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俄羅斯:紅旅尋蹤

        2017-07-19 22:12:44黃國躍
        山花 2017年7期
        關鍵詞:列寧

        黃國躍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女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在她的作品中說,“告別了蘇聯(lián)時代,就是告別了一種生活”。其實,這不僅僅是前蘇聯(lián)人民的共同感受,也是作為前蘇聯(lián)曾經的盟友和社會主義者陣營兄弟的中國人的感受,對于這個一夜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紅色帝國,幾乎每一個生于60年代前的中國人,都有一肚子的好奇和疑問:這片曾經浸染過紅色的俄羅斯大地,究竟在鐮刀錘子的紅旗落地和俄羅斯紅藍白三色旗升起的轉換之間,有著怎樣的過往?帶著這種想法,我開啟了一段難忘的追尋之旅。

        2016年4月20日,從北京國際機場起飛,經過十一個小時的飛行,我踏上了俄羅斯大地。

        俄羅斯海關的辦事效率與傳說中的一樣,刻板而不緊不慢,你能從海關人員辦事的做派中體會到一種大國的傲慢,他們完全不理會中國式的微笑與謙卑,你感覺不到曾經熱絡的中蘇友誼。不過,好在倒也沒有什么刁難與折騰。

        跨出圣彼得堡機場,大約是傍晚,空氣清冷,一片深藍的天空中,魚鱗狀的白云與落日晚霞交相輝映,顯得特別大氣,又特別婉約。這樣的天空,會讓人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俄羅斯的紅白藍三色國旗,比起前蘇聯(lián)國旗滿滿的紅色,顯然要豐富得多。

        冬宮的喧鬧

        旅程是從冬宮開始的。

        圣彼得堡,位于俄羅斯西北部的波羅的海東岸,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也是僅次于莫斯科的俄羅斯第二大城市,1924年,列寧逝世后,圣彼得堡改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又改回舊名圣彼得堡。著名的涅瓦河穿城而過,許多運河在城區(qū)構成的密布的水網,別具風情,由此圣彼得堡又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整個城市主要由一些沙俄時期的宮殿和蘇聯(lián)時期方正刻板的建筑構成,雖然并不高大,但頗具代表性。

        原來以為,到圣彼得堡主要就是去參觀赫赫有名的冬宮,當我離開的時候才明白,這個城市其實更像是一個“宮殿的世界”,畢竟這里曾是俄國歷任沙皇的首都,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的文化之都,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宮殿,每一個金碧輝煌或是莊嚴典雅的宮殿的后面,都是一個個動人的傳說和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毋庸置疑,最具知名度的宮殿當屬冬宮。

        冬宮曾是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就是從停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轟冬宮開始的,“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遷都莫斯科。

        綠白相間的冬宮在清晨的陽光中,顯得雍容華麗。長條狀的冬宮橫臥在廣場一側,皇宮中部有三扇黑色的鐵藝大門,門上裝飾著金色的鷹和皇冠,中間的一扇要明顯大一點,看起來特別眼熟,強烈的畫面感即刻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小時候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電影《列寧在十月》中,列寧的衛(wèi)隊長瓦西里正是攀上這道鏤花的鐵門,振臂高呼:“為了列寧,前進!”士兵、工人和農民便隨之潮水般沖進冬宮,世界歷史也由此沖進了一個紅色的時代。

        這就是整整影響了一代人的“十月革命”發(fā)祥地——冬宮。

        進得“宮”來,是一個很大的“四合院”,矩形的“宮房”圍合之下,樹木森森的園林掩映其中,皇家風范十足。

        冬宮原來并不是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辦公的皇宮,而是她為了儲藏從法國購買的幾百幅畫專門修建的藏館,隨著藏畫和財富珠寶的增加,原來的房間遠遠不夠用了,于是后來經過幾次擴建,才成了辦公和陳列藏品兼?zhèn)涞幕蕦m。據說,冬宮里面有一千多個房間,猶如迷宮一般,房間的裝飾豪華繁復,處處金碧輝煌,所有的房間和走廊都裝飾著各個時期的巨幅油畫,完全是一個大畫廊。油畫以人物肖像居多,大多是十八世紀歐洲和沙皇俄國的皇室成員,每一個人物肖像的背后都是一場場勾心斗角的宮廷演義和一個個恩怨糾纏的血腥故事,這些油畫的藝術品質和商業(yè)價值同樣令人驚嘆。所以冬宮也被視為與美國大都會、法國盧浮宮齊名的世界三大油畫藝術殿堂之一。

        冬宮里的游客很多,中國游客幾乎占了一半,全國各地的口音混雜在一起,吵吵嚷嚷的,活生生把一個藝術的殿堂變成了一個大游樂場,大大沖淡了藝術的氛圍。在洶涌而至的人群推搡下,很多優(yōu)秀的藝術品我們也只能匆匆一瞥,一掠而過,幾乎不可能停下來慢慢品味。除了熙熙攘攘的中外游客,參觀的人群里還有許多本地和外地的俄羅斯青少年,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或駐足在眾多的名畫前認真地參觀和聽老師講解,或神情專注地坐在自己攜帶的小凳子上寫生,令我十分羨慕,這樣的情形在中國的故宮里,絕對是鮮有的。這些孩子到這里來是完全免費的,不僅如此,在圣彼得堡,青少年去所有歷史景點參觀學習都是免費的,這也讓圣彼得堡“俄羅斯文化之都”的美譽更加名副其實。

