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