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群+李素蓮
摘要 總結大棚春西瓜—秋草莓輪作高效栽培模式,系統(tǒng)闡述了合理安排茬口、選用優(yōu)良品種、培育壯苗、適期移栽、加強田間管理、適時采收等各項技術措施。
關鍵詞 大棚栽培;春西瓜;秋草莓;輪作;栽培技術;廣東韶關
中圖分類號 S651;S668.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66-02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luded the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pring watermelon-autumn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including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crop,selecting good varieties,breeding quality seeding,suitable transplanting,srengthening the field management and timely harvest.
Key words greenhouse cultivation,spring watermelon,autumn strawberry,fruit crop rotation;cultivation technique;Shaoguan Guangdong
韶關自20世紀90年代末引進草莓種植以來,從大棚單一秋草莓栽培,逐步形成了大棚春西瓜——秋草莓輪作高效栽培模式,至今推廣應用覆蓋全市各縣(市、區(qū))郊區(qū),2015年全市應用面積達到56.5 hm2,成為韶關城郊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模式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和大棚設施的利用率,增加了土地的產(chǎn)出,提高了大棚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采用該高效栽培技術草莓產(chǎn)量為18 750~27 000 kg/hm2,產(chǎn)值為37.5萬~54.0萬元/hm2;增加西瓜產(chǎn)出33 750~45 000 kg/hm2,增加產(chǎn)值13.5萬~18.0萬元/hm2,合計產(chǎn)值51萬~72萬元/hm2。
1 茬口安排
春西瓜于3月中旬播種育苗,4中旬定植,7月初采收;秋草莓于4月至9月上旬越夏繁苗,9月中旬定植,12月中旬開始采摘至3月中下旬結束。
2 春西瓜大棚避雨栽培關鍵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用耐熱、抗病、含糖量高、商品性好、耐運輸、中小果型的早熟西瓜品種,如拿比特、蜜童等品種。拿比特是杭州三雄種苗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的小果形優(yōu)質西瓜品種,果形橢圓,花皮紅肉,坐果后30 d左右成熟,單果重1.5~2.0 kg,糖度12~13度,具有早熟、皮薄、肉質甜脆等特點[1];蜜童是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選育的雜交一代品種,果高圓形,果皮呈深綠色條帶,肉鮮紅,坐果后30 d成熟,單果重2.0~2.5 kg,糖含量12.0%~12.5%,具有早熟、汁多味甜、不易裂果、耐貯運等特點[2-3]。
2.2 培育壯苗
采用二段育苗方法培育壯苗、大苗。第一階段用穴盤育小苗至2片真葉;當穴盤小苗長至2片真葉時,轉入育苗第二階段即將小苗從穴盤移植到規(guī)格為8 cm×10 cm的營養(yǎng)缽中培育大苗,以便集中管理,節(jié)省前期管理成本。播種前育苗穴盤、基質、種子處理和播種要求及苗期日常管理與常規(guī)育苗相同。
2.3 大田定植
定植前進行翻耕平地,按畦寬90 cm,畦溝寬30 cm起畦,施腐熟雞糞45 t/hm2、花生麩2 250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混合后集中施入種植溝并與土壤拌勻,同時選用硫磺、多菌靈、硫酸銅等藥劑對大棚室內空間和土壤進行消毒。4~5片真葉時定植,距畦邊各20 cm雙行呈三角形交錯定植,規(guī)格60 cm×50 cm,種植密度32.25萬株/hm2。定植時,按苗的強弱、大小不同分類種植。如種植三倍體西瓜如蜜童,應按10∶1的比例配植授粉株,授粉株可選嘉年1號、早佳(84-24)等品種[2],也可先用花期相當?shù)淖延眉t瓜子品種。定植后結合淋施定根水淋施30%甲霜惡霉靈水劑600~800倍液并覆蓋銀色地膜。有條件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可結合覆蓋地膜進行鋪設滴水帶[1]。
2.4 加強田間管理
2.4.1 施肥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早施緩苗肥,重施伸蔓肥和膨大肥。緩苗肥于定植后3~5 d,用0.3%三元復合肥液淋施;伸蔓肥于蔓長30 cm時,施餅肥100~150 g/株,在根兩側開深15 cm溝施入,施后覆土;膨大肥于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施三元復合肥150 kg/hm2,在兩株之間開深15 cm溝施入,施后覆土;在瓜長至拳頭大小噴施0.3%磷酸二氫鉀,間隔10 d噴施1次,以防植株早衰。
