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非洲人口史研究評析
        ——人口數(shù)量研究的進展

        2017-07-19 12:15:57舒運國
        關鍵詞:人口統(tǒng)計曼寧增長率

        舒運國

        (上海師范大學 非洲研究中心,上海 200234)

        非洲人口史研究評析
        ——人口數(shù)量研究的進展

        舒運國

        (上海師范大學 非洲研究中心,上海 200234)

        非洲人口史研究中有兩大難題,即人口統(tǒng)計資料的缺乏和人口資料可靠性的低下。這兩個問題長期阻礙著非洲人口史研究的開展。進入21世紀,這種形勢有所改變,學者們采用各種新方法,諸如推算法和參照法等,逐步建立起非洲人口的歷史和時間序列。與世界人口史的其他領域相比,非洲人口史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任重道遠,需要學者們繼續(xù)努力。

        非洲;人口史;數(shù)量研究

        在世界人口史的研究領域中,非洲人口史研究一直是一個相對薄弱的領域。究其原因,非洲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缺乏基本和必要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因而給研究造成了巨大困難。然而,經(jīng)過學者們半個多世紀的努力,非洲人口史研究獲得了很大的進展。本文擬就非洲人口史中人口數(shù)量研究的進展做一評述。

        在非洲人口史的研究中,有兩個問題十分突出。

        第一個問題:非洲人口史的歷史統(tǒng)計資料十分缺乏。

        按照非洲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可以劃分為古代(1415年之前)、近代(1415—20世紀60年代)和現(xiàn)代(20世紀60年代非洲國家獨立之后)三個歷史階段。在上述各個歷史階段,缺乏人口資料是共同存在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古代社會(1415年前),關于非洲人口的統(tǒng)計(或者估計)的資料稀缺,以致無法具體闡述非洲古代人口變遷的概貌,更加無法深入研究非洲人口史的其他問題。古代非洲為什么如此缺乏人口的歷史資料?這與當時非洲大陸的社會歷史條件有密切的關系:其一,在非洲許多地區(qū)尚不存在進行人口統(tǒng)計的社會經(jīng)濟基礎和需要。人口統(tǒng)計是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家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比如,最初的人口調查往往是國家為了征稅或者抽丁而進行的。眾所周知,1415年以前的非洲大陸,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一直處于一種封閉狀態(tài)。對外聯(lián)系與交流稀少,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沒有形成國家組織,部落或者部族是社會組織的主要形式。其人口規(guī)模十分有限。經(jīng)濟生活以采集和狩獵為主。低下的生產力水平和粗放的社會組織不存在進行人口統(tǒng)計的經(jīng)濟和社會基礎。其二,口述文化不利于人口資料的統(tǒng)計和保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除了少數(shù)地區(qū)出現(xiàn)文字外,許多地區(qū)尚沒有文字,也不存在文字記錄。當時流行的是口述文化。所謂口述文化,就是運用口頭語言,口耳相傳,代代相傳。我們不否認口述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得不指出它的不足,比如容易遺失,而且不適合運用于較大規(guī)模的人口統(tǒng)計。因此在口述史料中涉及的人口資料極少,而且缺乏可靠性和正確性。

        進入近代社會,缺乏非洲人口統(tǒng)計資料的問題依然。

        1415年以后,西方殖民勢力滲入非洲。最早入侵非洲的是葡萄牙人,他們在非洲沿海建立了零零星星的殖民據(jù)點。因為葡萄牙人在非洲以搶掠為主,并不關注當?shù)氐娜丝跀?shù)量,因此沒有留下有關人口統(tǒng)計的資料。

        進入奴隸貿易時期,一些西方販奴公司和商人對于販賣奴隸的人數(shù)有過一些記錄,一些海關也有對于出入海關的奴隸的征稅記錄。這為統(tǒng)計奴隸貿易的規(guī)模提供了有用的資料,但是也要指出,這些資料十分零碎,主要集中在非洲黑奴輸出和輸入的地區(qū)和港口。