        在一個不起眼的房間,有幾件“中國式的寶貝”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只巨大的祖母綠花瓶和幾個精致的化妝柜,還有一些中式的珠寶陳列其上,一看就是咱們皇上的御用品,據說是當年沙皇從中國擄掠而來,為了不刺激中國游客的敏感神經,館方這才將這些寶貝故意放在一處很不顯眼的位置,以便既讓冬宮的展品豐富多樣,又可讓洶涌而來的中國游客“一笑而過”,可謂用心良苦。

        在冬宮眾多的房間中,還有一個房間很特別,它是“十月革命”前俄國臨時政府首腦克倫茨基的辦公室,一臺座鐘放在房間的正中間,上面的時針定格在下午五點鐘,這是1917年10月7日以工人、水兵為主體的俄國革命者占領冬宮時,舊政府的部長們簽字交出政權的時間節(jié)點,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冬宮曾經的奢華是無與倫比的,冬宮的興衰也是世界政治歷史上一段最令人矚目的歲月。

        斯莫爾尼宮的寂靜

        此番圣彼得堡看“宮”之行,另一個頗具意義的收獲,是參觀了俄國蘇維埃革命史上的重要革命地標——斯莫爾尼宮。大多數人或許會認為,占領冬宮是“十月革命”的標志,其實,離冬宮不遠的斯莫爾尼宮才是“十月革命”的發(fā)端地。

        斯莫尼爾宮并不宏大,只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筑,原來是沙皇的貴族女子學校,更早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存放瀝青的工場,“斯莫爾尼”在俄語中就是瀝青的意思。“十月革命”時,列寧把指揮部設在這里,攻打冬宮的起義隊伍就是從這里接到進攻的指令。在電影《列寧在十月》中有一句經典臺詞——“這里的姑娘們都昏過去了”,就是說的當時革命指揮部繁忙的情景。這里也是列寧發(fā)表“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著名演說的地方?!笆赂锩眲倮?,列寧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時間。在蘇聯(lián)時期,這里也是列寧格勒黨委和政府辦公所在地,現(xiàn)在則成為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

        雖然蘇聯(lián)早已經解體,蘇聯(lián)共產黨也淪為在野黨,但現(xiàn)在的斯莫爾尼宮的門前,依然還保留著列寧的全身雕塑,在宮前的小廣場左右兩側,還分別保留著共產黨的兩個“老祖宗”——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半身雕塑。廣場前面的左右兩個高大門樓的屋檐上下,分別用俄文書寫著兩行大字,“一切權力歸蘇維?!焙汀叭澜鐭o產者聯(lián)合起來”。

        廣場上傳來了一陣低沉而參差不齊的歌聲,“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原來這是來自中國的一群身懷“紅色情結”的老年游客,在廣場的馬克思塑像前唱起了《國際歌》。聽說他們中有許多人都是中國老一輩革命者的后代,看著這樣的場景,不由得令人熱血沸騰起來。

        今天的斯莫爾尼宮,早已不再有曾經的喧囂,斯莫爾尼宮的主人也不再是蘇聯(lián)共產黨。雖然小廣場上的偉人塑像還在,但只不過是當年曾經的紅色信仰地的地標而已。

        令人詫異的是,在斯莫爾尼宮大門口,有一條人造的深溝,深溝上面有一道用厚重鋼鐵做成的可以升降的路障,平時路障是升起來的狀態(tài),看起來像是一種反恐設施??粗@個冷森森的家伙,讓人切身感受到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恐懼。聯(lián)想到一個世紀前,到處是革命浪潮的年代,都不曾有這樣的設防重器,而今日社會人際關系中強烈的分裂傾向與違和感,即使是在這個華麗的文化之都,你也能充分地體驗到——似乎太平的世界離你其實很遙遠。

        由于是周末,我們并沒有入內參觀,但斯莫爾尼這個“革命之宮”,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為承載那一段紅色時代記憶的建筑,它將會繼續(xù)沉淀在歷史的地標上。

        奢靡之宮

        在圣彼得堡,有名的宮殿還有市區(qū)近郊的彼得大帝夏宮和葉卡捷琳娜宮。這兩處宮殿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它們都是彰顯俄國皇室的奢靡之地,也是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的享樂之地,夏宮以1500處之多的花園噴泉而聞名,而葉卡捷琳娜宮(葉宮)的富麗堂皇令人炫目。

        夏宮在冬日的陽光下,特別的漂亮——湛藍的天空下,白云如絮,遠處森林的邊緣就是著名的芬蘭灣,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夏宮里的走廊和房間一色的白底鑲金巴洛克風格裝飾,房間大都保持了原來的樣子。最讓人驚嘆不已的是它的后花園,巨大開闊,各種名貴花木錯落有致,或成行、或成片,加上隱約起伏的遠山,在夕陽的輝映下,這里宛如一個童話世界。

        而葉宮則是俄羅斯帝國文化的經典之作,也是俄羅斯巴洛克建筑的巔峰之作,驕奢淫靡的氣息浸透了宮殿的每一個角落。其中又以著名的“琥珀屋”為代表,這原本是在普魯士國王贈予強大的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的禮物。55平米的房間,墻面和屋頂居然鑲滿了數量多達10萬片,重量達6噸的琥珀、寶石、黃金,閃耀著從檸檬黃到金紅色幾乎所有明亮的暖系色彩,在柔和的燈光下,整間屋子釋放出來的美艷令人窒息。

        由于參觀的人太多,“琥珀屋”并不是每天都開放,幸好我們趕上了開放日,得以親眼目睹如此奢華的稀世珍寶。我瞅準一個抵近琥珀墻的機會,用手在琥珀墻上來了一次“接觸親密”,指掌間,琥珀那溫潤而細膩的觸感令人舒爽而愜意。

