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佳 王亞東
圖|王亞東 盧繼農 羽佳
“獻血。現(xiàn)在獻血。經常獻血?!薄麄円恢痹谶@樣做
文|羽佳 王亞東
圖|王亞東 盧繼農 羽佳
01 趙亦沁阿姨接受《至愛》采訪
02 趙亦沁和孩子們在一起
在上海,有這樣一群固定捐獻出熱血的愛心人士,他們是無私、勇敢、善良的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固定無償獻血者,他們中有些人已經堅持了30多年無償獻血,并成為了宣傳和招募無償獻血的愛心志愿者。堅持無償獻血的愛心達人們的話語無一例外都很樸實,云淡風輕地說著獻血很簡單,只要伸出手臂挽起袖子就可以救人,因為他們懷有純樸的大愛初心。
記者在靜安公園見到了趙亦沁阿姨,這里是她每個周末進行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工作的地方。她是來自上海市靜安區(qū)的一名普通退休職工。她認為自己做著普通的事,每天過著普通的生活。然而20多年前她第一次卷起袖子獻出血液以來,就注定了一個普通人做著不平凡的事。從那天起至今,她沒有間斷過一次獻血。今年她62歲了,累計單采血小板5次,獻血量超過10 000毫升。
她是2010─201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終身榮譽獎獲得者,她還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14─2015年度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個人獎、上海市頒發(fā)的“十大感動靜安女性”和“上海市世博工作優(yōu)秀個人”等獎項。她說最令她自豪的不是這些獎項,而是作為一名普通公民,在對社會公益事業(yè)進行奉獻時,內心的喜樂平 和。
自2009年,上海市血液管理辦公室正式成立宣傳招募總隊以來,她積極投身無償獻血的宣傳招募工作,作為女性志愿者,在招募工作中她的表現(xiàn)尤其突出。無論是寒冷的冬天、炎熱的夏天,還是節(jié)假日,大家都能看到她,她的身影總是活躍在無償獻血宣傳服務的第一線。在靜安的企業(yè)、社區(qū)你也會看到她,靜安區(qū)獻血辦公室就邀請過她進社區(qū)、進企業(yè),目的是讓她用所作所為和切身的獻血感受為白領和企業(yè)員工分享獻血感受,交流心得,為廣大潛在的獻血志愿者樹榜樣。
她非常熱衷于在青年人和孩子們中播撒愛的種子。在她言傳身教的影響下,有更多的年輕人正加入到無償獻血和宣傳招募服務的隊伍中來。胡華就是在趙阿姨的感召和鼓勵下加入了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那時他還是個30歲出頭的小伙子,如今已人到中年,10多年堅持無償獻血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也讓他對事業(yè)和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對此他特別感謝趙阿姨。
“我們年紀大了,未來這個事業(yè)需要交到年輕人手中。尤其要讓孩子們了解認識無償獻血。”趙阿姨一直心系無償獻血的明天。她走進學校,向市西中學和市西小學的孩子們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為他們答疑解惑,帶著他們參觀無償獻血車,孩子們還把參觀感受發(fā)給了她,她開心地向記者展示,特別叮囑記者一定要強調到孩子們中宣傳無償獻血的重要意義。
在跟她的“8090后”小伙伴們講授志愿者經驗中,在與獻血者的聊天中,她說過這句話:“我只是一個最普通的人,做了一些最普通的事情。我希望有更多的普通人,來一起做這件普通的事。大家不忘初心,獻血救人?!?/p>
03 周新華和妹妹
在上海南站,有這樣一位無償獻血宣傳志愿者,她退休后每天到流動采血點參加志愿服務,風雨無阻。這天記者見到了因骨折還打著繃帶的周新華阿姨,她說在這里和宣傳志愿者團隊的朋友一起做這件有意義的工作,比在家休息更讓她開心,所以她出院后第一天就如往常一樣來到了上海南站東南出口的無償獻血服務 車。