        19世紀末非洲整體淪落為西方殖民地后,西方殖民當局為了稅收等原因,做過一些人口統(tǒng)計,但是這些統(tǒng)計的“軟肋”十分明顯:其一,由于種種原因,統(tǒng)計或者估計的數(shù)字缺少可靠性和正確性。關于殖民地人口統(tǒng)計,1931年英國殖民部關于肯尼亞的報告如實反映了當時的形勢:“還沒有關于土著人口的精確統(tǒng)計。人口數(shù)字是基于行政當局的估計而得出的,它與各個地區(qū)成年男性納稅者的數(shù)量有關,這也產生了相當廣泛的邊際誤差。1931年土著人口為2966993人,而1926年為2682848人,這意味著人口增長了10.5%。此外,也沒有關于出生率、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的資料?!雹倨涠侵薷鞯厍闆r也不平衡。有些殖民地的資料豐富些,有些根本沒有。在一些比較重要的殖民地,諸如肯尼亞、尼日利亞等,人口統(tǒng)計時有進行,人口資料也相對豐富;而在其他殖民地,甚至連一次人口統(tǒng)計都沒有進行。人口統(tǒng)計的不平衡性十分明顯。

        進入現(xiàn)代社會,即20世紀60年代非洲國家獨立后,人口統(tǒng)計的資料日益豐富。根據(jù)塔布廷和斯考馬克爾(Tabutin and Schoumaker)的研究,1960—1969年間在撒哈拉以南非洲48個國家中進行了28次人口統(tǒng)計;1970—1979年間,這個數(shù)字上升到41次。這組數(shù)字對比反映了非洲國家的人口統(tǒng)計工作日益普及。但是也應該看到,非洲國家的人口統(tǒng)計依然呈現(xiàn)出不平衡態(tài)勢。有些國家進行了3~8次人口統(tǒng)計,它們是肯尼亞、加納、布基納法索、喀麥隆和贊比亞;而許多國家一次都沒有進行,諸如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幾內亞、加蓬、乍得、索馬里和斯威士蘭。②邦德斯坦(Bondestam)經(jīng)研究后指出,1950-1971年間,有11國進行3次人口統(tǒng)計,20國進行2次,6國僅進行1次;剩下的幾乎1/3的國家沒有任何人口統(tǒng)計資料。他指出,非洲國家人口統(tǒng)計工作常常遭遇許多困難,以致無法真正展開。比如1970年有21國計劃進行人口統(tǒng)計,但是只有5國實現(xiàn)了預定計劃。根據(jù)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署1990年的資料,撒哈拉以南非洲有9國沒有報告本國人口數(shù)量。之后情況更加糟糕,2000年有15國沒有完成人口統(tǒng)計。2010年,聯(lián)合國希望這個數(shù)字能減少到3個特殊國家:索馬里、厄立特里亞和西撒哈拉。③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是政局動蕩或者財政困難直接影響了這些國家人口統(tǒng)計的正常開展。

        第二個問題:關于現(xiàn)有非洲人口歷史統(tǒng)計資料的研究價值。

        非洲人口統(tǒng)計的歷史資料,主要集中在近、現(xiàn)代時期。對于這兩個時期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專家們都提出了質疑。比如在奴隸貿易中,由于奴隸販子為了逃稅等原因,常常瞞報奴隸人數(shù);在禁止奴隸貿易時期,大量的走私貿易更沒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十分明顯,由于奴隸貿易期間不存在統(tǒng)計制度,因此奴隸貿易數(shù)量的統(tǒng)計五花八門,有些數(shù)字統(tǒng)計的上限與下限竟然相差數(shù)倍之多。

        在殖民地時期,殖民地當局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在申報給宗主國的材料中,隨心所欲地夸大或者縮小殖民地人數(shù)。比如,為了說明殖民地的重要性,往往夸大殖民地人口規(guī)模;而在申報殖民地的稅收時,又會縮小殖民地人數(shù),以減少向宗主國上交的稅收。在早期法屬西非(AOF)和法屬熱帶非洲(AEF)的人口統(tǒng)計中,人口規(guī)模被人為夸大,因為法國殖民官員認為,必須向巴黎指出殖民地具有巨大的商業(yè)和財政潛力,才能引起宗主國政府的重視。但是,這兩個殖民地十分貧窮,不久就證明無法財政自理,必須依靠比較富裕的沿海殖民地或者巴黎的資助。為了得到政府的補貼(根據(jù)人口數(shù)量),殖民地當局再次夸大當?shù)厝丝跀?shù)量。

