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 陳格欣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轉星移幾度秋”。往事如煙,民國久遠?;厥酌駠鴷r期汽車與保險的那些事兒,銘記一段滄桑歷史。
1901年,一個匈牙利人將兩輛美國轎車帶進上海,第二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才批準這兩輛外國車上路。也是1901年,袁世凱花重金送給慈禧太后一輛敞篷座駕,該車被認為是“中國第一車”。汽車進入中國,也開啟了國人的汽車夢想。起初汽車乃稀罕之物,人們在照相館與紙板或木板做的汽車模型合影便是一種前衛(wèi)和時尚……
“萬國汽車博覽會”
1926年6月,張作霖在奉天成立迫擊炮廠。1928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認為全國統(tǒng)一后要“化兵為工”,擬試制汽車。于是,先在迫擊炮廠內成立工業(yè)制造處,后改為附屬民生工廠,張學良先后撥款80萬元試制汽車。當時民生工廠有職員30人,工人177人,共207人,并聘美國人邁爾斯(Myers)為總工程師。1929年3月,民生工廠進口了一輛美國瑞雪號汽車,廠里將該車拆卸、測繪,對部分零件、部件另行設計制造,歷時2年,于1931年5月試制成功了第一輛汽車,定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
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汽車普及率不高,價格非常昂貴。據(jù)說,當年一輛普通的福特T型轎車在中國大陸的售價是12000塊大洋。而當時普通工薪階層的年收入約為30塊大洋,想買一輛車不吃不喝得400年。
站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街頭,可以看到方向盤位于左側的美國福特和雪佛蘭,也能看到方向盤位于右側的法國雪鐵龍和萊納脫牌汽車。《申報》一位記者曾說上海街頭堪稱“萬國汽車博覽會”。這話是夸張,因為當時世界上能造汽車的國家也就只有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蘇聯(lián)、加拿大、捷克、比利時八個國家而已。蘇聯(lián)、捷克、加拿大、比利時的汽車產(chǎn)能太低,尚不能夠滿足本國需求,根本不可能出口到中國來,故此在中國見到的汽車只有美國的福特、林肯、雪佛蘭、斯蒂龐克,以及法國的雪鐵龍、德國的奔馳、英國的勞斯萊斯等。在這些汽車品牌當中,銷量最大的還是福特。1932年全世界汽車銷量是7萬輛,其中福特賣了3萬輛,雪佛蘭和雪鐵龍加一塊兒賣了兩萬輛,其余所有品牌加起來賣了兩萬輛。
報紙上的汽車廣告
早在1911年11月30日出版的《申報》第8版,就刊有“施突的貝克爾機器車”廣告,從廣告正面上的樣車圖看,圖片非常簡單,也無太多文字說明。后來《申報》汽車廣告手法漸漸成熟,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已能熟練運用各種主題和訴求方式,廣告創(chuàng)意也是精彩紛呈。
以汽車廣告的訴求主題為例,美奔電汽車廣告強調“最合中國人之性情”;凱迪拉克強調“為各式汽車中最上等、最合意者,制造精美,乘之一自豪”;雪鐵龍廣告“經(jīng)濟耐用,優(yōu)美價廉”;福特敞篷車“如游覽風景,吸新空氣,夏日納涼,月夜作樂,福特敞篷車均猶為之”;別克汽車“美與力之結合”。這些廣告訴求契合了不同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主要體現(xiàn)了汽車的幾個特點:快速、安全、代表地位身份、物美價廉、舒適且出行便利等。
1921年11月5日,美商慎昌洋行用“文化與汽車”為題為美奔汽車做了一則廣告。廣告詞說:“馬蹄得得,此非十年前上海風行一時之馬車乎;摩托格格,此非近年來代馬車之汽車乎。得得與格格皆為極喧鬧之聲浪,身在車中,寧不嫌煩。馬車固在淘汰之列,汽車亦未盡善盡美。唯美奔汽車,較普通汽車更進步完美,純用電力行駛,既無煤油之惡氣,又無擾人之聲浪,平穩(wěn)安靜,雅潔迅速,諸君一試,當知文化演進,事物日新,汽車固非馬車所能比擬,而美奔汽車又非普通汽車所能望塵矣!”
1929年4月5日《申報》雪佛蘭汽車廣告占據(jù)了一個整版,同月9日的《申報》上,別克汽車也占據(jù)一個整版。這樣的例子很多,足見當時汽車銷售的惹火程度。
報紙上的汽車保險與廣告
1925年出版的《保險學》一書,由王效文、孔滌菴編著。書中就介紹了汽車保險,“即以賠償汽車自身毀損為目的之保險契約也”,1928年出版的《保險業(yè)概論》一書則把汽車保險定義為“保險其汽車破損及完全不能行駛之損失”。
1930年時,《市政公報》載文稱“1930年廣州市為市營汽車買保險,共用5500元”,也可見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對于汽車保險的重視。不僅如此,當時報上還可見到有關汽車賠案的報道,如1937年2月《信托季刊》上吳培德《汽車保險》一文中記載說:“上海滬南公共汽車于民國24年4月4日總廠失火,共燒毀汽車35輛,該公司共獲得保險費52500兩,因此其經(jīng)濟實力得以維持。”汽車火災案件的賠付,使被保險人得以及時恢復正常的生產(chǎn)和經(jīng)營。
民國汽車保險包括人身和財產(chǎn)兩類,其保單分為五種:一是汽車人身傷害保險單,二是汽車財產(chǎn)損害保險單,三是汽車碰撞保險單,四是汽車火險單,五是偷竊保險單。據(jù)上海永安保險公司1937年汽車保險樣本所附的汽車保費標準所說,汽車保險所保汽車包含兩類,一類是自用汽車,另一類是商用汽車。對于前者,保額一千元或不滿一千元者計該保費一百四十二元,如超過千元者,其超過額每百元另加一元兩角五分保費;而對于后者,保額一千元或不滿一千元者計該保費一百八十五元,如超過千元者,其超過額每百元另加一元五角保費。永安公司無論是對自用汽車還是對商用汽車都有著比較完備的保費標準。
這是民國時《保險業(yè)法》實施后,汽車保險的一個進步。和汽車保險發(fā)展相適應,相關的廣告也日益增加,舊日的上海《申報》刊登過不少。1918年5月29日和6月4日的《申報》上,刊出的汽車保險廣告標題相當醒目,其內容說:“紳商富室備有汽車者,一經(jīng)碰撞,火災其意外損失向何處賠償耶?本公司章程有汽車保險一項,一經(jīng)投保后,關于該車行駛時碰撞損壞、傷人及遇有火災等其損失立即賠償。保費格外從廉,欲知詳章請駕臨本行面議或在電話接洽均可,北京路A字四號。電話:一六零三號 三八九八號英商保眾保險公司啟?!?/p>
汽車歷經(jīng)百余年的發(fā)展,性能和用途不斷擴展,為社會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汽車保險是伴隨著汽車的出現(xiàn)和普及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汽車保險的產(chǎn)生,化解風險,解除駕乘人的后顧之憂,對于汽車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相關的廣告更是拓展了人們對汽車、對汽車保險的認知,讓汽車這種工業(yè)革命的重要代表作,讓保險這種商業(yè)文明的重要產(chǎn)品越來越為民眾所熟知。(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山西運城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