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明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北京102500)
市場研究
國內外甲乙酮的供需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
崔小明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北京102500)
分析了國內外甲乙酮的生產消費現狀及發(fā)展前景。2016年全世界甲乙酮總生產能力為1 546 kt/a,2015年消費量為1 110 kt,預計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1 250 kt。2016年我國甲乙酮生產能力為687 kt/a,消費量為398 kt,預計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470 kt。同時指出了我國甲乙酮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及建議。
甲乙酮 生產 消費 市場分析
甲乙酮,又名丁酮,是一種具有優(yōu)異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在油漆和涂料、水泥和黏合劑、印刷油墨、化工中間體、潤滑油脫蠟以及磁帶等領域具有廣泛用途的有機溶劑。
甲乙酮主要采用正丁烯兩步氧化法進行生產,先由正丁烯水合制得仲丁醇,仲丁醇再經過脫氫生成甲乙酮。仲丁醇脫氫制甲乙酮的方法可分為氣相脫氫和液相脫氫,其中氣相脫氫是目前工業(yè)上生產甲乙酮普遍采用的方法[1-2]。
1.1 生產現狀
世界甲乙酮的工業(yè)生產始于20世紀60年代,近年來,隨著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多套新建或者擴建裝置的建成投產,世界甲乙酮的生產能力穩(wěn)步增長。2016年世界甲乙酮的生產能力為1 546 kt/a,生產裝置主要集中在東北亞地區(qū)的中國、日本以及韓國等國家以及西歐地區(qū)的英國、德國和荷蘭,此外,中南美地區(qū)的巴西也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其中東北亞地區(qū)的生產能力合計達到1 149 kt/a,約占世界甲乙酮總生產能力的74.32%;西歐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285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18.43%;中南美地區(qū)的生產能力為52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3.36%。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甲乙酮生產國家,生產能力為687 kt/a,約占世界甲乙酮總生產能力的44.44%;其次是日本,生產能力為307 kt/a,約占世界甲乙酮總生產能力的19.86%。日本丸善(Maruzen)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甲乙酮生產廠家,生產能力為170 kt/a,約占世界甲乙酮總生產能力的11.00%;其次是山東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160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10.35%;再次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155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0.02%。
2016年世界主要的甲乙酮生產廠家情況見表1所示[2-3]。
表1 2016年世界甲乙酮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續(xù)表1
1.2 消費現狀及發(fā)展前景
2015年,全世界甲乙酮的總消費量為1 110 kt,其中亞洲地區(qū)消費量為767 kt,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69.10%;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21 kt,約占總消費量的10.90%;中南美地區(qū)的消費量為41 kt,約占總消費量的3.70%;西歐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51 kt,約占總消費量的13.60%;中東歐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5 kt,約占總消費量的1.35%;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消費量為15 kt,約占總消費量的1.35%。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甲乙酮消費國家,2015年消費量為361 kt,約占世界總消費量32.52%;其次是日本,消費量為116 kt,約占總消費量10.45%。預計2015—2020年,世界甲乙酮的消費量將以年均約2.4%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總消費量將達到1 250 kt。其中消費量增長最快的是中東地區(qū),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6%;其次是中國大陸,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1%;西歐地區(qū)年均增長率只有0.6%。
2015年,世界甲乙酮主要用于油漆和涂料、水泥和黏合劑、印刷油墨、化工中間體、潤滑油脫蠟以及磁帶等領域。其中油漆和涂料、水泥和黏合劑以及印刷油墨是最主要的消費領域,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71.0%。預計2015—2020年世界甲乙酮消費增長最快的是水泥和黏合劑領域,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2%;其次是油漆和涂料領域,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6%。世界甲乙酮的消費結構現狀及預測情況表2所示。
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qū)甲乙酮的消費結構有所不同。美國甲乙酮用于油漆和涂料的需求量約占總消費量47.8%,黏合劑約占20.0%,化工中間體約占8.7%;中南美地區(qū)甲乙酮用于油漆和涂料的需求量約占總消費量46.3%,潤滑油脫蠟約占24.4%,黏合劑約占17.1%;西歐地區(qū)甲乙酮用于油漆和涂料的需求量約占總消費量60.3%,黏合劑約占15.9%。
