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jīng)的高考制度受益者,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20年前的那一場考試,我的命運會怎樣?背井離鄉(xiāng),富士康代工廠的一名裝配工?漂泊在都市里的大齡泥瓦匠?或許娶了村支書的大閨女,生養(yǎng)了一堆娃,在村頭經(jīng)營個不大不小的小賣部?或許承包了村里百來畝土地,成了當?shù)赜忻姆N植大戶?
很難去做這樣的假設,一個人的命運絕對是和時代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彼時,參軍與考上大學,是農(nóng)村人“跳躍龍門”的兩條路徑,千軍萬馬,蜂擁而上,多少人向往這樣的生活:進城,擁有城市戶口,終于可以作別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在我參加高考的20年前,梁剛建先生同樣進入了高考考場,他是一位熱愛讀書的年輕人,4個月的“惡補”復習后,憑借著早年的知識積累,加之時代賦予的機遇,他考上了大學,并逐步成長為一名有擔當、睿智的知識分子,他的身上,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下過鄉(xiāng)、務過農(nóng)、當過兵、進過工廠。
1977年底那場不同尋常的考試,不僅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軌跡,而且改變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進方向?;謴透呖际帨炝恕白x書無用論”“唯成分論”的濁流,為百廢待興的中國大地吹來了第一縷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風。從此,“高考”一詞以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并影響了我們社會進程的方方面面。
盡管前行的路上免不了坡坡坎坎,比如有人說“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畢業(yè)就等于失業(yè)”,但必須要說,恢復高考40年,使得民族素質(zhì)有了整體性的提高,對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眼下街上正流行一句話:高考,是最不看臉的一次競爭!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恩它——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