        非洲國家獨立后,人口統(tǒng)計的準確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④

        如何看待非洲人口統(tǒng)計歷史資料的研究價值?國際學術界認為,對于人口統(tǒng)計的歷史資料的鑒別工作應該遵循三個標準:一是資料是否具有分類價值,尤其是關于人口的年齡、性別、出生率、死亡率和移民等項目;二是在測定資料的價值時,必須對人口統(tǒng)計背后的激勵機制進行檢查,比如統(tǒng)計人員、政治家和利益相關者在統(tǒng)計過程中必須持中立立場,否則他們的傾向可能影響統(tǒng)計結果;三是檢查統(tǒng)計的可靠性,可以比較各種統(tǒng)計的增長率,比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長資料。通過以上三種評估方法,專家們對非洲歷史上人口統(tǒng)計資料得出如下結論:其一,無論在殖民時期或者非洲國家獨立后,非洲人口統(tǒng)計資料都存在一定的誤差。在非洲殖民時期,統(tǒng)計資料有一些低估了總人口數(shù)量,這主要是由于國家能力的低下(包括人力、當?shù)厍蹰L的計算技巧和后勤困難等因素)妨礙了統(tǒng)計的有效性。20世紀60年代獨立后,人口統(tǒng)計的數(shù)量增加了,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干擾,人口統(tǒng)計還存在一些不正確的現(xiàn)象。其二,專家們達成廣泛的共識,認為后殖民時期的人口統(tǒng)計具有巨大的變化,人口統(tǒng)計資料無論其數(shù)量或者質量都有了明顯提高,但是離全面、正確的要求,尚有不小的距離??梢栽嚳幢?:

        表1 1968年熱帶非洲人口統(tǒng)計資料的類別(%)

        說明:A:具有年齡、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詳細資料;B:年齡資料不全,出生率和死亡率資料詳細;C:具有詳細的年齡資料,出生率和死亡率資料不全;D:缺少直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資料;E:沒有系統(tǒng)的資料。⑤

        從1968年非洲部分地區(qū)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來看,完全符合人口統(tǒng)計要求的資料(即表1中的A類)依然不多,除中非達到71%之外,西非為32%,東非為3%,整個熱帶非洲僅為27%??梢姡幢阍诜侵迖要毩⒅?,盡管人口統(tǒng)計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人口統(tǒng)計的質量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非洲人口史研究遭遇兩大難題:其一,有關非洲人口的統(tǒng)計資料十分缺乏。在非洲古代,人口統(tǒng)計資料很少;進入近代社會后,殖民當局雖然也做了一些人口統(tǒng)計,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諸如政治因素和稅收因素),因此人口統(tǒng)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足,而且人口統(tǒng)計在各地十分不平衡;非洲國家獨立后,人口統(tǒng)計逐步受到重視,人口資料大大豐富,但是其質量仍然有待提高,而且發(fā)展不平衡問題仍然有待解決。其二,有關非洲人口史的資料,由于各種原因,其質量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對于這些人口資料必須進行必要的鑒定,在確定其可靠性后才能運用。上述兩個難題給非洲人口史的研究帶來了許多困難。

        盡管非洲人口史的研究條件十分困難,但是學者們還是迎難而上,他們首先嘗試建立非洲人口規(guī)模的時間序列。

        對于非洲人口的歷史發(fā)展,專家們做了研究。由于沒有必要的資料,因此都帶有估計或者推測的成分。20世紀經(jīng)常引用的非洲人口的時間序列,大致有以下幾種:

        其一,麥克艾弗迪和瓊斯(Colin McEvedy and Richard Jones)根據(jù)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人口遷移等情況,對照世界人口發(fā)展形勢,做了一些推測。他們提出的非洲人口規(guī)模的時間序列見表2:

        表2 麥克艾弗迪和瓊斯關于非洲大陸人口的時間序列(單位:萬人)⑥

        其二,綜合威爾考克斯(W. F. Willcox)、杜蘭德(J. D. Durand)和聯(lián)合國資料,對于非洲人口的時間序列估計如表3:⑦

        表3 綜合威爾考克斯、杜蘭德和聯(lián)合國資料的非洲人口時間序列

        其三,考德威爾(J. C. Caldwell)對于非洲人口時間序列做了推測,他認為:“整個大陸每年有0.25%的人口增長率,這是1500至1840年這個時期合理的估計數(shù)字?!彼岢隽巳绫?的估計:⑧

