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媚 陳翠珍 曾春苑 潘麗春 丘志海
摘要:西番蓮素有“百香果”之美譽,本文從其園地選擇、苗木選擇、種植要求、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開花授粉、主要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展開敘述。
關鍵詞:西番蓮;引種;栽培管理
西番蓮又名雞蛋果、時汁果,原產(chǎn)巴西、阿根廷等地,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品種繁多。西番蓮營養(yǎng)物質豐富,因其具有菠蘿、芒果、番石榴、香蕉、蘋果、酸梅等近多種水果的香味,故有“百香果”之美稱。其加工的飲料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飲料之王”。
西番蓮是一種多年生藤本常綠熱帶、亞熱帶果樹,生長發(fā)育具明顯休眠期,不耐寒,適宜溫度為15~35℃,最佳生長溫度為20~30℃,年降水量要求1000~2000mm。以排水良好的壤土、砂質壤土或粘壤土種植為好,要求土壤pH值為6~7。梅州地區(qū)氣候年平均氣溫21℃,年均降雨1500mm,水質優(yōu)良,土壤肥沃富含硒元素,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天獨厚,適合西番蓮引種種植,目前梅州種植的種類主要有黃果和紫果,種植效益明顯,推廣種植前景廣闊。
1種植園地的選擇
西番蓮果汁風味獨特,酸甜可口,芳香怡人,深受消費者喜愛。種植園地以富含有機質、結構疏松、土層深厚、排灌良好、陽光充沛的土地生長發(fā)育為好。西番蓮種植的園地塊忌漬水,排灌系統(tǒng)要完備,降低地下水,以利于其生長發(fā)育。
2苗木選擇
西番蓮的苗木繁殖來源有多種,一般以種子、壓條、扦插和嫁接等形式進行苗木繁育。梅州生產(chǎn)中主要推廣應用嫁接苗為主,嫁接苗既可保持接穗的優(yōu)良特性,同時根系發(fā)達,抗性較好,梅州目前種植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主要有:紫香1號、黃金果和滿天星等,其中紫香1號耐寒性稍高于其它品種。
3種植規(guī)格與要求
種前整地,將選中的地塊進行深耕細作,撿除小石、雜草等。接著按株行距3m×3m挖好定植穴,每穴施廄肥16kg、過磷酸鈣1.5kg與土混和,待沉降后再栽植苗木。栽植時間以春季或秋季為佳,667m2栽植70株。種植時根系須放直,根系不可直接接觸肥料。植后淋足定根水,并覆蓋稻草,保持土壤濕潤直至成活。
4適時施肥
生產(chǎn)中應施足基肥,改良土壤,在冬季收完果實后,結合修剪,及時施足有機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西番蓮植株成活后直至植株上架后,以勤施薄施腐熟人糞尿水為主;進入開花結果期的植株,每株施入尿素0.3kg、腐熟豬糞1kg作花前肥;果實膨大期則以每株施入腐熟餅肥0.5kg、過磷酸鈣0.5kg、漚熟畜糞尿水20kg;采果后每株施廄肥60kg,在離植株基部35cm處挖環(huán)溝施入并覆土。同時要施用2,4-D做好穩(wěn)果壯果,時間選擇在果期進行,噴霧2,4-D的濃度為5mg/L為宜。
5合理用水
西番蓮喜濕潤、怕漬水、不耐澇。缺水莖干變細,側根較少,嫩葉變黃綠色,節(jié)間變短,節(jié)數(shù)減少,影響花芽分化,造成減產(chǎn);積水會造成爛根、爛梗甚至死亡。因而干旱時要每隔1周左右澆水1次;雨季遇澇積水時,要及時排空積水,保證植株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和開花結果。
6西番蓮整形修剪
西番蓮種植成活后生長至45cm時,就要立支柱搭架,支柱可選用高2m的水泥柱,可搭成水平架。搭架后要及時牽引幼樹藤蔓上棚架,并要在種植成活后做好整形修剪,定期摘除主蔓上的腋芽,每周抹芽1次,上架后進行短截修剪,每株只保留3個分枝作為主側枝,使其向不同方向延伸,待到不同側枝生長相交時,再行短截,促進側蔓迅速在棚架四周均勻生長,并去除枯枝病葉,形成結果枝的豐產(chǎn)樹形。為減少病蟲的防治成本,減少病蟲害源,將剪下的枯枝、病葉、落葉及時深埋或移出園外燒掉。
7開花授粉
目前,梅州市普遍推廣種植的紫色果雜交種紫香1號、滿天星,黃色種黃金果等通過蜜蜂和蠅類等昆蟲授粉,授粉率均達90%以上,不需進行人工授粉。部分黃色老品種自然授粉坐果率在10%以下的,可通過人工異花授粉將坐果率提高至80%,方法:用毛筆將花粉抹到雌蕊的柱頭上。同時開花前不宜施用過多氮肥,易致徒長,應適當多施磷肥和鉀肥。
8病蟲害防治
西番蓮種植病蟲害較少,種植技術簡單。但隨著近幾年梅州連作種植和深入推廣,西番蓮莖腐病會逐步發(fā)生并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嚴重的造成全園枯萎。具體表現(xiàn)癥狀為:莖基腐爛,病部初呈水漬狀,后發(fā)褐,逐漸向上擴展,其上的莖葉多褪色枯死,潮濕情況下,病發(fā)部長出白色的病原菌分生孢子和菌絲體霉狀物。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及防治:以菌絲體及厚垣孢子在寄主病殘組織或土壤中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條件適宜時從休眠轉為產(chǎn)生大量孢子,借風雨進行傳播,從傷口處侵染致病。于每年3月始發(fā)后,遇高溫高濕的雨季流行,濕度大、臺風多、機械傷口多發(fā)病嚴重。
防治方法:一是選用排水良好緩坡生荒地建園,做到溝渠體系配套,降低土壤和棚架內濕度,嚴防園內積水和滯留濕氣。二是采用塑料袋選育嫁接苗,提高抗性,防止定植時傷根,選用合適株行距,增加通風透光性。三是施足腐熟有機肥作基地,盡量減少操作損傷,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噴藥后挖除。四是加強藥劑防治,噴灑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15d淋澆1次,共噴施2~3次。
9適時采收
西番蓮實有完熟自落現(xiàn)象,西番蓮的采收是按果實采收標準進行的,黃果的果皮由綠轉黃色,紫果由墨綠色轉紫色。休閑采摘的果實以自然成熟,從樹上脫落于地面上,此時的果實品質最佳;需加工或長途運輸銷售的,則在果實7~8成熟時采收,并須有穩(wěn)定、順暢的銷售渠道,否則增加保鮮難度,引致腐爛變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收稿:2017-01-02)
現(xiàn)代園藝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