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杰
【摘要】寫作在高中英語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的地位,它既可以作為學習目標又可以作為學習手段,更是衡量學習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但在實際學習中,寫作仍然是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基于相關研究以及自己的學習實踐,本文大膽的將范文背誦法這一傳統(tǒng)學習法與過程體裁法相結合運用到實際學習中。
【關鍵詞】范文背誦 過程體裁法 高中英語寫作學習 互補性
寫作學習一直是高中英語學習中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問題主要在于:第一,學生的語言輸入極其匱乏,在寫作時詞匯不足,語法、詞匯表達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中式英語,且存在詞匯語法的運用和表達脫離語境的問題。第二,寫作學習方法的簡單化。第三,學生習作評價方法不科學:評改時只注重語法和詞匯的修改,其反駁作用使得學生的自信心不足且對寫作產生了畏懼情緒。而范文背誦法和過程體裁法的互補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學生對英語寫作的信心與興趣。
一、研究背景
許多學者認為,“背書”在中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它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能使學習者記住許多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文章中的詞匯。背誦和朗誦能夠強化語言輸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法知識的理解,提高詞匯、句型和固定表達的記憶效果,增加語言積累,從而使其語言輸出規(guī)范化。
二、實驗目的與假設
本實驗旨在將范文背誦法和過程體裁法相結合,形成優(yōu)勢互補,并調查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是否可以對寫作學習起到更好的效果。這種結合課內的引導、課外的強化語料輸入背誦和體現(xiàn)師生互動的人性化的形成性評價機制能否在寫作中減少基礎語法錯誤、優(yōu)化語句組合和恰當使用詞語。
三、實驗過程
1.實驗對象。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高二年級的兩個平行班,共102人,實驗班52人,對照班50人。兩個班為平行班。從整體上講,兩個班學生的英語程度和認知水平大致相當。
2.實驗材料。根據(jù)圖表信息描述相關現(xiàn)象,并闡述個人觀點(2篇);根據(jù)所給材料對事物進行描述個(2篇);書信(2
篇);議論文(2篇)。每篇短文100~150詞不等;每篇寫作材料均配有范文。
3.實驗過程。實驗時間持續(xù)一學期,即16周。實驗班在晨讀時對范文材料進行學習和背誦,上課時無范文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按老師所給題目進行寫作訓練,而控制班上課時使用實驗班的背誦范文作為范例學習和分析的資料,然后再進行計劃提綱撰寫等寫作壞節(jié)。其余的課堂進度安排則是一致的。由于晨讀的范文材料都是較為完整的材料,無需講解,只需抽時間進行背誦測試和打分。
4.評分方式。寫作測試屬于主觀測試,為了測試以及評分的公平性,前測與后測的評閱工作由本年級三位經驗豐富的老共同完成。評分標準要涉及到文章的內容,整體布局,語法以及詞匯三方面。其中時態(tài)正確得3分;有個別錯誤得1~2分;能運用較為復雜的語法結構,且表達正確得3~5分;以簡單句為主得2分;結構不完整、混亂得0~1分;詞匯拼寫完全正確得3分;錯誤拼寫5個以內得2分;其余得1分;用詞貼切得2~3分;無錯誤用詞得1分。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兩個班前測和后測的情況與分析如下:
1.兩個班前測結果與分析(見表1)
數(shù)據(jù)表明,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寫作能力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2.兩個班后測結果與分析(見表2)
從表2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班在整體布局上的平均分高于對照班,但t值顯示無明顯差異;語法與詞匯得分所顯示的t值分別為5.576與5.246,大于1.984??梢姡瑑蓚€班語法和詞匯兩項的得分有顯著差異,即實驗班學生在語法知識和詞匯使用方面的能力強于對照班。
五、實驗結論
通過為期一學期的對比實驗,筆者發(fā)現(xiàn)范文背誦法與過程體裁法相結合的寫作學習模式,在高二英語寫作學習中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成績和能力,比單一過程體裁法更有效,達到了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且通過范文背誦與過程體裁法相結合的英語寫作學習模式的實驗,絕大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興趣提高了,還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其學習策略獨立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寫作信心都有所提高和改善。
參考文獻:
[1]程玉萍.范文背誦和高中英語寫作[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2]鄧鸝鳴.過程寫作發(fā)的系統(tǒng)研究及其對大學英語寫作學習改革的啟示[J].外語學習,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