        表4 考德威爾的非洲人口時間序列

        鑒于各種估計或者推測的角度不一致,因此得出的結論也各不相同。

        非洲人口史的難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至20世紀70年代后期,許多人對于建立非洲人口歷史資料庫失去了信心,于是這個研究領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但是,事情還是有了轉機。1977和1981年在愛丁堡舉行了兩次有關非洲歷史人口學的會議,再次喚起了學界對于非洲人口學研究的關注。利格雷(Wrigley)對此總結說:上述兩次會議“使許多勇敢和有決心的學者開始研究一些國家的人口數(shù)量及其變化。這些國家的人口在前不久還沒有人統(tǒng)計過”。⑨

        近年來,對于非洲人口史的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最重要的標志是建立新的非洲人口時間系列。為此,著名學者曼寧(P. Manning)的研究必須一提。他原先研究奴隸貿易對于人口的影響,近年來,他對于非洲人口數(shù)據(jù)庫進行了重新討論,對于殖民時期和前殖民時期的人口總數(shù)進行了重新估計。針對非洲歷史上人口數(shù)據(jù)不全的問題,曼寧采取了兩種全新的研究方法,建立了1850—1950年間的人口數(shù)字序列:

        1.推算法。曼寧運用了聯(lián)合國1950年的人口估計資料,這個資料大部分是以20世紀50年代殖民后期或者60年代獨立初期的人口數(shù)據(jù)為基礎推算的。曼寧確認1950年的非洲人口統(tǒng)計數(shù)字是可靠的,因此他以1950年為基準年份,采取向前或者向后推算的方法來推算1950年前后的非洲人口規(guī)模。

        2.參照法。曼寧認為印度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與非洲有類似之處,而且在1950年之前印度資料比可以運用的非洲殖民時期的統(tǒng)計資料的質量更好,因此,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可以作為非洲人口增長率的參照系。

        采用上述兩種方法,曼寧建立了1851—1960年間的非洲人口增長率序列,見表5:

        表5 曼寧建立的非洲可參照的人口增長率: 1851—1960年⑩

        注:1851—1960年間年均增長率為0.5%

        曼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打破了非洲人口史研究領域中長期沉悶的局面,重新推動了關于非洲人口史的討論;其次,提出的研究新方法盡管還有許多不足,但是卻為非洲人口史研究開辟了新的路徑。

        曼寧的研究再次使學界活躍起來,學者們見智見仁。弗蘭克馬和喬文(Ewout Frankema and Morten Jerven)于2014年11月發(fā)表的《由推算或者參照來撰寫歷史:關于1850—2010年非洲人口的共識》具有代表性。文章對于曼寧的研究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評價,他們同意推算法和參照法在撰寫人口史時具有重要的優(yōu)點。但是,他們也提出了必須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在推算法中,由于以1950年作為整個序列的基準點,因此,這個基準年份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字必須是正確的,不然,將影響整個序列的準確性。然而,在研究了殖民統(tǒng)治以前和以后的長期人口發(fā)展統(tǒng)計的偏差后,他們認為,對于1950年非洲人口總數(shù)的估計應該向上調整,從2.2億上升到2.4億。他們運用了肯尼亞、尼日利亞和黃金海岸個案研究的成果來支撐這種調整。此外,他們認為,即便采用推算法,也不能把殖民時期所有的信息內容全部拋棄。加納的情況表明,盡管殖民時期所做的人口統(tǒng)計在各地是不均衡的,但是歷史統(tǒng)計資料和報告以及由當代學者做出的評論提供了有價值的看法。因此,推算法必須與歷史資料相結合。

