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潤文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必然是富有個性、創(chuàng)造性和感情的??梢姡呖甲魑娜〉酶叻值拿卦E就在于努力塑造作文的“魂”——真情實感。文章應該是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而目前高中生的作文令人擔憂——許多學生為了應試而寫作文,一味地跟著高考的指揮棒轉(zhuǎn),刻意追求辭藻的華麗,缺少真情的流露,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之感;甚至有些作文有較多的抄襲、仿作、套作痕跡,形成了“套子”模式。如寫話題作文時,“樂觀”用李白舉例子,“幸福”也用李白,“感恩”還是用李白,對李白可謂“忠心耿耿”,總覺得李白是無所不能的。這種純粹地生搬硬套、沒有一點真情實感的“二手”假作文讓人讀罷,著實索然無味,又怎能博取閱卷老師的青睞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摯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動人心。
如何打破學生作文的“套子”模式,使學生從“虛情假意”中解放出來,并學會用真實的情感去表達真實的生活,從而創(chuàng)造出充滿個性而富有真知灼見的作品呢?文章貴在以情動人。要想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真知灼見的佳作,學生平時一定要養(yǎng)成說真話、敘真事、訴真情的習慣。只有發(fā)自肺腑的文章,才會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才能讓讀者感到真實而親切。
一、關(guān)注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真實情感從何而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走出封閉的課堂,“兩耳多聞窗外事,一心要讀有用書”,熱情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從生活體驗中去發(fā)現(xiàn),積淀情感。這樣,學生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感情歷程、思維方式就都可以成為其寫作中的寶貴材料,即從生活中選材,在作文中說真話、抒真情、寫實感。因此,只有平時養(yǎng)成多觀察、多感悟、多練筆的好習慣,寫作時才會文思泉涌、激情澎湃,才會“下筆如有神”,寫山則情滿于山,寫海則意溢于海。
建議堅持做到如下幾點:1.每天寫日記,記錄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重在寫感悟,給以后寫真人、真事、真生活的作文提供長流的“源泉”;2.平時多看新聞報紙,了解時事動態(tài),積累鮮活的作文素材;3.多關(guān)注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guān)的電視節(jié)目,如《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感動中國》《中國達人秀》等,通過各種媒體來了解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事跡。
二、結(jié)合語文教材接受情感教育
語文教材含有很多文學性深、情感性強的文章。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寫出了對君主的忠誠之心,史鐵生的《合歡樹》歌頌了偉大的母愛,李密的《陳情表》表達出對祖母深深的敬愛之情,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抒發(fā)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滄桑感,栗良平的《一碗陽春面》弘揚了社會的真善美……要從這些充滿大量美好情感內(nèi)容的文學作品中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
總而言之,要想寫出具有真情實感、引發(fā)讀者共鳴的優(yōu)秀文章,我們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學會“做真人”,學會關(guān)注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結(jié)合教材進行情感教育。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過:“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笨梢?,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能稱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