        據說,在二戰(zhàn)時期,這兩處宮殿都被“德國鬼子”占領過并且洗劫一空。德國人把“琥珀屋”來了個“異地拆遷”,將“琥珀屋”拆卸后運回了德國。現(xiàn)在的“琥珀屋”是在1979年后經過近24年的重建后還原的,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要大費了一番周折,先是在蘇聯(lián)攻占德國柏林后,盡可能地把德國掠取的琥珀搜集起來運回國內,但仍然遠遠不夠,于是又從德國占領區(qū)和以盛產琥珀著稱的波羅的海沿岸“解放國家”,以各種或明或暗的理由搜掠了大量琥珀和珠寶,才終于還原了這間“琥珀屋”。

        在圣彼得堡,除了冬宮、夏宮和葉宮外,還有很多著名的宮殿。

        位于最熱鬧的涅瓦大街不遠處,在格里鮑耶陀夫運河旁的“滴血大教堂”,也是具代表性的另一個著名的“宮”。被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它的原名叫復活大教堂,之所以稱“滴血大教堂”,是因為教堂所在位置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的地方。亞歷山大二世是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沙皇,因廢除農奴制而深受人民愛戴,也因此遭到代表有錢人的“民意黨”的仇恨,他在去簽署法令的路上遇刺身亡。為紀念這位開明的君主,亞歷山大三世在1883年參照莫斯科紅場旁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歷時24年,修建了這所具有特別意義的大教堂。教堂頂上有許多由金箔、寶石、彩釉瓷磚、大理石、彩色玻璃、與無數馬賽克等拼貼而成的“洋蔥頭”,無比精致和華艷美麗,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之美?!把笫[頭”也因此成為俄羅斯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建筑標記。

        除了各式各樣的宮殿 ,圣彼得堡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比如彼得保羅要塞、街頭公園(二戰(zhàn)時期著名的列寧格勒“街心花園”爭奪戰(zhàn)的發(fā)生地)、涅瓦大街上的普希金舊居等。

        在圣彼得堡,涅瓦河伴的晚霞最令游客眷戀不已。由于圣彼得堡地處北半球的高緯度(59°N)地區(qū),白天特別漫長,夜晚天不黑,夏季常??梢娡硐寂c朝霞相接的奇觀,暮色可延至曙光初露。我們乘坐游船在涅瓦河上游覽了晚霞下的圣彼得堡,河岸上冬宮的燈光與晚霞相互輝映,宛如一幅幅天然的油畫,這是一種會永遠凝固在腦海中的燦爛之美。

        列寧和他的革命歲月

        到喀山去,到列寧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去,這是我們此次俄羅斯紅色之旅的重要一站。我們從圣彼得堡乘飛機到喀山,用了近5個小時,俄羅斯疆土的遼闊由此可見一斑。

        喀山,俄羅斯聯(lián)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是伏爾加河中游地區(qū)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也是俄羅斯第八大城市,與莫斯科、圣彼得堡一同被列為俄羅斯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名勝古跡眾多??ι轿挥跉W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中游左岸,伏爾加河與喀山河交匯在喀山城東,城市被青山環(huán)抱。

        迎接我們的導游(也是翻譯)是一位哈薩克族的俄羅斯女孩,叫阿依達,個子不高,身材胖胖的,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中文說得特別順溜,一打聽,原來她曾在中國留學,專門研習中文。

        后來我們知道,阿依達還有一段與中國有關的動人愛情故事。

        近幾年,隨著中國和俄羅斯關系的不斷擴大,中國到俄羅斯腹地喀山做生意的商人也在不斷增加。阿依達從中國留學回到喀山后,從事旅游和翻譯工作。一次,一個來自中國浙江溫州的年輕小伙子找到阿依達,希望她為他做翻譯。原來,小伙子的父親是一位在當地做了多年生意的商人,因為經濟利益的糾紛,被當地黑社會的人暗害了,如果沒有當地人的幫助,加上當地的民俗和語言的阻塞,要想討回公道,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善良的阿依達出于同情,克服了種種困難,幫助中國小伙子討回了公道,而阿依達與這位中國小伙子在合作中也產生了真摯的愛情,成就了一段跨國姻緣?,F(xiàn)在,他們已有一雙兒女。所以阿依達對中國游客特別友好熱情,還在計劃外安排了一些免費參觀項目。

        在喀山的第一站是喀山聯(lián)邦大學。

        喀山聯(lián)邦大學是繼莫斯科國立大學和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之后,俄羅斯成立的第三所高校,自1804年建校至今已經有200多年歷史,是俄羅斯最好的高等學府之一,也是兩位具有世界影響的人,列寧和列夫·托爾斯泰的母校。

        喀山大學培養(yǎng)出的杰出人物還很多,有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比如作曲家巴基列夫、畫家雅克比,還有創(chuàng)立了非歐幾里得幾何學的洛巴列夫斯基,發(fā)現(xiàn)化學元素“釕”的克勞斯等等。

        也許因為是百年老校,喀山大學的校區(qū)并不像國內的大學那么宏大,但教學樓卻非常古樸典雅,基本保持了建校時的模樣。在學校側門的露天小廣場上,有一尊列寧青年時代的塑像,這也是俄羅斯境內最年輕的列寧塑像。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午休時間,來自各個民族的學生,三三兩兩地在廣場上曬太陽,個個顏值驚艷,這些學生對我們中國人也很友好,以至于我們有幾位愛美心切的旅友紛紛湊上前去“討”合影留念,霎時間,只聽到相機、手機一陣瞎按,“嘁嘁嚓嚓”的快門聲一時不絕于耳。

