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和駕駛員,也是從前任手中接下的”
1988年6月,34歲的習近平赴任寧德地委書記,成為當時寧德地委班子中最年輕的一個。
時任寧德地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姚智梅回憶:“習近平的工作和生活作風,簡樸得出乎我們意料!”到任那一天,習近平和省委組織部的同志坐一輛車下來,沒有搞歡迎儀式,更沒有搞任何排場。地委辦的同志通知地委干部說:“新書記來了,請大家到會議室開個會,見個面?!贝蠹也胖懒晻浺呀浀搅恕?/p>
到任后,習近平要求辦公條件都不能變。辦公室、宿舍不做一點翻新裝修,宿舍里簡簡單單只放了一張床和一個寫字臺。他的用車和駕駛員,也是從前任手中接下的。
平時,習近平就在地委食堂里排隊憑飯票打飯吃,理發(fā)也就在行署邊上的一間小店里。這期間,后勤部門多次提出要給習近平開小灶,但都被他拒絕了:“這樣吃飯很好,和大家一起,可以了解情況?!?/p>
后來,地委辦的一位同志跟習近平說,書記您別去排隊了,我們給您買了端過來。他卻回答說:“不用麻煩,我又不是不能做?!绷暯胶推胀ǜ刹看虻牟艘膊畈欢?,一份飯菜大概一角多,一個月不到十元。
姚智梅回憶,習近平的母親齊心和妻子彭麗媛來寧德看他時,他不要公家接待,就在宿舍簡單搭個爐灶,一家人自己做飯吃。大家還看到彭麗媛挎著菜籃子去行署前面的菜市場買菜,生活跟普通干部家庭一模一樣。
“老百姓覺得你是官,你和老百姓就有距離了”
姚智梅說,習近平總是想方設法到基層去,基層是他去最多的地方。時任寧德地委政研室副主任李金煊也回憶說:“只要不開會,一有點時間,習書記就要下鄉(xiāng)去,一年里半年的時間都在下鄉(xiāng)?!?/p>
李金煊多次跟隨習近平到基層調研。他說,習近平心里總是記掛著老百姓吃得好不好,住得暖不暖,每到一村都要走村入戶到老百姓家里實地察看。當時有政研室的同志總結習近平到閩東后不知道“掀了多少鍋蓋、掀了多少桌蓋、掀了多少鋪蓋”。
習近平第一次去屏南調研時,當?shù)乩习傩漳贸霭~蛋招待他——用艾草熬出的熱乎乎的湯汁,沖進打散的生雞蛋里,再加些白糖攪拌一下,這是當?shù)卣写F客的“最高禮節(jié)”。工作人員擔心習近平喝不慣,連忙阻止。習近平擺擺手說:“要是不喝,老百姓就覺得你是官,你和老百姓就有距離了?!彼挷徽f端起碗把艾葉蛋喝了下去,老百姓很高興,一下子就和他熟絡了起來。
1989年7月19日,習近平徒步到不通公路的省定特困鄉(xiāng)——壽寧縣下黨鄉(xiāng)現(xiàn)場辦公,當時辦公地點在廊橋邊上的土坯房里,午休吃飯就安排在廊橋上。參加調研的時任壽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連德仁在日記中寫道:“這一天,乘車5個小時,步行4個半小時,開會座談訪貧2個小時,一路風塵,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你們是愿意得罪兩三千名的干部,還是閩東二百七十萬的人民?”
當年,寧德地區(qū)的干部隊伍紛紛占地建房。根據一份當年寧德地委清房辦的材料記載:至1988年底,干部建私房人數(shù)之多,占地面積之大,建房標準之高,令人觸目驚心,與閩東經濟貧困很不相稱;干部違紀違法占地建房成為誘發(fā)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成為削弱干部隊伍戰(zhàn)斗力的重要因素。
到任寧德的第一輪調研中,習近平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嚴重問題,決心把查處干部違法違紀占地建房問題作為懲治腐敗的突破口在全區(qū)全面展開。
一次會議上,針對有干部提出清房問題牽涉面太大的問題,習近平明確指出就是“要緊緊盯住四百多名處級干部”。他對時任寧德地區(qū)紀委副書記張經喜說:“你們是愿意得罪兩三千名的干部,還是閩東二百七十萬的人民?”
回想起習近平的這次清房工作,時任福鼎縣紀委副書記、福鼎清房辦主任洪恒針說,福鼎當時剛剛規(guī)劃出了龍山開發(fā)區(qū),其中的上龍山一帶由于離縣政府近、地盤又小,成了干部爭相占地建房的“香餑餑”。敢不敢拆?當時福鼎群眾當中流傳著一句歌謠:“黨風正不正,關鍵看龍山?!?/p>
習近平獲知福鼎的情況后,說道:“問問這些干部,是想要受到黨的紀律處分,還是國家法律的處理?”
“為何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習近平曾這樣問大家”
擔任福建省長期間,習近平打響了全國治理餐桌污染的第一戰(zhàn)。
原福建省經貿委副主任、省食安辦主任鐘安平回憶,2001年,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談及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時說:“人民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們關心的事情,人民群眾不放心的事情、不滿意的事情就是我們的過失所在!” “餐桌污染問題若得不到解決,我們就無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著失職?!?/p>
“為何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習近平曾在會上這樣問大家。他認為,問題就出在體制機制上?!辩姲财交貞浾f。
“在當時,對餐桌污染明確提出綜合治理的路徑和機制,非常不容易。”鐘安平說,福建省制定了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方案,根據方案,省政府建立起由23個部門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聯(lián)席會議,自2005年起又改設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在這場“舌尖上的安全”守衛(wèi)戰(zhàn)中,打破部門藩籬,統(tǒng)籌推進,逐步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jiān)管體系。
2001年8月,習近平曾在福建電視臺演播中心接受央視記者的“面對面”采訪。“采訪中,他介紹說,我省已經率先建立定點屠宰、銷售一條龍信息網絡平臺。這樣,每天定點殺了多少豬,市場上又在賣多少豬,有多少是私宰的,第一時間就能得出結果。”鐘安平回憶道。
樓板開裂,習近平當場拍板:“重建!”
龔雄曾擔任福州市副市長。據其回憶,習近平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針對外商投資的審批慢、審批難,習近平倡導實行投資項目審批“一棟樓辦公”,各部門辦事窗口集中于一棟樓,全部手續(xù)不用出樓即可辦成,投資項目審批做到“馬上就辦”。從“一棟樓辦公”推開,福州出臺了一系列下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手續(xù)、提高辦事效率的舉措,還形成了現(xiàn)場辦公解決企業(yè)問題的機制。
盡管已經過去了20多年,龔雄依舊對當時的一件事印象頗深?!?993年,一個重大臺資項目落地福清市,建筑隊正在施工,有棟樓施工完發(fā)現(xiàn)樓板有些開裂。當時臺商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認為有安全隱患要求重建?!?/p>
那時候,各部門對此有分歧,有的部門認為“裂了無非就是做個修補,不礙事”。
在現(xiàn)場辦公會上,習近平聽了各方意見后,當場拍板:“重建!”“習書記認為,百年大計,不能疏忽,這又是重大項目,處理不好會影響外商在福建的投資信心?!饼徯壅f。
會議結束,形成紀要,迅速落實,臺商的問題得以解決。如今,這家企業(yè)已成為當?shù)氐募{稅大戶。
(《新京報》20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