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
打開冰箱,解凍一個故事
■七堇年
在家的時候想出去旅行,旅行了小半月,卻又產(chǎn)生了審美疲勞,渴望回到家的感覺當中。
在約克郡,我住進老同學家里的第二天,像一只被主人留在家里的寵物,在床上翻滾,吸聞家里的薰衣草香氣和新地毯的味道。床單白凈,被子蓬松得好像一塊奶油蛋糕,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連洗衣液的味道都很好聞。我還潛入廚房,在冰箱的門口流連,打開又關上,偷吃里面的食物。是的,漂泊才能把家的感覺襯托得如此可口,像一杯熱牛奶。
在每個人的家里,我最好奇的就是冰箱。一個冰箱,就可以告訴你關于他們生活的所有秘密——里面有什么食物?放了多久? 整齊嗎?鮮美嗎?冰箱的門上貼著什么?我看過一則關于一個美國攝影師的報道,據(jù)說在某個晚上,當他走進廚房,打開冰箱門的時候,突發(fā)奇想拍攝了自家冰箱中的景象,然后他決定走進普通人的家里,記錄他們的冰箱。他說:“我們無法得知一個人全部的故事,但冰箱里的東西是最值得關注和在乎的,比如我們的身體、他人的存在以及彼此的靈魂。”
這組攝影照看似平凡,我卻記了很久。一張張看過去,有種突然闖入他人生活的興奮和小心,因為無限逼近他人的隱秘而讓我無意識地屏息。
冰箱瞞不住任何東西。例如我自己住的時候,里面堆滿了餃子、云吞以及需要冷藏的護膚品,偶爾有一把綠菜,已算奢侈至極,但結果多半是放放即扔。即便這樣,我還是常常一遍遍地拉開冰箱門,期待發(fā)現(xiàn)什么驚喜。畢竟若真有平行世界,用力地拉開把手,一開、一關,一亮、一滅的瞬間,四下無人的冰庫簡直是最佳通道,那么普通,偏偏又那樣誘惑人。
而家的意義大概就是,當你深夜失眠時,起床開冰箱,就著微弱、冰冷的光,剛好有吃食合適落肚,吃完后上床、翻身、蓋被。人生活那么久,好像就為這一刻的滿足。
這時,我突然覺得,一個人就要像冰箱那樣,是潔白的、穩(wěn)穩(wěn)的,肚子里包容著許多酸甜苦辣,心里永遠冷靜,對生活保持新鮮,而且在臉面上只留下彩色的冰箱貼。這樣,即使緊閉心扉,看到你的人也會很愉快,而當你打開心扉時,還能給人以飽足或安慰。
這樣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