        在一位中年女教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據說是當年列寧和托爾斯泰曾經坐過的教室。這間屬于喀山大學法律系的教室并不大,也就可以坐30多人的樣子,但光線明亮。老師指著右面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告訴我們說,那就是列寧和托爾斯泰都曾經坐過的位置。于是,同行有好事者又紛紛擠過去坐在上面找一下“列寧上課的感覺”,顯得幼稚可笑,女教師倒也很理解地莞爾一笑,也許她心里在想——“你就是把自己釘在座位上面,你也永遠成不了大人物的”。

        這位老師告訴我們,其實列寧剛剛進校時,學的是會計專業(yè),后來又改學法律。因為經常組織各種反政府的社團政治活動,與沙皇政府唱反調,被學校開除了,流放到了西伯利亞。他并沒有完成學業(yè),也沒有拿到法律系的畢業(yè)證書??ι酱髮W少了一個法律系的畢業(yè)生,但卻多了一個影響過世界的革命領袖。

        走廊盡頭是一間很大的禮堂,也是接待重要來訪客人和舉行學生畢業(yè)典禮的地方,據說,中國前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先生曾經在此參觀并發(fā)表過簡短講話。禮堂的旁邊有一間小型紀念館,陳列了該校培養(yǎng)的名人們使用過的器物和紀念品。

        喀山,不是列寧的故鄉(xiāng),但卻是列寧成長為革命家的搖籃。

        導游阿依達還給我們帶來一個意外驚喜,安排我們看了一場特別有意味的啞劇表演。

        這場名為《捕魚》的配樂啞劇表演讓我們深感震撼。年輕的男女演員們隨著燈光特效和背景音樂,用剛勁有力與柔軟纏綿相結合的肢體語言,詮釋了一個老漁夫獨自駕船在海上的風暴中和鯊魚搏斗的情景,這其實就是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返奈枧_劇,演員們高超的表演才能和認真敬業(yè)的藝術素養(yǎng)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過阿依達,我們得以與演員交談,得知這群年輕的演員全部是來自一家餐廳的服務員,大多數都是“90后”甚至“95后”的孩子。小劇場的老板是一個中年男人,也是一個在前蘇聯(lián)時期從事過話劇表演的藝術家,曾經多次到中國走穴表演,同時他也是餐廳的老板。這個有點禿頂的老板說:“我的理想是做一個俄羅斯版的‘三峽好人,一方面可以堅持對藝術的熱愛,一方面還可以實現(xiàn)金錢的積累,在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黑社會,也不是強壯的身體,而是金錢”。老板的一席話,泛出了底層的俄羅斯人那帶著光輝的茍且。

        平時演員們在餐廳做工,業(yè)余時間則參加排練,每個人都非常熱愛舞臺表演,雖然表演的收入并不高,但或許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夢想和可能,當然,這里面也涌動著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和堅持。在前蘇聯(lián)的一個普通小城市,還能看到這種高品質的藝術表演,見證前“蘇聯(lián)人”這種對藝術的美好堅持和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俄羅斯夢”,讓人非常感動,不由得肅然起敬。

        烏里揚諾夫的舊居

        離開了喀山,我們前往列寧的故鄉(xiāng)烏里揚諾夫斯克。這是我們本次紅色之旅最重要的目的地。根據中俄兩國官方達成的文化交流協(xié)議,中俄兩國以互訪的方式,分別在毛澤東故鄉(xiāng)韶山和列寧故鄉(xiāng)烏里揚諾夫斯克舉行紀念活動,我們在這期間訪問列寧故鄉(xiāng),就是要與當地官員一起參加一場小型的紀念活動。

        從喀山到烏里揚諾夫斯克,大約需要半天的時間,我們包了一輛大巴前往,這樣也可以順便領略一下俄羅斯腹地的風光。路途中,我們深深地被俄羅斯廣袤的國土所震撼,無際的田野在藍天白云下,遼遠壯闊,遠處的地平線上,隱隱約約的樹林層層疊疊。公路兩側不時出現(xiàn)一片片的白樺林和沼澤地,沼澤地上的小水洼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斑駁的金光。這也讓我想起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美麗的蘇聯(lián)紅軍女戰(zhàn)士在白樺林的沼澤地中與德國鬼子周旋的畫面。

        一路上,往來的車輛特別少,也沒有國內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加油站什么的,只是偶爾看見兩個有小棚的路邊小站。在途中,我們車上有人向司機申請在路邊的白樺林里“唱唱歌”,大伙也就趁機下車活動一下筋骨。離公路不遠就是一大片平展的田野,黑黝黝的土地上,整齊的機耕道一直伸展到天際線的盡頭,我蹲下來,隨意抓了一把黑土捏了一下,雖然沒有捏出“黑油”,但土質的確松軟如面,完全不像我們那里那種土坷垃似的板結狀。

        列寧故鄉(xiāng)烏里揚諾夫斯克,原名叫辛比爾斯克。其實,列寧原來的名字就叫烏里揚諾夫,后來他從事推翻沙皇的革命活動,在喀山被捕后被送到西伯利亞流放,也正是在西伯利亞,列寧的革命理論才漸漸成熟起來,為了紀念這段流放生活,他更名為列寧。在1924年列寧去世時,他的家鄉(xiāng)辛比爾斯克更名為烏里揚諾夫斯克,以示紀念。這個城市人口并不多,還不到一百萬,但卻是俄羅斯著名的航空制造與金屬加工的工業(yè)城,俄羅斯有一大半的大型運輸機是在這里生產的,中國人熟悉的“拉達”轎車也是這里出產的。

