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寓言
富貴于我如浮云
《莊子》寓言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其實,觀察一個人的富貴觀,可能比觀察一個人的行為、經(jīng)歷、習(xí)慣,更能深入地了解一個人。對比先秦諸子的富貴觀,就是這樣一件有趣、有益的事。
縱橫家對富貴的渴求表現(xiàn)得最直接。蘇秦認為士子“屈首受書”,目的就在取“尊榮”。他們認為,“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不能獲得富貴,意味著人生的失??;獲得富貴,則代表著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
法家則把富貴運作成誘餌和酬庸,提煉出了一種簡捷有效的統(tǒng)治、管理國家的方法。韓非子就直言不諱:統(tǒng)治者要讓士民明白,只要為國為君“盡力致死”,那么就“爵祿可致”“富貴之業(yè)”可成。因為“富貴者,人臣之大利也”,所以“人臣挾大利以從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盡而不望怨”。
儒家對富貴的態(tài)度則是欲拒還迎、半推半就的。孔子說:“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又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彼麄兛释@得富貴,但也時刻警惕著富貴對道義以及修行的侵蝕。
對待富貴的態(tài)度,道家頗顯另類。其他學(xué)派,不管是熱衷富貴、渴求富貴、贊頌富貴,還是提防富貴、鄙夷富貴、憎惡富貴,內(nèi)心多多少少都歆羨富貴帶來的種種好處。唯有道家,視富貴為糞土,甚至無物,擺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架勢。
莊子將富貴比喻為腐鼠,告訴惠施(惠施一度臆想莊子是自己富貴的爭奪者),這不是我的菜?!安恢蟪勺涛叮乱恹g芻鳥竟未休。”莊子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楚威王派使者邀聘他出任楚相時,他一口回絕,擺明觀點后,即下逐客令:“子亟去,無污我?!苯z毫不留情面。以莊子的才華,他完全可以“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但是他放棄了。
莊子為什么要放棄追求富貴?他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在莊子看來,在那個時代,富貴多是盜竊劫奪而得,他用“吮癰(yōng)舐痔”的故事來冷嘲熱諷富貴的骯臟和獲取富貴的手段的骯臟?,F(xiàn)在,“吮癰舐痔”成了一個成語。
莊子放棄甚至反對獲取富貴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認為富貴是自由的枷鎖。如果你擁有了富貴,自然要時時在意處處小心地守護著富貴;如果你得了別人給的富貴,自然要為賜予你富貴的對象(君主)負責(zé)。當你開始一門心思地琢磨如何保持自己的祿位權(quán)勢、如何應(yīng)對君主的命令,你還能自由嗎?你還能瀟灑嗎?為了追求人格的獨立與心靈的自由,獲得一種“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莊子終身奉行“不為有國者所羈”的價值觀,自覺放棄塵世的富貴。黃金即使再珍貴,只要它縛住了飛翔的翅膀,就得拋棄!在他心中,自由才是一生最大也最可寶貴的財富。
或許,有人會反對莊子的這種放棄。但是學(xué)者鮑鵬山對此贊嘆:這是由超凡絕俗的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也許,在遭遇橫流的物欲后,我們會向莊子致敬吧!
吮癰舐痔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shù)乘。王說之①,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②,困窘織屨,槁項黃馘③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潰痤④者得車一乘,舐⑤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⑥!”
(選自《列御寇》)
[注] ①王說之:秦王喜歡他。說,通“悅”。
②窮閭阨巷:偏僻的里巷。阨,通“隘”。
③槁項黃馘:面黃肌瘦。槁,干枯。項,脖子。馘,臉。
④破癰潰痤:使毒瘡潰散。癰、痤,毒瘡。
⑤舐:舔。
⑥子行矣:你去吧。
■楊建華金華湯溪高級中學(xué)語文教師,金華市名師。羨慕古人“仗劍游天下,橫簫坐書城”的生活,平時愛四處走走看看,有空就隨便翻翻書。
圖:馬 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