表2 世界甲乙酮的消費現狀現狀及發(fā)展預測
2.1 生產現狀
我國甲乙酮的工業(yè)生產始于20世紀60年代,但直到1998年,黑龍江石油化工廠從德國引進正丁烯直接水合氣相脫氫生產甲乙酮技術,建成首套萬噸級生產裝置,我國甲乙酮行業(yè)才開始步入工業(yè)生產,但發(fā)展較為緩慢。近幾年,隨著山東東明梨樹化學有限公司、寧波海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泰州石油化工總廠以及湖南中創(chuàng)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è)新建或者擴建甲乙酮生產裝置,使得生產能力得到較快發(fā)展。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總生產能力已經達到687 kt/a,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44.44%。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主要生產廠家情況見表3所示[3-4]。
表3 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主要生產廠家情況
經過多年發(fā)展,目前我國甲乙酮的生產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1)我國甲乙酮生產企業(yè)性質呈現多元化格局。在我國11家甲乙酮生產企業(yè)中,國有企業(yè)和民營股份制企業(yè)平分秋色。國有企業(yè)總產能達307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44.69%,且多數分布在西北、東北的傳統(tǒng)工業(yè)基地和經濟發(fā)達的華東地區(qū);民營股份制企業(yè)總生產能力合計為38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55.31%。
(2)甲乙酮生產企業(yè)中多數工廠生產原料依賴于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旗下的大型煉廠。規(guī)模最大的是山東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乙酮生產能力達到16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3.29%,其原料供應核心依賴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齊魯分公司和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另外山東地方煉廠集中,醚后碳四供應充足,企業(yè)根據自身需求和成本考慮可以從山東地方煉廠得到充足的原料供應。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蘭州石化、撫順石化、哈爾濱石化等分公司原料自供也相對充足。生產能力位于第二的江蘇泰州石油化工總廠,依賴于中海油氣泰州一體化項目,而河北中捷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自身有充足的原料供應。山東東明梨樹化學有限公司原料來自于母公司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該企業(yè)是山東規(guī)模較大的地方煉廠,原料供應充足。另外新疆天利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寧波海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都依賴于國企大型煉廠的原料供應。從原料供應情況來看,國內甲乙酮生產工廠均可以得到穩(wěn)定的原料供應,相對原料的優(yōu)勢,我國甲乙酮生產企業(yè)大都未有配套下游生產裝置。
(3)從甲乙酮裝置的主要分布來看,甲乙酮的生產加工屬于原料密集型,企業(yè)分布在東北、華東以及西北煉廠相對集中,碳四資源較為豐厚的地區(qū)。其中華東地區(qū)(山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的生產能力為35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50.95%;東北地區(qū)(黑龍江省和遼寧省)的生產能力為107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5.57%;西北地區(qū)(甘肅省和新疆省)和華中地區(qū)(湖南省)的生產能力均為1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4.56%;此外,華北地區(qū)(河北省)還有30 kt/a的生產能力,約占總生產能力的4.37%。山東省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甲乙酮生產省市,生產能力為20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9.11%;其次是江蘇省,生產能力為110 kt/a,約占總生產能力的16.01%。
2.2 進出口情況
由于我國甲乙酮生產能力的增加,而需求相對穩(wěn)定,因此進口量逐年減少。根據海關統(tǒng)計2007年我國甲乙酮的進口量為87.6 kt,約占國內總消費量的29.1%,2016年只有1.3 kt,同比減少27.78%,僅占國內總消費量的0.33%。與此相反,自2010年起,我國甲乙酮由以前的凈進口國變成凈出口國,2012年出口量達到102.3 kt,創(chuàng)出口量最高記錄。2007—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進出口情況見表4所示。
表4 2007—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進出口情況
2.3 消費現狀及市場前景
2005年,我國甲乙酮表觀消費量為269.8 kt,2010年增加到310.2 kt,2016年為398.2 kt,同比增長約10.2%。2007—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供需情況見表5所示。
表5 2007—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供需情況 kt
我國甲乙酮消費主要集中在涂料和黏合劑方面,其中涂料對甲乙酮的需求量約占總消費量的51.5%,黏合劑約占30.0%,潤滑油脫蠟約占8.1%,油墨約占5.1%,其他方面(包括磁帶、醫(yī)藥、電子和化工中間體等)約占5.3%。消費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華東這兩個地區(qū),其消費量約占我國甲乙酮總消費量的85%。