        列寧的舊居,位于烏市市郊的列寧街66號,這是一個樹林環(huán)繞的臨街庭院式建筑。從建筑的外觀就可以感覺到列寧一定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大戶人家,列寧在這里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直到17歲離開,列寧正是從這里開始了早期的革命生涯。

        列寧的舊居被辟為列寧紀念館,經過修舊如舊的維修,基本上保持了原樣,小樓分上下兩層,還有一個寬大的地下室(現(xiàn)在是小型陳列館),房間不是特別大,但非常精致典雅,留存貴族的氣息。每個房間的墻上都有列寧的語錄。列寧的臥室在樓上一個靠里邊的房間,房間里有一道暗門,據說在革命志士聚會時,如果遭遇沙皇當局盤查,便從這里逃離。列寧的哥哥參加了刺殺沙皇的行動,正是從這里被抓走并被沙皇當局處死的。

        列寧的房間陳設簡單,在墻角卻有一件列寧穿過的“大衣”非常顯眼,雖然這只是復制品,但卻讓我想起了在六七十年代,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那句耳熟能詳的——“披著列寧主義外衣的修正主義”。是啊!此“外衣”非彼“外衣”,列寧的“外衣”還在,它安靜地據守在時光之中。

        列寧故居中還有兩件比較引人注目物品,一件是列寧父親用過的書桌,一件是客廳里的鋼琴。據講解員娜達莎老太太介紹,列寧的父親曾經官至類似于教育局長的位置,是一個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個沙皇舊體制下的官宦家庭,會誕生出兩個革命家,其中列寧還成為了革命領袖。鋼琴是列寧母親常用的物品。列寧的母親沒有上過學,卻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會好幾個國家的語言,列寧父親因為工作原因,也為了不讓列寧參加革命活動,先后搬過七次家,但這部鋼琴卻始終伴隨著他們。

        在列寧舊居后花園的一塊空地上,我們一行與當地旅游部門的官員一起,種下了九棵松樹苗,象征著中俄人民的友誼長長久久。這種紀念形式雖然比較俗套,倒也符合這個特定地點的莊嚴氣氛。當地的旅游部長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她全程參與了植樹活動,并與我們一行合影留念。

        在舊居門口的留言簿上,我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列寧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影響了一個時代,也造就了一個時代,重溫列寧的思想,我們或許可以找到解決當今社會問題的某種答案,這就是:世界上只要有階級和利益集團的存在,就一定會有階級和利益集團之間的斗爭,只不過,現(xiàn)在的人們不再叫階級,而是把它叫做階層了。我們來這里緬懷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并不是打算從列寧的語錄中尋找到治理現(xiàn)代社會弊端的金句,而是要尋找一種勇于探索解決社會問題的精神和勇氣,一種對真理孜孜以求的堅定信念”。

        講解員娜達莎老太太,可能是出于對這樣一大段中國文字的好奇,找到阿依達,請她幫助翻譯。我感到非常高興的是,聽完后,她的臉上流露出了認同的神色,還讓阿依達將我請過去聊了幾句,并且向我伸出了大拇指,她也許是找到了“革命同志”吧!

        我們接著參觀了列寧曾經就讀過的貴族小學的和烏市最大(也是全俄羅斯最大和最齊的)列寧紀念館,那里面有列寧的生平介紹和蘇聯(lián)時期的一些歷史文物。這里也是當地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在紀念館的接待大廳,那位漂亮的旅游局官員,還為我們組織了一場給當地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的儀式,在中俄兩國國旗的背景下,當《國際歌》的旋律響起時,我仿佛又被帶進了那個曾經的年代。我心中不禁感嘆,這種懷舊與惋惜究竟又有多少現(xiàn)實的意義?

        在紀念館前面的廣場上,我們集體瞻仰了巨大的列寧塑像,我還將特意帶來的貴州茅臺酒祭灑在塑像前。據說列寧是喝酒的,但還算節(jié)制,不知道他能不能品嘗出茅臺酒的味道!這也算是我們此行的一個小花絮吧。

        飛機博物館

        在即將離開烏市前,阿依達又給我們安排了一次日程之外的驚喜,她主動聯(lián)系并帶我們參觀了當地的一個飛機博物館。來到地處郊外的博物館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一個占地面積非常大的飛機停機坪,在綠茵茵的寬闊草坪上,停滿了退役的飛機,從靈活輕巧的米格7戰(zhàn)斗機到大型武裝直升飛機,還有各式各樣的大型民航機,應有盡有。其中有一架特別巨大,足有50多米長,據博物館館長(一位退役飛行員)介紹,這架民航飛機叫TU154型,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作為前蘇聯(lián)首腦的“空軍一號”試用過,僅僅飛行過三次,就因為技術和不適用等等原因棄用,從此成了這里的“鎮(zhèn)館之寶”。

        這些飛機都是可以上去參觀的,雖然機艙里面破敗不堪,但外表還是蠻光鮮的,我們在各型飛機之間爬上爬下,在前“蘇聯(lián)時代”的天空下,一會兒擺個“走你”的造型拍拍照,一會兒鉆進各種駕駛艙體驗一把,玩得不亦樂乎。

        那時候,正值夕陽西下,停機坪兩邊高大的白樺林,在藍天白云和晚霞的襯托下,是如此絢麗燦爛,美得令人窒息。

        令我感動的是,當這位40多歲曾經當過蘇聯(lián)飛行員的館長,得知我們是來自中國紅色旅游團的中共黨員“同志”時,激動地從貼身的上衣口袋中,摸出了一個非常精致的皮夾子,原來這是一個俄羅斯共產黨的黨員證,他打開黨員證向我們展示,眼中竟然隱約泛起了晶瑩的淚光。最后他與我們手挽手合影留念,畫面充滿了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個逝去的紅色年代,看著他這看似可笑,實則飽含酸楚的感動,我內心竟也有些悵然起來。

