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雪
閑來無事,想讀會書,隨手取一本唐詩,注目良久。突然,從扉頁步出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他用破竹杖幫我翻開《詩圣人生四部曲》,我凝神聚氣,細細品讀起來。
立志篇
杜甫青年時期就懷有壯志,24歲的杜甫站在泰山腳下仰望“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這一壯闊之景,頓生豪氣,奮筆疾書:“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開始了自己文學之路的漫漫征程,設計了自己詩歌藝術的宏偉藍圖。他那蓬勃的朝氣和豪邁的氣概,無疑為唐詩的鼎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氣概,激勵了多少華夏兒女!
柔情篇
雄心大志的杜甫也有另一面,大自然奇幻的美景和大唐盛世的繁榮賦予了杜甫另一面性格——柔情和細膩?!昂糜曛獣r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緩緩的抒情,這柔柔的細語,是他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激情謳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多么清爽的畫面,多么令人陶醉的意境?。∪崆榈亩鸥τ芍缘卣f:“美,源于自然!”
憂憤篇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他的很多詩也充滿了憂憤之情。安史之亂,徹底打破了他青春年少的夢想與激情。站在文學的制高點,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荒涼與頹廢,由衷地發(fā)出凄楚的吶喊:“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從此,杜甫開始將視線由美好的山川轉入唐王朝的興衰。他關注社會,關注民眾的疾苦,他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憂天下之難的杜甫振臂一呼而應者寥寥,他憤激萬分,慨然寫下了《三吏》《三別》,將沒落的唐王朝的黑暗現(xiàn)實,血淋淋地剝離出來,終于找到盛世王朝衰敗的根源!憂思,是詩圣的精髓!憤激,是詩圣的靈魂!
無奈篇
雖然才情萬丈,但杜甫也很無奈,古來圣賢皆寂寞!孤獨的杜甫用文字震撼了世界,卻無力挽回李唐王朝日益走向頹敗的結局。無奈的杜甫,只能借物自比:“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敝荒芤灾T葛亮自喻:“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痹诹髀渌l(xiāng)之際,借諸葛亮的身世發(fā)出了悲涼的感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绷粝铝饲Ч胚z恨!杜甫的一生,是無奈作主調,遺恨作尾曲的凄婉旋律!
每一首詩都叩擊著我的靈魂。合上書,掩面而思,朦朧中,我看到杜甫那破竹杖直指著一個方向,遲疑之后,我覺得我該毅然地朝那個方向走去……
【評點】
文章結構完整,構思新奇。以夢境入題、品讀四部曲開始,以杜甫竹杖的指引結束,前呼后應。采用小標題的形式,使得文章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此外,文章語言精練,富含哲理。將杜甫的名句巧妙地結合在抒情中,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