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文
給一個朋友打電話,詢問在市場媒體中常進財政大門的記者行家。朋友沉吟半晌,說了一個名字。
鄭猛,《財經(jīng)》雜志記者。
所謂人如其名,鄭猛辦事有著北方人特有的干脆豪爽。幾番短信息過后,鄭猛標志性的開朗笑聲就通過電話傳了過來。但說到采訪財政部門,鄭猛長嘆一聲:這是一個問題——很大的問題。
新聞記者的新聞追求
“不管你是什么記者,首先你要明白,你是一個記者。前綴后綴固然可以變化,但記者是主體?!编嵜驼f,既然是記者,所要把握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兩個字:新聞。而這也是通常所謂體制內(nèi)外媒體的不同之處?!拔覀兪且槐倦s志,我們要擺在報攤上去賣的。”
提到財政部門的新聞,鄭猛有些無奈的笑笑:可以稱之為新聞的,太少了。
那么造成財政新聞在主流市場媒體上鮮見的原因是什么呢?鄭猛說,總體來說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外界的不明晰,其二是內(nèi)部的不配合。外界需要財政提供的材料通常有意思而對于財政本身來說缺少宣傳意義,而財政給予外界的資料通常有意義而缺少可讀性即“沒意思”?!皟煞矫媪α空系慕Y(jié)果,就是你在主流財經(jīng)媒體上很少會見到財政的身影。即使見到了,也是很模糊的?!编嵜托ΨQ,這種情況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久,而且似乎還會繼續(xù)下去。所有新聞人都知道,在財政新聞上“急需破冰”,但暫時來說,還無從下手,也無從下口。
對影子打招呼的記者
對于財政人,鄭猛的感覺是一句俗話: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我國文化中,一個店鋪的最高負責人稱之為“掌柜”,所掌即為錢柜。所以財政人作為地方政府運行的強大后臺支撐,所考慮的問題比單純的執(zhí)行性部門要多得多。所以市場媒體往往稱采訪財政人為“對影子打招呼”,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形象的寫出了財政人“不出面,不高調(diào),不對策”的現(xiàn)狀。鄭猛說,對于這種情況,記者可以理解,但民眾未必懂得其中利害。所以形成了現(xiàn)在市場媒體窮追不舍,財政人諱莫如深,民眾一知半解的現(xiàn)象。
鄭猛說,媒體中目前存在一種浮躁之氣,有時為搶發(fā)一條消息便不顧新聞?wù)鎸嵭浴1憩F(xiàn)在財政稅收報道中,這樣的情況尤其多,就拿物業(yè)稅問題舉例,僅今年以來就有多少空穴來風的消息見諸報端?
不過,從另一個側(cè)面看,人們關(guān)心財政稅收問題并不為過,因為它關(guān)系到每個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部門應(yīng)該在適當?shù)臅r候,將事情的真?zhèn)吻蓖ㄟ^媒體告訴公眾,以消除大家的誤會。如果這樣做了,相信不會為財政部門的工作增加麻煩,而是消除誤會,帶來方便。
財政需要走到臺前
鄭猛說,如果說媒體是一個舞臺,財政人在幕后的時間已經(jīng)太久了。久得已經(jīng)快被人忘記這個作為幾乎所有部門運行發(fā)動機的地步。金融危機讓國人的視線轉(zhuǎn)向了自己的口袋,也同時轉(zhuǎn)向了作為國家口袋的財政部門身上。而現(xiàn)在財政有必要也必須做出自己的抉擇,拋棄過去的面紗,由幕后走到臺前。有句話叫積重難返,鄭猛認為,財政還遠遠沒到這種程度,作為一個市場媒體,他們對財政人的期望并不過分,只是“像其他的部門一樣,就可以了。”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