她不僅是宣傳招募的主力軍,更是一名參加無償獻血30多年的“獻血達人”。第一次獻血是在拿到身份證不久,剛滿18周歲的周新華跟著堅持獻血的媽媽來到血站。工作人員鼓勵她和媽媽一起獻血。媽媽就問她:“你想獻血嗎?會害怕嗎?”她立刻回答不害怕,于是周新華在媽媽的見證下成功捐獻了第一次全血,此后她開始了長期堅持無償獻血的旅程,還把愛心播撒到很多城市。去香港旅游,在街頭看到無償獻血車,她立刻改變原來的行程,毫不猶豫地跑上去捐了400毫升全血。
因為怕家人擔心和顧慮,周新華最初都是瞞著家人進行無償獻血的。第一次拿著獲得的上海市無償獻血白玉蘭獎回到家,老公盯著上面的名字還有點懵,一再確認這是不是假的。不過老公也表示理解:“只要你身體好,我不會反對的,不需要瞞著我。但歲數(shù)上去了,還是要量力而 為?!?/p>
“媽媽一直獻血到50歲,身體也一向健康。她還常說經常獻血對身體是好的,獻血還可以救別人,也是給自己做身體檢查,你們能獻就盡量獻吧。我現(xiàn)在57歲了,還要堅持獻到60歲?!敝苄氯A不僅定期捐獻全血,她還從2008年年底開始嘗試成分獻血,并成為了一名固定成分獻血者。
外向、熱情、親切,周新華阿姨是一個讓人覺得很溫暖的人,也正是她周身傳遞出的感召力影響了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中來。周新華不遺余力地做著宣傳工作,就連在家里和親朋的聚會上,她也會時不時介紹無償獻血的種種好處,還先后把自己的妹妹、兒子和女兒都動員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妹妹周新勤在她的鼓勵和帶領下成為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和上海白玉蘭獎獲得者。
2016年底,周新華成為上海市血液中心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總隊上海南站組隊長,她把無償獻血宣傳招募作為自己的一份事業(yè),風雨無阻,累計服務時間超過8000小時。周新華說:“真正要擴大無償獻血的影響力,還是需要依靠街頭招募等形式?!痹谛靺R區(qū)血液管理辦公室的號召下,周新華早在2006年便開始利用空余時間參加招募,因為性格外向,她在招募中表現(xiàn)出了往前沖的勁頭,練就了“大嗓門”和“厚臉皮”。在招募點總能聽到她的“吆喝聲”,看到她穿梭在人群中的身影,感受到她的干勁。周新華自己也說:“做了招募后更開朗了,也很開心?!?/p>
她說:“我的招募技巧,就是堅持不放棄?!彼窃趯嵺`中摸索出招募哪些人的成功率更高。一次,看到有個小伙子坐著像是在等人,她像往常一樣上前攀談:“小伙子,你要來獻血嗎?在這里干什么呢?你是哪里人?在上海打工嗎?……我獻血的時間和你年齡差不多大了?!痹静淮蛩惬I血的小伙字,一番攀談下來了解到周新華的獻血故事并看到了周新華的獻血證,很受感動,最終成功獻血。離開時,周新華幫著他們把攜帶的物品提到車站,和他們告別時還不忘提醒他們半年后可以繼續(xù)獻愛 心。
在周新華的認知里,獻血最重要的是可以救人,而且她自己最清楚獻血對身體沒有影響。她說:“每次獻血后,除了多喝些水,其他飲食都和平時一模一樣,平常心看待這件事,而且年近60,我臉上也沒啥斑,大家都說我臉色很好,我說這都是堅持獻血的原因?!?/p>
04 陸海峰在獻血
陸海峰,上海閔行區(qū)馬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熱心公益,17年來堅持捐獻全血、血小板達61次,被大家尊稱為“獻血達人”,先后榮獲全國、上海市多項無償獻血獎項。
2014年9月14日,當大家在享受快樂周末的時候,陸海峰從奉賢南橋乘了75分鐘的公交車趕到閔行七寶愛心獻血屋,再次捐獻兩袋血小板,希望為急需輸血救治的患者送去一份希望。這是他第54次參加無償獻血。
談及陸海峰參加無償獻血的事,還得追溯到1997年。那時,陸海峰剛踏上工作崗位,從事臨床外科工作,時常面對一些急需用血病患和家屬的焦急眼神,體會到臨床用血的緊張,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份鮮血對一個人的生命甚至一個美滿家庭的重要。他決定身體力行,參加獻血,去幫助那些需要輸血救治的生命。
2008年4月12日,陸海峰在梅隴愛心獻血屋捐獻全血時,了解到血小板采集過程及知識,得知成分獻血可以幫助更多人的時候,陸海峰決定要參加血小板捐獻。此后,他成了一名血小板的固定捐獻 者。