        其次,參照法是以印度人口增長率作為參照物的。曼寧認為:“如果可以假定,整個熱帶地區(qū)的人口增長率變化有某些相似,那么把具有完整人口資料的印度作為非洲人口增長率的參照本是恰當?shù)?。然而,印度不能直接代替非洲人口模式。?9世紀早期,英國統(tǒng)治比較穩(wěn)定,因此有理由認為,在這一時期非洲的人口增長率應該低于印度,尤其是因為奴隸貿易與英國征服和建立統(tǒng)治時引起的動蕩??傊?,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對于推測現(xiàn)代非洲人口增長率是十分有幫助的?!睂τ谶@個看法,弗蘭克馬和喬文提出如下觀點:一是非洲的人口增長率低于印度嗎?在19世紀后期,印度次大陸經(jīng)歷了嚴重的饑荒,導致大量的人口死亡,如果把印度增長率作為非洲的參照物,而且因為非洲的饑荒、疾病、殖民動蕩和人口遷出而把非洲的增長率下調,那么,就把妨礙非洲人口增長的因素進行了雙重計算,既計入了非洲的因素,又計入了印度的因素。二是如果說非洲參照增長率應該來自其他熱帶國家,因為兩者有可比性,那么,北非和南部非洲不是熱帶地區(qū),也較少受到熱帶疾病(瘧疾、嗜睡病和黃熱病)的影響,所以,熱帶非洲和非熱帶非洲的參照增長率應該是不同的。1950年,北非和南部非洲的人口占非洲總人口的27%,它們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表明其增長率比印度更加波動。曼寧推測埃及在1920年前的增長率為0.2~0.5之間,但是統(tǒng)計的估計是1.0~2.0之間。

        那么,怎么修正上述缺陷?弗蘭克馬和喬文提出了他們的方法:第一,對于非洲不同地區(qū),應采用不同的參照物。比如,對于北非(埃及、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和西屬撒哈拉)的增長率,采用了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把埃及作為利比亞的參照標準,把阿爾及利亞作為突尼斯、摩洛哥和西屬撒哈拉的參照標準。對于南部非洲(納米比亞、博茨瓦納、萊索托、南非、斯威士蘭和津巴布韋),可以利用現(xiàn)存的南非人口統(tǒng)計資料。1950年,南非人口占南部非洲的73%。對于北非1850年的估計,弗蘭克馬和喬文的數(shù)字比曼寧低48%(1280萬與2460萬),而南部非洲的估計低57%(410萬與960萬)。于是在1850年,兩者差距達到1740萬。第二,在亞洲熱帶國家中,印度如果與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相比,人口增長率是屬于低下的,因此可以適當提高曼寧推測的人口增長率。

        弗蘭克馬和喬文對于曼寧的人口數(shù)字做出了修正,見表6:

        表6 推測的非洲整體人口增長率及人口總數(shù):1850—1960年

        表6 推測的非洲整體人口增長率及人口總數(shù):1850—1960年

        曼寧的人口時間序列年份人口總數(shù)(百萬)十年增長率(%)弗蘭克馬和喬文的人口時間序列人口總數(shù)(百萬)十年增長率(%)調整后的人口總數(shù)(百萬)1850139.6114.1122.71860139.80.0117.70.3126.51870143.40.3122.10.4131.31880145.70.2127.70.4137.31890148.20.2134.40.5144.51900151.20.2137.10.2147.41910157.80.4141.90.3152.61920163.00.3147.30.4158.51930180.01.0166.41.2179.3

        (續(xù)表)

        無論是曼寧的研究,或者是弗蘭克馬、喬文和其他學者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非洲人口史研究的不斷深化。曼寧提出的推算法和參照法,不失為研究非洲人口史的一種新方法和新路徑,他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非洲人口的時間系列。弗蘭克馬和喬文在曼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正和補充,他們提出的非洲人口時間系列更加具有合理性。毫無疑問,曼寧和弗蘭克馬、喬文的研究代表了當下非洲人口史最新的研究水平。

        縱觀非洲人口史的研究,現(xiàn)在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第一,非洲各個歷史階段的人口數(shù)字序列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盡管尚有大量的研究需要進行,但是各種非洲人口的數(shù)據(jù)庫不斷出現(xiàn)。以下是當前四種比較常規(guī)的人口數(shù)據(jù)庫:

        1.佩恩世界表(The Penn World Tables[PWI])

        佩恩世界表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比較中心編制的有關經(jīng)濟總量增長和發(fā)展的跨國分析標準數(shù)據(jù)庫。2009年8月的版本包括18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有關經(jīng)濟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中包括人口和人均生產總值等數(shù)據(jù)。

        2.聯(lián)合國世界人口展望(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UN])