2.4.2 水分管理。定植后應根據(jù)天氣、土壤水分、西瓜不同生育時期需水規(guī)律等情況進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水分,滿足西瓜長蔓結果的需要。尤其是進入伸蔓期和結果期正處高溫季節(jié),水分蒸發(fā)快,植株需水量增加,應適當?shù)喂嗷驖菜3值孛鏉駶?。后期澆水量要嚴格控制,以免因水量過大造成裂瓜。成熟采收期停止滴灌或澆水。
2.4.3 整枝吊蔓。采用立體方式栽培,當苗高30 cm時,在每行植株的正上方均勻吊上塑料繩,每株兩側各2條,并及時引蔓綁蔓。采用雙蔓整枝方法整枝,除主蔓外,在主蔓基部選留1條健壯側蔓為子蔓,其余的側蔓或分枝全部摘除;坐瓜后,所選留瓜的莖蔓在瓜前5~7片葉摘心打頂,無留瓜的莖蔓長至距棚頂50 cm時摘心打頂,其后的所有分枝全部摘除[2]。
2.4.4 人工授粉和標記。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西瓜坐瓜率,從而提高單產(chǎn),特別是種植如蜜童等三倍體西瓜品種,人工授粉尤為必要。具體方法是9:00開始,在主蔓第2、3朵雌花或側蔓第1、2朵雌花開放時,用授粉株當天開放的正常雄花花粉涂抹雌花柱頭,授粉完成后即在相應的雌花上掛上標記有授粉日期的標簽,以便確定成熟采摘時間。
2.4.5 留瓜和護瓜。每株只選留一個瓜,可選主蔓上第2雌花或第3朵雌花形成的瓜,不要選留主蔓上第1雌花形成的瓜;也可選側蔓第1或第2朵雌花形成的瓜,主要留主蔓瓜。當已坐穩(wěn)的2個瓜長至雞蛋大小時,選留果柄粗壯、果形端正、發(fā)育正常的一個,其余及時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當幼瓜長至0.25 kg時,要及時用塑料網(wǎng)袋套瓜吊起固定,以避免瓜下滑脫落造成損失。
2.4.6 病蟲害防治。大棚栽培西瓜主要病蟲有蚜蟲、美洲斑潛蠅、瓜實蠅、葉螨和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等。在做好育苗穴盤、基質、種子、大棚和土壤消毒,防蟲網(wǎng)大棚育苗和合理施肥健身栽培的基礎上,采取懸掛黃色粘蟲板、性信息誘劑、殺蟲燈誘殺,選用對口農(nóng)藥噴施或灌根等綜合措施防控西瓜病蟲害[3]。
2.4.7 適時采收。一般拿比特、蜜童等品種,自開花到成熟約30 d??筛鶕?jù)標簽所標注的授粉日期,結合觀察果實固有的皮色、網(wǎng)紋和條紋以及卷須干枯情況,還有彈瓜聲音情況來綜合判斷西瓜成熟度,適時采摘上市。最后一批西瓜采摘完后,要及時清理瓜蔓并集中在棚外燒毀,并進行翻耕整地、大棚和土壤的消毒,為后作草莓種植做準備。
3 大棚秋草莓栽培關鍵技術
3.1 品種選擇
選擇耐熱、耐寒、抗性強、休眠期短、果大、耐貯運、產(chǎn)量高、優(yōu)質的品種,如法郎地。該品種生勢強,高抗白粉病,結果早,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果形園錐形,單果重15.2 g,最大果重50 g,可溶性固形物9.5%[4]。此外,還可選擇甜查理、卡姆羅莎等。
3.2 越夏繁苗
3.2.1 育苗地點和地塊選擇。草莓忌熱,應選擇海拔較高、夏季清涼的高寒山區(qū)進行越夏繁苗,如樂昌市的梅花、云巖鎮(zhèn),乳源的大橋鎮(zhèn),平均海拔400~700 m,常年平均氣溫17.8 ℃,7月平均氣溫為25.9 ℃,是草莓越夏繁苗的理想地區(qū)。應選在四周開闊、交通方便、水源充裕、能排能灌、前作為水稻的砂壤田塊上育苗。
3.2.2 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營養(yǎng)缽育苗具有移栽時無傷根、無緩苗期、成活率高、管理成本低的優(yōu)點。采用規(guī)格為8 cm×10 cm的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缽的營養(yǎng)土按2/3園土或火燒土、1/3腐熟有機肥、0.1%復合肥比例混合配制。
3.2.3 母株種植。母株定植前先行整地和擺放營養(yǎng)缽。整地時,一般施腐熟雞糞45 t/hm2、硫酸鉀復合肥(15-15-15)750 kg/hm2,混勻后將基肥集中施在畦中央,并與土壤混合均勻,按畦寬1.2 m、溝寬25 cm起畦,把畦整成 “凸”型,畦兩邊各留50 cm位置用來擺放營養(yǎng)缽。4月初結合清園工作,選擇品種純正、無徒長、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草莓植株作為擴繁母株,按每畦種植1行,50~60 cm株距種植在畦中央,種植密度9 900~12 000株/hm2。母株移植前噴施送嫁藥,確保母株不帶病蟲移植。母株挖好后剪除枯枝老葉花莖,并按苗的強弱、大小分類裝箱運輸。移植時按苗的強弱、大小分類種植,盡量將強弱、大小一致的母株安排種在同一塊田或同一畦地上,以便日后管理因苗而施,使草莓苗生長均勻一致。移植后結合淋施定根水,用百菌清800倍液灌根并覆蓋一層1 cm的谷殼或木屑[4]。
