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隨著《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檔綜藝節(jié)目的熱播,主持人董卿再度爆紅。除了“央視一姐”的頭銜之外,她又被賦予了“才女”“女神”“央視網(wǎng)紅主持人”等新標簽。
“原來你是這樣的董卿啊?!倍诖酥埃藗儗τ诙涞恼J識都來自春節(jié)晚會及類似各種晚會,大眾二次發(fā)現(xiàn)和認識了她。“當下中國美人十分,董卿能獨占七分。”面對網(wǎng)友對她“真女神”的評價,董卿說:“其實,所有女神的另一面都是女漢子。如果沒有那種強悍,那種堅持,沒有那種對自己狠一點的勁兒,就成不了女神。”
永遠別失去前行的勇氣
從浙江到上海再到中央電視臺,從事主持行業(yè)20余年,董卿勇敢地一次次將事業(yè)歸零,重新開始。
1994年董卿進入主持行業(yè)。當時浙江電視臺招聘主持人,她陪朋友考試,自己卻意外被錄取。兩年后她跳到上海東方電視臺。通過努力,很快獲得全國廣播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金話筒獎,成為上海炙手可熱的美女主播??梢哉f,在上海的七年,她過著有名有閑的日子,生活安逸自在。
2002年一個意外的電話,打亂了董卿平靜的生活。那一年,央視西部頻道成立,《魅力12》節(jié)目組向她發(fā)出邀請。接到電話,董卿心情異常復雜,“這可能意味著你整個生活都會發(fā)生巨大改變?!?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7/15/funv201707funv20170707-1-l.jpg" style="">
二十八九歲的年齡,放棄擁有的一切,去一個陌生城市重新開始,對未來的不安全感讓董卿幾乎見人就問:我要去嗎?在一遍遍的問與答中,她漸漸明晰了自己的答案,“選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只知道失去了什么,而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么。但如果不去,有一天我一定會后悔?!?/p>
做完最后一期節(jié)目,董卿只身前往北京,住酒店、租房、打車,所有事都要一個人扛。漸漸地,她融入到新的人群,新的城市,新的生活。
“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希望把事情做到完美?!蹦菚r的她,常常為解決一個小問題熬到凌晨三四點鐘。她的努力得到臺領導的認可和同事們的尊重。兩年后,文藝中心邀請她與朱軍搭檔主持音樂頻道開播晚會。不久青歌賽開賽,董卿再次被邀擔當主持人,從此她也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所熟悉。
2004年年底,距離2005年春晚不到一個月,董卿突然接到時任春晚總導演郎昆的電話,告訴她被任命為春晚主持人。接到電話已是夜里十一點,當時她剛搬進新家,疲憊不堪。“謝謝郎導。”掛掉電話,董卿拿著掃帚興奮地在屋里轉圈。“本來已經(jīng)累癱了,但那一刻,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搬一次家?!?/p>
從2005年第一次踏上春晚舞臺開始,此后連續(xù)十年,董卿都出現(xiàn)在這個億萬觀眾矚目的舞臺上。她像其他央視前輩們一樣,踏入了“家喻戶曉”的行列,甚至被喜歡她的觀眾冠以“央視一姐”稱號。
然而,就在董卿收獲了無數(shù)鮮花、掌聲和榮譽的時候,2014年她卻突然決定去美國南加州大學深造,給主持生涯按下暫停鍵。其實,去美國的決定對董卿來說,同樣不是一件易事。“我怎么可能不害怕,怎么可能不擔心,怎么可能不去預想我離開了一個非常熟悉甚至非常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后可能要面對的各種境況”,但反復考慮,她覺得近十年來所主持的節(jié)目形式雷同,“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狀態(tài),當然還可以做幾年??晌易钆轮貜停貜蜁ヒ庵竞图で?。暫時放下話筒,是希望深造后以更好的狀態(tài)回歸?!?/p>
在美國的日子,她每天7點起床,然后去上課。休息的時候就去參觀一些博物館,看一些演出?!爸匦伦鲆粋€學生,扔掉名牌包,摒棄所有的光環(huán),這些都只是表面。真正的困難是,你要經(jīng)受得住所有落差,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學習如何變得強大。”
