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蔚 本刊記者 孫永鈺
把最美的青春獻給大閱兵
——記北京化工大學大學生士兵曹洋
談 蔚 本刊記者 孫永鈺
編者按:軍隊的基礎在士兵,士兵的源頭在征兵,征兵的重點在高校。如何吸引大批高素質(zhì)青年參軍入伍、建功軍營,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實現(xiàn)黨在形勢下強軍目標的迫切需要,也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本刊從本期開始,在《征兵工作》欄目開設《大學生士兵風采錄》專欄,既介紹大學生士兵在軍隊大學校鍛煉成長的感人事跡,又展示他們退伍后在學校和社會大舞臺積極進取的良好風采,以期鼓勵和吸引更多有志大學生青年到部隊摔打磨練、成長成才。
曹洋,女,蒙古族,中共黨員,內(nèi)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人,2012年9月考入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2013年9月入伍,2014年入選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首批女兵,光榮地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先后榮獲2016中國年度“大學生入圍獎”、北京化工大學“校園青春榜樣”年度人物、閱兵訓練標兵、優(yōu)秀士兵、優(yōu)秀學生干部、國家勵志獎學金等榮譽。
在曹洋還上小學的時候,每當看到電視里出現(xiàn)人民子弟兵的鏡頭,她都天真地告訴爸爸:我也想和他們一樣!爸爸說:這是解放軍,保衛(wèi)祖國的,他們都是男子漢,而你是女孩子。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也能當兵!從那時起她就萌發(fā)了要當軍人的念頭,綠軍裝的夢一直伴隨著她成長。曹洋酷愛運動,中學時便入選了學校運動隊。高三那年,由于訓練強度過大以及飲食不規(guī)律,她患了嚴重的貧血。但性格堅強的她并沒有放棄,為了能為團隊爭得榮譽,她“輕傷不下火線”,仍然帶病堅持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年,她帶領她的團隊,為學校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榮譽,同時她也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上大學后,盡管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但她心中的那個軍裝夢卻一直沉甸甸地埋在心底,等待時機發(fā)芽、開花。
2013年9月,在曹洋升入大學后的第二年,她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xiàn)——她順利通過了體檢、政審,滿懷欣喜地拿到期待已久的入伍通知書,來到原27集團軍某旅做了一名話務女兵。然而,剛?cè)胛榈乃l(fā)現(xiàn),這似乎并不是她想象中的軍旅生活——每天都是單調(diào)乏味的背記號碼、熟悉業(yè)務等各類繁瑣工作,距離她心目中英姿颯爽的女兵形象相差甚遠。但她沒有一絲怨言,仍然堅持做到訓練上吃苦耐勞、工作上勤勤懇懇、作風養(yǎng)成上嚴謹細致,最終以優(yōu)異成績圓滿完成了新訓任務。下到老連隊后,她更是勤奮工作、積極上進。正當她埋頭苦練業(yè)務技能、準備在軍營大展宏圖的時候,單位收到了軍區(qū)要挑選三軍儀仗隊女隊員的通知。曹洋憑借過硬的素質(zhì)在300多名女兵中脫穎而出,順利通過了面試、體能考核等各項選拔工作,于2014年2月被選調(diào)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大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儀仗女兵。
來到儀仗隊的第一天,“獻身儀仗,為國爭光”八個大字就立即映入她的眼簾,也深深地刻在她的心中。使命用信念托舉,投身儀仗事業(yè)就要有執(zhí)著的堅守;儀仗重于生命、事業(yè)高于青春的莊嚴誓詞深深震撼了她的心靈。于是,曹洋暗暗下定決心:既來之則安之,來了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要為青春代言,要為母校爭光。因此,她對自己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軍政素質(zhì)不斷提高,先后完成儀仗司禮任務20余起,其中包括上海亞信峰會、海南博鰲論壇、北京APEC會議等重大任務,并于2015年2月?lián)瘟税嚅L。當班長期間,她盡職盡責、從不懈怠,全班人員軍政素質(zhì)不斷提高。2015年4月,曹洋由于表現(xiàn)突出光榮入黨,同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
參加迎外儀仗儀式(前排右一為曹洋)
2015年6月,曹洋再次通過層層選拔,光榮地成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方陣中的一員。北京的夏天,酷暑難耐,她在隊伍里不分晝夜,用汗水丈量榮譽的長度。98米,128步,短暫卻又漫長的整整3個月。每天12小時的隊列訓練,正步丈量,慢步、齊步、連貫正步、踩樂、分列式、從南走到北的1823米的2號跑道……這一串串數(shù)字,至今都是令她刻骨銘心、縈繞在心頭久久不能忘懷的記憶。她完美地演繹著在每個受閱戰(zhàn)士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永不褪色的忠誠。經(jīng)過3個月嚴格高標準的訓練,曹洋自豪地走過了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國家和祖國人民的檢閱。閱兵之后,曹洋再一次獲得嘉獎,并被閱兵聯(lián)合指揮部評為“閱兵訓練標兵”。有人問她,部隊的生活不如大學多姿多彩,儀仗隊的訓練更是充滿了考驗和挑戰(zhàn),你沒有后悔過嗎?她說:“值得,一次受閱,一生光榮?!?/p>
戎馬三秋暖,抵御一世寒。完成了大閱兵任務后,曹洋脫下綠軍裝,又回到了那個和同學們一起緊張一起快樂的大學生活中。返校后,國家關于退伍大學生的一系列政策幫助她的家庭減輕了許多經(jīng)濟負擔,同時,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兩年的軍旅生涯將曹洋鍛造成一個全新的模樣,她對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充滿了信心。“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甭肪驮谧约旱哪_下,她將放下在部隊取得的所有榮譽,從零開始,腳踏實地,高標準高質(zhì)量完成大學學業(yè),用實際行動回報母校,為國爭光。
(責任編輯:孫永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