3.2.4 育苗期間的管理。一是肥水管理:一般每隔10~15 d淋施0.3%三元復合肥液,并結合噴藥防病用0.2%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作根外追肥。育苗期間保持畦面濕潤,以促進幼苗扎根。雨季要注意清溝排水防漬,防止草莓爛根死苗。二是整株壓莖。在匍匐莖發(fā)生盛期及時整理植株和匍匐莖,使匍匐莖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確保幼苗生長均勻一致。及時將出苗發(fā)根的節(jié)位放在合適位置的營養(yǎng)缽上培土壓莖,以促小苗發(fā)出不定根。每條匍匐莖留苗3~5個后摘心。同時,及時摘除母株上的花序、果穗和病老枯葉,清除雜草,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促進匍匐莖的發(fā)生。三是光溫調控。育苗中后期即6—9月,天氣炎熱,7月極端最高氣溫達到37 ℃。因此,應及時搭建小拱棚,覆蓋70%遮陽網(wǎng)及噴或淋水降溫,營造草莓生長良好的光溫條件。
3.3 大田定植
定植前,施腐熟雞糞45 t/hm2、過磷酸鈣600 kg/hm2、餅肥1 500~2 250 kg/hm2?;旌先珜邮┓蔬M行翻耕整地,按畦寬60 cm、畦高20~25 cm、溝寬30 cm起畦。定植時間為9月中旬,每畦種植2行,株行距20 cm×20 cm。草莓種苗移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噴施,帶藥移植。移植時按種苗強弱、大小分類裝箱運輸。定植時將強弱、大小一致的種苗安排種植在同一田塊上,以方便管理,力求生長一致。定植后結合淋施定根水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以防根腐病,之后清理畦溝、整平畦面并覆蓋銀色或黑色地膜。如有條件下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的,可結合覆蓋地膜進行滴水帶鋪設。
3.4 定植后田間管理
3.4.1 水分管理。定植后及時開挖拱棚外四周溝渠,使四周溝渠底高程低于棚內畦溝底高程,以便排水,確保棚內干爽不積水。定植后視天氣、土壤含水情況進行滴灌或澆灌,保持土壤濕潤。
3.4.2 施肥管理。一般在草莓定植后7~10 d進行第1次追肥,施三元復合肥112.5 kg/hm2,促進幼苗營養(yǎng)生長和器官的分化;在現(xiàn)蕾期,施三元復合肥112.5 kg/hm2;在采果期,每隔10 d施肥1次,一共施肥3~4次,每次施復合肥120~150 kg/hm2。同時,結合噴藥噴施葉面肥,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3%硼砂溶液噴施葉面,每隔10 d交替噴施1次,以促進草莓植株生長,提高果實的產(chǎn)量和品質。
3.4.3 植株管理。及時摘除植株抽生的葡萄莖、老黃葉、病葉、殘留果枝和生長弱小的側芽,及時疏蕾疏果,在開花前疏除過多的花蕾和弱花蕾,大果型的品種保留1~2級花序花蕾,中小果型的品種保留1、2、3級花序花蕾,每個花序留7~8朵;對于畸形果、弱小果、病果應及時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集中養(yǎng)分供應正常果生長發(fā)育。
3.4.4 覆膜保溫防凍。12月中旬開始,韶關的氣溫將逐漸下降,尤其是進入來年的1月、2月氣溫極低,要及時密封棚膜保溫。每個大棚覆膜后,同時在棚內中間位置懸掛1只溫濕計,每天應密切注意觀察大棚內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棚內溫度最高不要超過25 ℃,超過25 ℃時要及時打開大棚兩端的門進行通風,必要時同時將大棚兩側裙腳膜卷起或放下,以便通風降溫。
3.4.5 花期授粉。有條件的采用放養(yǎng)蜜蜂的方法對草莓進行輔助授粉,一般在開花期一個大棚內放養(yǎng)1箱蜜蜂。
3.4.6 病蟲害防控。大棚草莓栽培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爛果病、枯萎病、芽枯病、病毒病等病害及地老虎、蠐螬、蚜蟲、白粉虱和紅蜘蛛等蟲害。主要防治措施:在做好大棚和土壤消毒、選用壯苗、合理施肥的基礎上,采取大棚通風,降低大棚內濕度;懸掛黃色粘蟲板、性信息誘劑、殺蟲燈誘殺,選用對口農(nóng)藥噴施或灌根等綜合措施防控。用藥防治時,應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確保草莓食用安全。
3.5 采摘
草莓開花后約30 d,果實果面有80%以上著色時即可采收,采收時務必輕摘、輕放,并按果實大小分級包裝上市。采摘結束后,及時處理草莓苗,翻耕整地,并悶棚消毒,為春植西瓜做好準備。
4 參考文獻
[1] 黎書偉,郭玉英,陳劍堅,等.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7(19):29-30.
[2] 徐冉,孫玉東.小型無籽西瓜蜜童高產(chǎn)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8(7):46-47.
[3] 黨選民,詹園鳳.海南小型無籽西瓜蜜童、墨童反季節(jié)大棚搭架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0(8):59-60.
[4] 李潤唐,張映南,李映志,等.6個草莓品種引種廣東湛江試驗[J].中國南方果樹,2006,35(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