當被問及家人是否支持時,他說:“一開始的確有些顧慮,在不知道妻子的態(tài)度前,怕她擔心,我專門選擇夜班后的休息日趕去捐獻血小板,然后像正常下班一樣回家?!甭?,陸海峰的妻子知道了這件事,當他把整個捐獻血小板的流程及相關知識跟她詳細地講解后,同樣身為醫(yī)務工作者的她體會到丈夫的這份愛的力量,不但沒有責怪陸海峰,還相當支持他。
如今,陸海峰已累計捐獻全血、血小板61次。他也早已把無償獻血看成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成為他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70后”固定獻血夫妻楊文生、趙林濤,10余年來分別捐獻全血(全血捐獻間隔期為6個月)144次、血小板(血小板捐獻間隔期為14天)80次,累計達409人份,被大家尊稱為“獻血達人夫妻”。 無償獻血,早已成為楊文生、趙林濤夫妻倆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楊文生、趙林濤夫妻都是新上海人,1996年到上海安了家。兩人都戴著眼鏡,很親切。文質彬彬的楊文生是一名自由工作者。趙林濤則有著聯(lián)合國婦女署和環(huán)球夫人親善大使組委會委員、俄中友好公益形象大使、歐洲華人華僑婦女聯(lián)合總會顧問等諸多國際事務的閃亮頭銜。
在兩人無私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褒獎。兩人幾乎囊括了區(qū)級、市級、國家級相關無償獻血類所有榮譽。還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上海市白玉蘭獎,甚至還有國際機構為趙林濤頒發(fā)愛心榮譽。
楊文生、趙林濤夫妻倆不但自己堅持定期無償獻血,還用自身魅力去動員更多的朋友加入無償獻血者隊伍。據(jù)趙林濤講,在她的帶動下至少有200余名社會各界朋友加入無償獻血者隊伍中,不少還是私營業(yè)主、政府官員等。
楊文生、趙林濤夫妻倆在堅持無償獻血的同時,還參加其他社會公益活動。早在2007年就雙雙申請加入造血干細胞庫,希望有朝一日能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方式挽救生命。他們還時常到獻血屋參加志愿服務,為獻血者端茶倒水,走上街頭向市民宣傳無償獻血。“獻血,有利于身體血液的新陳代謝,還可以救死扶傷,是一舉多得的事?!睏钗纳?、趙林濤夫妻倆始終是這樣認為的。
05 2016年11月8日,楊文生、趙林濤夫妻倆在閔行區(qū)梅隴愛心獻血屋分別捐獻了雙份血小板
2016年年末,超市女工張君平利用倒班休息天,冒著嚴寒走進梅隴愛心獻血屋,挽起袖子捐獻出能挽救患者生命的血小板。這是她第164次無償獻血。10余年來,張君平累計捐獻全血、血小板達296人份。
38歲的張君平是位來自浙江臺州溫嶺的“外來妹”,早年和丈夫安家到上海后,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城市。張君平目前是上海聯(lián)華超市水城店店長助理,并擔任“祝您健康”─志愿獻血者俱樂部(以下簡稱“SSBC俱樂部”)社會志愿者服務隊副隊長。在大伙眼里,她是“最美新上海人”。膽小的她小時候每次感冒打針都會哭得“驚天動地”,10余年來,她卻大方地定期一次次無償捐獻全血、血小 板。
張君平參加獻血,還得從2003年10月的一天說起,當時在杭州工作的張君平和朋友一起去賣場購物時,看到廣場上停靠著一輛獻血車。獻血到底對身體有無損害?會不會很痛?……瞬間,“獻血”這件在張君平腦中出現(xiàn)過千百回,卻始終沒敢去嘗試的事讓她頓生好奇。一番思想斗爭后,她還是主動地拉著朋友登上獻血車一探究竟?!霸讷I血車上,我把自己心中的疑問一股腦地全部說給了采血醫(yī)生。聽完醫(yī)生講解后才敢去填寫登記表。經過‘漫長’的體檢、等待,告知合格后,還是忐忑不安地躺上采血椅子。當看著自己的鮮血緩緩地流進即將挽救到別人生命的血袋時,才終于松了口氣。覺得微薄之力就能幫助到他人是件快樂的事情?!睆埦交貞浿?說。
2006年10月的一天,已在上海工作的張君平閑暇之余,通過網(wǎng)絡查詢到了上海市血液中心地址后前去獻血。