        西去的列車

        下一站就是莫斯科了。

        俄羅斯還沒有高鐵,我們去莫斯科乘坐的是老式的綠皮列車,每小時大約60公里,從烏市到莫斯科大約700公里,要在車上呆十幾個小時,列車運行時“咣當、咣當”的鐵軌碰撞聲,又把我?guī)Щ亓酥袊鲜兰o七八十年代。軟臥車廂里面還算舒適干凈,唯一有一點時代感的配置,是四個臥鋪邊上帶密碼鎖的床頭微型保險柜,它似乎在提醒著,我們生活在一個“不保險”的年代。列車員大都是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太太,不像咱們中國都是“鐵姐”,由于列車上許多服務都是自助式的,所以這些上了年紀的服務員倒也還輕松?;疖嚿系氖称肥菢藴实亩硎较隳c和面包,我們有同伴在上車前,到超市買了一些伏特加酒和烤雞之類的熟菜,大家一邊聊著天,一邊喝酒,欣賞著窗外的美景,在晃晃悠悠的列車上,倒也有一種蠻“復古”的愜意。

        從列車的窗戶往外望去,俄羅斯的遼闊宏大一覽無遺,除了遠山,沿鐵路兩邊幾乎都是大片的樹林和田野,時不時會有一些村莊掠過,很難看到現(xiàn)代化的高大建筑和隧道橋梁。

        快要抵達莫斯科的時候,隱約見到鐵路兩邊的樹林掩映下,有一些陳舊的鄉(xiāng)間別墅,看起來像是前蘇聯(lián)時期的遺作。很少有人在附近活動,比起咱們當年乘火車進京時,京郊的那個熱鬧勁,簡直就是天壤地別,這地大物“薄”,地廣人稀的景象讓人五味雜陳,不知道是該為莫斯科郊外的冷清寂寞而贊嘆,還是該為我們首都北京五環(huán)那旺旺的人氣而自豪。

        也許是咱們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太快,見慣了“北上廣”城市建筑的高大上,初見莫斯科的第一印象,感覺并沒有想象中世界大都會的豪華氣派,不過也還精致典雅,或許莫斯科的大都市風格,傳統(tǒng)的意味更濃烈一點,街道和市政建筑大多還是前蘇聯(lián)時期那種刻板敦實的矩形。

        迎接我們的俄羅斯導游叫阿廖沙,是一位小伙子,胖乎乎的像個相聲演員,也是一個中國通。在去旅館的路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阿廖沙指著一棟外墻黑乎乎的大樓說,這就是前蘇聯(lián)的克格勃總部,言語之中似乎想提醒我們,過去的時代,曾經還有一個讓全世界膽寒的機構,克格勃!

        勝利之館

        在莫斯科的第一個站,是參觀建于八十年代,但在葉利欽時代才修建完成的蘇聯(lián)二戰(zhàn)紀念廣場博物館。

        這是一個占地面積龐大的建筑組合,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一個高地上,可以俯瞰莫斯科城的一小半。廣場上建有一個高大的紀念碑,類似于我們天安門廣場的格局。紀念碑上有一個環(huán)形的大型雕塑,上面塑有部分獲得前蘇聯(lián)英雄稱號的蘇軍將士與德軍英勇戰(zhàn)斗的生動形象,廣場紀念堂門口有一個長年不滅的火炬臺,還安放了四門二戰(zhàn)時期的舊榴彈炮,威武的炮管指向天空。

        紀念館由二戰(zhàn)犧牲烈士紀念廳和紀錄了第聶伯河戰(zhàn)役、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和攻克柏林四個關鍵戰(zhàn)役場面的全景畫廳組成。在烈士紀念堂中間,有一尊巨大的戰(zhàn)士雕像,四周高大的環(huán)形墻上,刻有80萬蘇軍將士的名字。走廊上擺放了斯大林、朱可夫等著名的蘇軍領袖和元帥的塑像,還有一些二戰(zhàn)時期的槍炮、軍裝和其它實物。有一面繳獲的德國軍旗上,還殘留著一些血漬。展廳門口顯眼處的兩座雕塑,是兩位曾單機擊落數十架德軍戰(zhàn)機的功勛飛行員。四個全景展廳的場景非常逼真,人物表情細節(jié)惟妙惟肖,配上音響效果,讓人仿佛親歷其中。

        到這里來參觀的多是當地一些中小學生,也有一些來懷舊的俄羅斯老人,他們參觀的時候,表情都很認真,那是在為自己祖國的英雄歷史而驕傲??赡苁酋r有中國游客到此參觀的原因,有一群高中生模樣的年輕人看見我們,臉上現(xiàn)出很好奇的樣子。我們同行的一位記者問到他們怎樣看待過去的蘇聯(lián)和現(xiàn)在的總統(tǒng)普京時,這群學生伊哩哇拉地紛紛搶答,阿廖沙告訴我們,他們說:“我們?yōu)槲覀兊奶K聯(lián)英雄驕傲,因為是他們打敗了法西斯,才有今天的俄羅斯。我們喜愛我們的總統(tǒng),我們因為有了普京,我們什么都不怕,更不怕美國人?!?/p>

