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信
維生素D和鈣是一對好搭檔
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在沒有維生素D的情況下,人體對鈣的吸收就會大打折扣。因此,為了預(yù)防缺鈣,單純補鈣效果差,還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而陽光是最好的維生素D“活化劑”,經(jīng)常給寶寶曬太陽,對有效補鈣、預(yù)防佝僂病至關(guān)重要。
我們知道,太陽光中有三種光線,即紅外線、紫外線、可見光線。紫外線照到皮膚上,可穿透皮膚表面,作用于皮下的脫氫膽固醇,生成前維生素D3,再依靠皮膚溫度轉(zhuǎn)為維生素D3,由淋巴等轉(zhuǎn)運吸收入血,再經(jīng)肝和腎中羥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維生素D?;钚跃S生素D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鈣、磷代謝,對骨骼鈣化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勤曬太陽對于嬰幼兒而言,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又經(jīng)濟的補鈣良方。
另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能夠殺滅人體表面的細菌和病毒;紅外線可透過皮膚到皮下組織起到加溫的作用,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全身的新陳代謝。因此,到戶外勤曬太陽、合理運動,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能夠預(yù)防多種疾病的發(fā)生。
怎樣正確給寶寶曬太陽
多帶孩子曬太陽,對寶寶健康有好處。但曬太陽也是一門學(xué)問,要選擇恰當(dāng)?shù)臅r間、方式和方法。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可在室內(nèi)陽臺上曬太陽,待寶寶滿月以后,就可以到戶外曬太陽了。
1.選擇適當(dāng)?shù)臅r間段。一般來說,時間以上午6時~10時為宜,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時~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zhì),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具體到四季,冬季以上午10時~11時為宜。可以先開窗,讓寶寶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此時要注意避免對流風(fēng),然后在保暖的前提下,到戶外曬太陽;春、秋季節(jié)一般在10時左右;夏季一般在9時~10時。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不管哪個季節(jié),在中午到下午4時這段時間,最忌長時間曬太陽,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2.曬太陽的時長要循序漸進。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寶寶的年齡大小而定,要循序漸進,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小時或1小時,曬后注意補水。
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照射的時間要逐漸延長,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1小時,最好曬一會兒到蔭涼處休息一會兒。
3.曬太陽時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多,應(yīng)根據(jù)情況適當(dāng)增減衣物。有的媽媽帶寶寶曬太陽時,怕寶寶感冒,給孩子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
此外,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衣服,因為紅色衣服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最好不要穿黑色衣服。
4.注意照射部位,避免直射頭部和眼睛。孩子的皮膚很嬌嫩,容易受到傷害,曬太陽時應(yīng)避免陽光直射頭部和眼睛。可以讓寶寶躺在床墊上,先曬背部,再曬兩側(cè),最后曬胸部及腹部;后腦勺、屁股、雙手雙腳最好曬到。開始時,每側(cè)曬1分鐘,以后逐漸延長時間。夏天切不可讓孩子在太陽下暴曬,在樹蔭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