2015年再次回歸時,董卿以評委身份出現(xiàn)在央視勵志節(jié)目《挑戰(zhàn)不可能》的現(xiàn)場。當眾人紛紛猜測她是不是開始轉型的時候,她在原本冷門的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上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徹底將觀眾折服,并悄然開始了《朗讀者》的籌備。
作為《朗讀者》制作人,從最初的團隊搭建到節(jié)目形式,再到錄制、剪輯,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可謂道阻且長。董卿冷靜地一一面對:“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會有孤獨和無助的時候,但我相信,任何一段生命的過程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就算有人不理解甚至誤讀,我依然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應該失去前行的勇氣?!?/p>
人生就是準備準備再準備
“要么在臺上主持,要么在臺下為主持做準備?!边@是董卿多年的工作狀態(tài)。除了春晚,她每年還有120到130場節(jié)目,差不多每三天就一場?!白龊弥鞒秩藳]有捷徑可走,就是準備準備再準備?!倍湔f。
為準備一場節(jié)目,董卿在書房的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從早上七八點直到夜里二三點,除了吃飯上廁所外,幾乎沒從椅子上站起來。每年春晚直播之前,她都會在家里想象著全國觀眾就在眼前,“中國中央電視臺”“親愛的觀眾朋友們”……開始大聲練習,“那些話在我嘴巴里滾了上百遍,上臺才有那個底氣。”
2017年4月,董卿在主持一期《中國詩詞大會》時,穿著近10厘米高跟鞋的她不小心踩空,一下摔下了半米多高的舞臺。董卿磕在了舞臺周邊的鐵架上,疼得站不起來?,F(xiàn)場工作人員要送她去醫(yī)院,董卿疼得眼淚止不住流,卻非要錄完才走。所有人看著她顫巍巍地回到臺上,整理好情緒和妝容,仿佛沒事人一樣錄完,最后結束時她已經(jīng)站不穩(wěn)了,是現(xiàn)場導演背著她才上了車。導演囑咐司機快開車,誰知董卿卻說,把第二天兩場節(jié)目的臺本給她,因為去醫(yī)院不知處理到幾點,她要帶過去看。這句話令在場的人大為感動,原來她根本沒打算休息。
董卿做《朗讀者》,是因為想做一檔“自己真正喜歡的,不管有多少受眾的節(jié)目”,很多人都覺得她沒必要在40多歲的年齡去做一件如此耗費心力的事:“你為什么要做,你做主持人駕輕就熟,而且所謂的行業(yè)地位也擺在那兒了?!敝車泻芏噘|疑聲,客氣點的人說:這樣的節(jié)目很難做。不客氣的就會說:這樣的節(jié)目沒有觀眾。她的團隊里一些人走,一些人放棄,對她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她只能一遍遍地向他們闡述自己的觀念、自己的理想。有很多時候,她一個人坐在角落里,心里很糾結,感覺那是一個漫漫征程,看不到光明在哪里。
那段日子,董卿每天睡眠不足,凌晨4點睡早上8點起。醒來一睜開眼就想節(jié)目的事,想著嘉賓、讀本、故事、后期……錄制前一晚,工作人員不能找她,她必須把第二天的東西整整過一遍。不錄節(jié)目的時候,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她一定守在辦公室,讓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找到她。她覺得當制作人后,最大的變化就是變得特別嘮叨,喋喋不休,要跟團隊、專家、廣告客戶等,一遍又一遍地說相同的話。有時候特疲憊,她就恨恨地問身邊人:像不像祥林嫂?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朗讀者》一播出便獲得了巨大成功和無數(shù)贊譽,也遠遠超出了董卿的預期。董卿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話說:“如果你真心渴望做成一件事情,整個宇宙都會聯(lián)合起來幫助你”。
任何時候不放棄成長的可能