        我原本很好奇,在前蘇聯(lián)紅旗落地的那段日子里,作為前蘇聯(lián)時代終結者的葉利欽和普京,為什么要親自推動完成這么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傳統(tǒng)教育工程”,在這些充滿朝氣和自信的高中生小朋友身上,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作為統(tǒng)治者的葉利欽和普京們,就是要讓人們永遠記住這段苦難而光輝的歲月,它不僅屬于曾經的蘇聯(lián)和蘇聯(lián)共產黨,它更屬于全體俄羅斯人民。

        在二戰(zhàn)勝利紀念館的展廳里,陳列著許多二戰(zhàn)時期的槍炮實物,也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你能夠從照片里完整地看出整個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樣貌,也能夠知道很多戰(zhàn)爭細節(jié),只有在這里,才更能理解“熱愛和平”這句話所包含的意義。在最里面的展墻上,排列著從前蘇聯(lián)到現(xiàn)在的俄羅斯領導人的相片,導游阿廖沙問我們:“有什么特別的發(fā)現(xiàn)嗎”?大家啞然。后來經阿廖沙“點撥”,我們發(fā)現(xiàn)了領袖相片墻上的一個“秘密”,從蘇聯(lián)革命的鼻祖列寧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的普京,排列的順序是這樣的: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列夫、契爾年科、安德烈波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普京、梅德韋杰夫、普京。

        而它們排列的規(guī)律則是這樣的:光頭——長發(fā)——光頭——長發(fā)——

        高爾克莊園

        因為事前經過官方批準,我們得以參觀了位于莫斯科郊外(40公里)的高爾克莊園——這是列寧度過生命最后日子的地方,列寧在這里一邊休養(yǎng)治病,一邊發(fā)出各種指令。列寧逝世后,這里作為紀念館一直保持著原樣。我們參觀了列寧生前使用過的辦公室。有一本當年的日歷還掛在墻上,只不過上面的日期也永遠定格在1924年4月24日,此后再也沒翻動過。

        離列寧居住過的別墅不遠的一個花園里,有一座精致的花崗石巨型雕像。這是描繪列寧去世時,八位當時的重要領導人抬著列寧棺槨出殯時的情形,每個人的臉部表情都表現(xiàn)出深沉的悲傷,但又各有區(qū)別,他們那飽含著細膩而復雜的眼神,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打動著每一個參觀者,仿佛一種強大的力量,把每一個參觀者,拉回到了那個因痛失領袖而悲痛的歷史時刻。

        定格永恒的公墓

        位于莫斯科近郊的新圣女公墓,恐怕是世界上最有人氣的公共墓地了,每逢節(jié)假日,從各地到這里探訪的人絡繹不絕,有藝術家,也有像我們這樣的普通游客。新圣女公墓,原本是彼得大帝用來囚禁并埋葬意圖反叛的姐姐索菲亞的教堂墓地,所以也被戲稱為俄羅斯的“公主墳”。

        到了19世紀,這里成了俄羅斯人用來定格永恒的神圣之地。這里埋葬著俄羅斯各個時期對國家民族做出重大貢獻、功勛卓著的著名人士,許多蘇聯(lián)二戰(zhàn)時期的戰(zhàn)爭英雄和政治家也是安葬于此,只有那些夠得上“偉大”二字的人物,才可以最終長眠此地。

        人們到這里來參觀拜謁,除了向“偉大”致以崇高敬意,讓被現(xiàn)實生活壓迫得日益緊縮的心靈獲得片刻的歇息以外,還因為這里也是俄羅斯雕塑藝術最高水準的沉淀之處,這里的每一尊墓碑,都是墓主們靈魂與雕塑藝術完美而巧妙的結合,每個墓碑都是一件藝術作品,都是墓主歷史生命故事的精彩一頁。徜徉其中,感受的是一種靈魂洗禮的精神享受,完全沒有墓地通常意義上的陰冷灰暗。

        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的女英雄卓雅塑像的表情和姿態(tài),據說就是她年僅17歲被德國鬼子絞死時的真實情景,卓雅痛苦地扭曲著青春的肢體,不屈的頭顱昂揚向著天空,一個不屈不撓的反抗者形象顯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德軍在卓雅犧牲后還殘暴的割去了卓雅的一只乳房。因此,斯大林對蘇聯(lián)紅軍下令:對這一支施暴的德軍部隊,不許接受投降,一律格殺勿論?!蹲垦藕褪胬返挠⑿酃适乱苍绊懥艘淮袊嗄?。60多年過去了,卓雅的墓前始終不斷擺放著鮮花,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英雄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塑像,是一尊半躺的半身像,眼睛凝視著遠方。正是他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那句“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成了一個時代中國青年的人生觀。

        作家契訶夫的墓碑樣式很簡單,就是一座尖頂的小房子,但上面的文字我很喜歡:“要是你的手指頭扎了一根刺,那你應當慶幸沒有扎到你的眼睛……如果心愛的人背叛了你,你也應當感到萬分慶幸,慶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國”。

        在眾多的政治人物中,赫魯曉夫的墓碑最耐人尋味,它由一塊三米高兩米寬,黑白相間的大理石,呈幾何狀叉在一起,赫魯曉夫的頭像就夾在中間。據說高3寬2的比例造型,象征著他功大于過,而黑白則是他兩面人生的寫照。最有趣的是,這個墓碑的設計者正是他身前最討厭的一位雕塑家涅伊茲維斯,赫魯曉夫對這位雕塑家的評價是“吃著人民的血汗錢,而拉出來的卻是臭狗屎”。

        赫魯曉夫也是死后唯一不愿意進入紅場的前蘇聯(lián)領導人。

        俄羅斯第一位總統(tǒng)葉利欽的墓地也在這里,墓碑上是一面飄揚的俄羅斯紅白藍三色國旗,沒有文字,也沒有肖像。那是因為俄羅斯人都很熟悉他的模樣,而紀念他的最好形式,就是要人們記住俄羅斯的三色旗是在他手中升起的。