隨著人們對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高,未來甲乙酮在溶劑替代領域的應用有望得到進一步擴展,但總體來說,由于我國甲乙酮市場步入平穩(wěn)發(fā)展的同時,并漸顯飽和,因而未來需求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到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470 kt,涂料和黏合劑仍將是最主要的兩大消費領域。
2.4 市場價格
2010—2016年,我國甲乙酮的市場價格變化較大。2010年1—9月,我國甲乙酮市場價格維持在8 200~8 600元/t,之后市場價格開始上漲,10月上漲到14 450元/t,環(huán)比9月增長幅度高達78.40%,價格上漲一直持續(xù)到2011年5月22 000元/t。6月之后,市場價格開始下跌,11月份跌破萬元大關。2012—2013年,市場價格變化不大,基本維持在8 500~9 300元/t。2014年1—4月,市場價格維持在9 100~9 600元/t,6—9月,市場價格維持在10 340~10 560元/t,12月之后,市場價格開始下降。2015年我國甲乙酮市場整體呈現先上升后降,再升又降的發(fā)展狀況,1月的市場價格為6 740元/t,3月上漲到全年最高價格7 420元/t,隨后價格下降到8月的5 350元/t全年最低價格,10月又上漲到6 060元/t,12月降低到5 450元/t。進入2016年,市場價格繼續(xù)維持低位價格運行,最高為11月的7 370元/t,最低為2月的4 860元/t。由于下游需求疲軟和上游原料價格在短時間內不會發(fā)生大的變化,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甲乙酮的市場價格將維持在較低價位運行,大幅度跌漲的可能性不大。
(1)我國未來甲乙酮生產技術仍以正丁烯氧化法為主,通過不斷完善現有生產技術,提高催化劑的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改進生產工藝,進一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產品收率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應該積極開發(fā)以其他原料合成甲乙酮的生產技術,以拓展原料來源。
(2)從下游需求來看,甲乙酮的消費仍將以涂料和膠黏劑等為主,消費結構變化不大。今后應該應加強在樹脂、潤滑油脫蠟以及其他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的開發(fā)應用,使其消費比例更趨于合理,應用范圍更廣泛。同時還應積極開發(fā)高附加值甲乙酮下游產品,綜合利用甲乙酮生產過程副產物,提高甲乙酮裝置的整體經濟效益。
(3)未來幾年,我國企業(yè)暫未有甲乙酮新建或者擴建裝置的計劃,但由于需求增長速度放緩,且生產能力已經出現相對過剩,因此有關擬建或擴建甲乙酮的生產廠家應該慎重。
(4)我國繼續(xù)實施的反傾銷政策,使得進口量將繼續(xù)減少,未來甲乙酮還將處在一個相對寬松的國際環(huán)境之中,市場的供需以及競爭壓力主要來自國內廠家。此外,由于發(fā)達國家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的日益嚴格,導致甲乙酮裝置關閉停產,世界甲乙酮市場供應面臨逐步萎縮的趨勢,這將給我國甲乙酮產品的出口市場帶來一定的發(fā)展空間,今后應該積極拓展出口途徑,進一步擴大出口量,以確保甲乙酮行業(yè)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
[1] 崔小明.國內外甲乙酮的市場分析[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2,20(6):15-23.
[2] 李玉芳,伍小明.甲乙酮生產技術及國內外市場分析[J].上?;?2012,37(4):32-38.
[3] 崔明.甲乙酮:拓應用擴出口,謹防過剩[J].中國化工信息,2017(4):51-53.
[4] 曉銘.我國甲乙酮的供需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J].乙醛醋酸化工,2017(2):12-15.
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of Methyl Ethyl Keton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Cui Xiaoming
(SINOPECBeijingResearchInstituteofChemicalIndustryYanshanBranch,Beijing102500)
The production,consump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ethyl ethyl keton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e total glob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methyl ethyl ketone was 1 546 kt/a in 2016 and the consumption was 1 110 kt/a in 2015.It is forecasted that the consumption will reach about 1 250 kt/a in 2020.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methyl ethyl ketone was 687 kt/a and consumption was 398 kt in China in 2016.It is estimated the consumption will reach about 470 kt/a in China in 2020.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hyl ethyl ketone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methyl ethyl ketone,production,consumption,market analysis
2017-03-22。
崔小明,男,1966年出生,1993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化學系,高級工程師,現主要從事情報調研和信息研究工作。
1674-1099 (2017)03-0013-04
F416.7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