董卿出身一個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報社總編,母親是大學教授。從小到大她受到的是父親嚴厲的家庭教育:從7歲開始每天刷碗,早上到操場跑1000米,放假到賓館當清潔工,不許照鏡子,要背詩背古文……
父親有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有照鏡子的時間不如多用功。小時候的董卿不理解父親的愛,漸漸長大后她才懂得,其實所有的父母都會傾盡所能去愛自己的孩子。
“爸爸生長在農(nóng)村,生活十分窮困。每天上學前,都要先去池塘抓魚蝦到集市上賣掉,掙點生活費再去上學。爸爸的經(jīng)歷讓他篤信一點,人的命運要靠自己改變,所以對我也有這樣的期望?!倍涓袊@,是父親的“魔鬼”教育教她學會了努力和堅持,生怕辜負別人辜負自己。
因為主持春晚,董卿每年除夕夜不能與父母在一起。她曾幾次邀請父母來春晚現(xiàn)場,但父母老是怕給她添麻煩,怕她在臺上想著他們,注意力會分散。董卿便在盛大的晚會落幕后,一個人開車回家,吃點速凍水餃,然后趕第二天最早的一班飛機回上海,和父母團圓。
董卿經(jīng)常給父母錢,但他們仍然過得非常節(jié)儉?!坝幸淮挝野秩メt(yī)院拔牙,出來后咬著棉花球,腮幫子腫著,就這樣還是擠地鐵,不舍得打車。我在電話里聽我媽說完特別難過?!闭劦角樯钐?,董卿說,“這么多年,我把最好的笑容都留在臺上了,給父母的太少了。每次我回上海,常有人叫我出來吃飯,我一般都推掉了,希望多陪陪他們。但只有醫(yī)院院長請我吃飯,我一定去,而且我見到他們都是同樣的話,‘我爹媽拜托給你們了?!?/p>
關于董卿的婚姻感情傳聞一直不絕于耳,但她始終保持低調,甚少在公開場合聊相關話題。2016年在《挑戰(zhàn)不可能》發(fā)布會上,董卿首度承認自己已有寶寶,榮升人母。
有記者問她,“照顧小朋友有什么不可能的挑戰(zhàn)嗎?”董卿回應:“這是所有人去面對了之后就能找到方法的一件事情,不至于不可能,沒那么嚴重?!?隨后補充道,“可能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階段對父母來講都是挑戰(zhàn)。孩子出生后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要在很多方面平衡,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p>
無論多忙,董卿每天都要保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她的臥室里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電子產(chǎn)品。“假如我?guī)滋觳蛔x書,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她說,“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我表現(xiàn)得更出色,讀書可以給人力量,更能給人快樂。”
剛上大學時,董卿因為形體表演課跟不上,被自卑困擾著。在那段難挨的歲月里,是書籍給了她力量。她喜歡莫泊桑的一段話:生活永遠不可能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好,但也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糟糕,無論是好的時候,還是糟糕的時候,都一定要堅強。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身教大于言傳?!倍溆浀?,父母在家沒事時就是看書?!澳阆M⒆映蔀槭裁礃拥娜耍腿プ鲆粋€什么樣的人。我很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是想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從我身上學到好的品質,所以我不會放棄繼續(xù)成長的可能?!倍湔f。
“沒有人能永遠地站在舞臺中央,正因為清楚地認識到,所以我把每一次上臺都當作第一次,也把每一次當作最后一次?!倍淝宄刂?,如何在這個欲望爆炸的時代做自己,“再過10年,我可能更自信了,自信到我做一個節(jié)目可以什么形式都不要,就是架一臺機器在院子里,放一本書在那兒,沒有舞臺,沒有燈光,沒有音樂,安安靜靜地說文字里的故事?!?/p>
每個人與“更好”之間都有一段距離,都會有一段路要走,我們期待未來遇見更好的董卿。
編輯/纖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