        新圣女公墓里還長眠著舞蹈家烏蘭諾娃、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飛機設計師圖波列夫、作家果戈里等等,還有公墓里唯一的中國人、中共早期的領袖之一王明。這些我熟悉和不熟悉的大人物,就像一本厚厚的歷史教科書。

        紅場上空的歌聲

        4月24日,是我們此行的最后一天。

        我們計劃在這一天參觀克里姆林宮和紅場,并拜謁紅場閱兵臺下的列寧墓。這一天游客特別多,大多數是中國游客??死锬妨謱m外墻,就是著名的紅墻,紅墻下,就是更加著名的紅場,紅場面積不大但很有特色,地面的磚塊還是保留了原來青石拼接風格,古樸而莊重。有一些工人模樣的人在紅場上搭建觀禮臺。原來,每年的5月9日是前蘇聯(lián)的衛(wèi)國戰(zhàn)爭紀念日,這一天,原蘇聯(lián)領導人都要舉行閱兵式。俄羅斯把這一重大節(jié)日保留并傳承下來。

        我們一早就來到紅場,可是列寧墓的入口被治安警察用一條黃色警戒帶圍了起來,阿廖沙打聽以后解釋說:今天紅場的列寧墓不對外國游客開放。因此,我們只能遠遠地在外圍徘徊觀望。忽然,不遠處幾支打著紅旗的隊伍向這邊走來,看樣子都是一些年過六旬的俄羅斯老人,每個人都拿著一束鮮花,隊伍中有些紅旗還是前蘇聯(lián)國旗的模樣,他們唱著《國際歌》,列隊走向列寧墓,警察沒有阻止他們,并為他們維持秩序。只見他們魚貫而入,接著又從另一個出口走出來,向紅場的另一側走去,那里有一尊朱可夫元帥揮舞軍刀騎馬征戰(zhàn)的雕塑,這也是紅場上唯一保留下來的前蘇聯(lián)的印記。

        由于不能進去參觀,我便在紅場檢閱臺的外圍拍照留念。通過長焦鏡頭,我們發(fā)現(xiàn)在檢閱臺的側面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尊新的塑像,仔細看是斯大林的塑像。原來的斯大林塑像在蘇聯(lián)解體后,與他的遺體一起從紅場移除。這尊塑像的悄然恢復,似乎在傳遞著俄羅斯當局某種價值觀取向的變化。

        正當我們準備離開時,朱可夫塑像那邊傳來一陣騷動,并且夾雜著《國際歌》的歌聲。我們便循著歌聲湊了過去。原來,是俄羅斯共產黨總書記久加諾夫帶著幾位“俄共常委”模樣的人在為朱可夫的塑像獻花,石階上一會兒就堆積了好厚一層鮮花。久加諾夫身后簇擁著一群穿著二戰(zhàn)時的軍服、佩戴著二戰(zhàn)紀念章的前蘇聯(lián)老兵,老人們手拿著印有列寧肖像和蘇聯(lián)紅旗圖案的小旗子,旁邊也有少數年輕一些的俄羅斯共產黨支持者,

        久加諾夫曾是前蘇聯(lián)共產黨書記處的書記,也是前蘇聯(lián)共產黨主管意識形態(tài)的官員,蘇聯(lián)解體后成為俄羅斯共產黨的書記,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他發(fā)表了簡短的演說,阿廖沙替我們翻譯,大意是“今天是列寧的誕辰,我們要紀念這位蘇聯(lián)的創(chuàng)立者和偉大的革命領袖,現(xiàn)在的俄羅斯,是一個不公平的社會,只有俄羅斯共產黨才能讓全體人民共同過上好的生活”。

        然而在此時,戲劇性的場面出現(xiàn)了,久加諾夫在發(fā)表演講,簇擁的人群邊上,有幾位穿著沙皇時期白俄軍官制服的人和一些藝術家打扮的人,發(fā)出了一陣陣噓聲。更為夸張的是,一位藝術家模樣的中年人,在自己的衣服和雙手上,涂滿了紅色的繪畫顏料,他高舉雙手展示著,嘴里念叨著什么……

        這兩類不同政治觀點的人群很快沖突起來,還有人相互謾罵推搡,現(xiàn)場的警察趕忙過來維持秩序,并將占少數的抗議者勸離了紅場,看起來似乎有那么一點傾向性。這時,廣場上的人群再次唱起了《國際歌》,受到現(xiàn)場氣氛的感染,我們一行二十多位中國紅色之旅的游客,拿出隨身攜帶的五星紅旗也加入到了其中,很快,這群夾雜著俄文、中文的人們,手挽著手大聲歌唱起來。

        猜你喜歡
        列寧
        俄羅斯醉漢 竟想偷列寧遺體
        列寧
        中外文摘(2022年15期)2022-11-21 14:50:39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意識形態(tài)建構理論的源與流:從馬克思到列寧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36
        列寧晚年意識形態(tài)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論列寧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想
        列寧:沙皇專政的囚徒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55
        民意調查:列寧和斯大林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列寧的贈言
        紀念列寧
        国产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国产老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下载| 日本一曲二曲三曲在线| 日本精品一级二区三级| 色婷婷色丁香久久婷婷|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一本|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色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妇| 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情侣视频|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网站 | 欧美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操|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天干天干啦夜天干天2017|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粗一硬一长一进一爽一a视频| av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都市校园激情另类|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青青草| 亚洲女同av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