        《聯(lián)合國世界人口展望》是由聯(lián)合國人口署組織編寫與發(fā)布的有關人口的報告,每年發(fā)布一次。其內容主要是對于世界各國和各地區(qū)的人口發(fā)展進行統(tǒng)計、測定和展望。其時間涵蓋150年(1950—2100年)。該報告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對于人口的歷史估計,時間界定為1950年至報告發(fā)布的當年;二是對于將來的預測,時間為發(fā)布當年至2100年。該報告收集了人口的各類指標,如人口規(guī)模、人口增長率、出生率、生育率等。

        3.世界發(fā)展指數(shù)(The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WDI])

        這是世界銀行采集和發(fā)布的發(fā)展指標,它提供了當前的全球非洲資料,包括了國家、地區(qū)和全球三個層面,涵蓋了214個經(jīng)濟體。世界發(fā)展指數(shù)的界定時間為1960年至發(fā)布當年。內容包括經(jīng)濟增長、性別、教育、減貧和保健等。

        4.麥迪遜歷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The Maddison dataset of historical statistics[MAD])

        麥迪遜歷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由世界著名經(jīng)濟學家麥迪遜(Angue Maddison)創(chuàng)立,定期發(fā)布包括125個國家的年度GDP、人口、就業(yè)和生產率等綜合性經(jīng)濟資料,并且討論自羅馬時代至今的世界經(jīng)濟中的GDP和人口的估計資料。

        上述四種不同的數(shù)據(jù)庫反映了非洲人口史研究領域的不同研究成果。四種數(shù)據(jù)庫依靠不同的來源材料,運用不同的修正方法處理,因此結果仍然不能統(tǒng)一。比較PWT-MAD系列和UN-WDI系列,在1950年,我們發(fā)現(xiàn)在兩種數(shù)據(jù)庫中,53國中有28國(即代表非洲總人口的57%)的差異超過了5%的臨界線(見表7)。

        表7 不同數(shù)據(jù)庫的非洲總人口:1950—2000年

        表7 不同數(shù)據(jù)庫的非洲總人口:1950—2000年

        年份PWT-MADUN-WDI數(shù)量(百萬)前十年增長率(%)數(shù)量(百萬)前十年增長率(%)195022822719602852.232842.2419703662.503662.5419804782.674822.75

        (續(xù)表)

        盡管當前對于非洲人口的看法遠不能一致,但是專家們積極收集有關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畢竟反映了非洲人口史研究領域的興盛。

        第二,專家們對于非洲人口史的研究也已經(jīng)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這在非洲國家獨立后的現(xiàn)代階段尤其明顯。比如,對于20世紀后半個世紀的人口發(fā)展提出了以下原則:其一,由于科學技術發(fā)展,尤其是嬰兒死亡率下降,1950年以后的人口增長率持續(xù)高于1950年以前的水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生育率的結構性下降只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才出現(xiàn)的。其二,由此產生的結果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在1960—1990年間人口增長達到頂峰。其三,撒哈拉以南非洲作為一個整體,人口增長高峰是在1975—1985年,年均增長率為2.8%,有些地區(qū)超過3.0%。其四,1990年以后增長率的下降,快于1960年以前,這是由于控制生育的現(xiàn)代手段的運用。

        第三,專家們對于影響非洲人口增長的部分因素做出了定量分析,見表8。

        表8 有關因素對于非洲人口增長率的影響

        表8 有關因素對于非洲人口增長率的影響

        有關因素最大每年影響率(%)奴隸貿易的沖擊-0.2撒哈拉以南地區(qū)的奴隸交換+或-0.3撒哈拉以南地區(qū)的年齡出口-0.6禁止奴隸貿易后+0.4殖民統(tǒng)治引發(fā)的動亂-0.4收入增長+0.2自由人口的移入+或-0.6流行病或者饑荒-0.5

        當然,表8的分析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它們確確實實把非洲人口史研究推向了更加深化。

        綜上所述,非洲人口史的研究面臨的客觀困難是缺乏各個歷史時期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面對這種挑戰(zhàn),學者們利用各種研究手段逐步嘗試建立非洲人口的時間序列,近年來已經(jīng)取得一定的進展。必須指出的是,對于非洲人口史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近代和現(xiàn)代,而對于古代非洲人口史的研究仍然存在著許多盲點,因此需要學術界繼續(xù)努力。

        注釋:

        ①殖民部年度報告(Colonial Office Annual Report),轉引自弗蘭克馬、喬文:《用推算法或者參照法撰寫歷史:在1850—2010年間的非洲人口問題上達成共識》(Ewout Frankema and Morten Jerven,Writing history backwards or sideways:towards a consensus on African population,1850—2010),《經(jīng)濟史評論》(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4年第67卷,第915頁。