06 2011年7月13日 張君平陪丈夫獻血
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張君平知道了成分獻血血小板的捐獻,本來想嘗試一下的,可工作人員看了她的靜脈后告知不適合捐獻血小板。只能選擇再次捐獻了400毫升全血。半年后,獻血間隔期剛滿的張君平再一次來到血液中心,要求捐獻血小板。采血醫(yī)生沒有打擊她的積極性,讓她先試一試,同時也告知她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沒想到上機后,采集血小板的過程倒挺順利。從此,張君平與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1年,在一次無償獻血志愿者活動中,張君平結識了SSBC俱樂部,隨后,被大家推選為SSBC俱樂部社會志愿者服務隊副隊長。只要有空閑時間,她準會到采血點志愿服務,累計志愿服務工時已達6000余小時,剛剛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終身榮譽獎”。
張君平有3套“時間表”。超市的“工作時間表”,做一休一;“志愿者時間表”,在工作的輪休時間到上海市血液中心、閔行區(qū)采血點擔任志愿者,沒有任何報酬;最后一套是“獻血時間表”,每14天捐獻一次血小板。
張君平不但自己定期擼袖獻血,還動員身邊的人奉獻愛心,她老公林新明就是其中一位。在張君平的感染下,林新明也累計捐獻全血、血小板近20次。
早在2009年,張君平就申請加入造血干細胞庫,希望有朝一日能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方式挽救他人生命。
07 2014年10月2日張君平在街頭宣傳無償獻血
08 2017年1月19日張君平正在捐獻血小板
09 陳曄佳在獻血
一位剛滿30歲的年輕姑娘,卻已經獻血10余年!她叫陳曄佳,一位崇尚“快樂獻血,幸福公益”的“85后”獻血者,10余年間,她累計捐獻單采血小板116人份、全血400毫升。2006年至今,陳曄佳先后獲得上海市無償獻血白玉蘭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五星獎、上海市優(yōu)秀志愿者、2016年度靜安區(qū)十佳青年志愿者個人等獎勵。10余年的誓約,成就的是無償獻血的希望─令人憧憬的最美未來!
2017年2月4日,是陳曄佳的生日,為了慶祝自己的生日,她來到上海市血液中心捐獻血小板2人份。說起10余年前的第一次獻血,陳曄佳也承認自己有過害怕與不安。但當獻血完成后,心靈上有種難以名狀的快樂,用句現(xiàn)在的時髦話來講就是“小確幸”。同時,這位年輕的女孩在心中默默與那位不知名的患兒立下誓約:我會幫助你,幫助你們,直到我不能獻血的那一天。誓約的力量推動著陳曄佳全身心地投入到無償獻血事業(yè)中,2013年6月14日,26歲的陳曄佳在第10個世界獻血者日之際捐獻了人生中第100份血液!這位年輕的姑娘堅守著內心的誓約,并為了無償獻血的未來一直努力著!
在捐獻血液的同時,陳曄佳還加入了“上海市血液中心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總隊”。她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以一位獻血者的身份講述親身經歷的獻血感受,分享自己的獻血感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讓更多生命重放光芒。至今,陳曄佳仍在繼續(xù)為無償獻血志愿者總隊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陳曄佳與無償獻血的“緣”一結就是10余年,也將會創(chuàng)造下一個10余年。無償獻血猶如一顆埋藏在心底的愛心種子經過熱血的灌溉所開出最美的花朵,是陳曄佳生命中最美的遇見。以陳曄佳為代表的年輕一代獻血者接過了老一代獻血者的生命接力棒,“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的獻血公益理念傳承了下來,并會在不久的未來,閃耀出更耀眼的光 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