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冬蕊
三個中藥偏方治頑疾
◎羅冬蕊
我自小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稍受風寒,就犯感冒咳嗽。
我應用的第一道中藥偏方,是對氣道針對性強的止咳化痰平喘藥,它們大多藥性辛、苦、甘。中醫(yī)認為辛能開郁散結,苦能降氣平喘,甘能潤肺止咳。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這劑中藥旨在對長期受損的支氣管進行反應性的調節(jié)。
我用的第二道中藥偏方是由老鸛草、蟬蛻、鉤藤、僵蠶、烏梅等藥物煎制的,還有一些藥物如絲瓜絡、山慈菇、露蜂房、蜈蚣等用來對氣道解痙。此偏方我堅持用了幾年,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癥狀大大緩解。期間有一病友,支氣管炎發(fā)作兩月,抗生素用了數(shù)種皆不見效,經(jīng)此偏方一副,當夜便能安睡,三副過后,藥到病除。
我的第三道中藥偏方,是“冬病夏治”三伏貼。考慮到我是虛寒體質,咳嗽總在冬春季氣溫驟降之時發(fā)作,我便在每年的三伏天提前進行中藥敷貼外治,目前已堅持了三年,不僅冬天的咳嗽癥狀減輕,體重也由最低時的70多斤增加到了80斤。
如今,我這三道中藥偏方已堅持二十多年。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再也沒受到老年朋友常有的咳嗽困擾。當然,用藥過程中也有這樣那樣的意外,我的經(jīng)驗是三條,一是找準病根,對癥下藥;二是尊重醫(yī)理,注重保養(yǎng);三是貴在堅持,多措并舉。
摘自《健身科學·中老年》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