        ②塔布廷、斯考馬克爾:《1950年代至2000年代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統(tǒng)計:變化的調查和統(tǒng)計評估》(D.Tabutin and B. Schoumaker, The demography of Sub-saharan Africa from the 1950s to the 2000s: a survey of changes and a statistical assessment),《人口》(Population)2004年第59卷,第463頁。

        ③邦德斯坦:《對于非洲統(tǒng)計資料的注釋:準確性、可靠性和解釋》(L.Bondestam, Some notes on African statistics: collection, reliability and interpretation), 斯堪的納維亞非洲研究所的《研究報告》(Scandinavian Institute of African Studies, Research Report),第18卷,第10頁。

        ④參見舒運國:《非洲人口增長與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頁。

        ⑤德沃爾:《赤道非洲人口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E.Van de Walle,The availability of demographic data by region in tropical Africa),見考德威爾等編:《赤道非洲的人口》(J.C.Caldwell and C.Okonjo,eds,The Population of Tropical Africa),紐約1968年版,第29頁。

        ⑥麥克艾弗迪、瓊斯:《世界人口史地圖》(Colin McEvedy and Richard Jones,Atlas of World Population History),企鵝圖書公司1978年版,第206-207頁。

        ⑦阿巴特:《非洲人口增長與政治》(Yohannis Abate,African population growth and politics),《觀點雜志》(A Journal of Opinion),第8卷,第14頁。

        ⑧J·C·考德威爾:《殖民統(tǒng)治的社會影響:人口方面》,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七卷,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91頁。

        ⑨利格雷:《人口與歷史》(C.Wrigley, Population and History),引自發(fā)伊夫、麥克納斯特主編:《非洲歷史人口學:非洲研究中心舉辦的研討會程序》(C.Fyfe and D.McNaster,eds, African Historical Demography:Proceeding of a Seminar Held in the Center of African Studies), 愛丁堡1986年版,第二卷,第17頁。

        ⑩曼寧:《關于1850—1960年非洲人口的估測》(P .Manning, African Population: Projections,1850—1960), 引自考迪爾、麥道克斯主編:《帝國的人口統(tǒng)計:殖民秩序與知識的創(chuàng)造》(D.D.Cordell,and G.H.Maddox,eds, The Demographics of Empire: Thecolonal Order and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雅典2010年版,第258頁。

        (責任編輯:藏 峪)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African Population History——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on Population Size

        SHU Yunguo

        (Center for African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Lack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and the low reliability of existing population statistics are two problems of research on African population history. The two problems have been hindering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African population history for a long time. The situation has been changed since the 21st century. Scholars have adopted new approaches, such as the deducted method and reference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history and time series of African population.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research fields of world population history, the research on African population history is still backward and needs further deepening.

        Africa, population history, quantity research

        2017-03-10

        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多卷本非洲經(jīng)濟史”(14ZDB063)階段性成果;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上海師范大學世界史學科研究成果

        舒運國,浙江鄞縣人,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世界史、非洲史研究。

        C92-09/K400

        A

        1004-8634(2017)04-0137-(08)

        10.13852/J.CNKI.JSHNU.2017.04.017

        猜你喜歡
        人口統(tǒng)計曼寧增長率
        2020年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
        當前經(jīng)濟形勢下人口統(tǒng)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大數(shù)據(jù)時代下人口統(tǒng)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說到“泄密”,有多少“曼寧”可以重來?
        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
        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率
        保定地區(qū)人口統(tǒng)計調查報告
        秦漢時期殘障人口統(tǒng)計制度初探
        古代文明(2014年3期)2014-08-07 22:42:35
        jk制服黑色丝袜喷水视频国产| 久久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a观看v视频网站入口免费| 激情人妻中出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婷婷激情|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白白色发布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网站| 99久久久精品免费| 日本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美女a级毛片|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电影| 亚洲成AV人片无码不卡| 大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久久女人精品天堂av影院麻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到高潮| 无码中文日韩Av| 亚洲高清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夜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婷婷激情|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人妻|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137片内射视频播放 |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黑丝美女被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538任你爽精品视频国产| 国家一级内射高清视频|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视频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