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超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火車站新建、擴建項目日益增多,而在火車站建設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形式多樣、跨度規(guī)模大、體型體系復雜的結構,因此,做好火車站房結構設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jīng)驗及工程實例,主要就某火車站站房結構設計中相關要點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站房;結構設計;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結構體系
中圖分類號:TU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8-0205-01
1.工程概況
某中型客運站,設公共交通停車場、社會車輛停車場,總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為500人站房;有6條發(fā)車線,450米長基本旅客站臺,中間站臺1座,貨物線2條,車站設售票廳、候車廳、出站廳及貴賓候車室,治安警務室一個。主站房上部主體結構二層。站房平面投影為矩形,建筑物長109.2m,寬27.0m,高18.0m。地上一層為站臺層,由站臺、承軌結構、候車廳及辦公用房組成,地面標高為±O.000m;二層為高架候車廳,標高6.500m;車站辦公區(qū)域屋面標高10.500m,候車廳屋面標高18.000m。
2.結構體系及基礎
站房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候車廳屋面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站房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徑800。樁基礎持力層為斜長變粒巖層,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1.6m,有效樁長約15-26m。樁基安全等級為二級,柱下單樁為一級。
3.結構設計
站房為二層建筑,除屋蓋外,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結構平面尺寸為109.0m×27.2m。站房基本柱網(wǎng)尺寸為7.5m×8.4m、10m×8.4m、8.4m×5m、15mx25.2m??蚣苤鶠殇摻罨炷林?,候車廳外圍柱截面主要采用700mm×1300mm,邊跨部分柱截面700mm×700mm,其余柱子截面大部分采用600ram×600mm。
4.結構分析
4.1分析軟件和分析方法。本方案將主站房結構橋梁結構和站房結構整體建模,混凝土結構部分用SATWE計算以初步確定混凝土結構的主要構件尺寸和初步的計算結果。
4.2主要荷載和作用。(1)荷載組合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執(zhí)行,其中溫度作用的分項系數(shù)取1.4,組合系數(shù)取0.6。而恒載則按其對結構有利和不利兩種情況,分項系數(shù)分別取1.0和1.35。(2)基本風壓:0.35kN/m2(按50年一遇取值),強度計算按1.1倍取用;地面粗糙度為B類,體型系數(shù)根據(jù)風洞試驗報告確定。(3)根據(jù)安評報告,本工程站房需按100年一遇的標準進行抗震設防,地震參數(shù)采用安評結果。主站房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建筑,按設防烈度6度進行抗震計算,按設防烈度7度采取抗震措施。
4.3計算結果。結構分縫后,主站房結構可分一區(qū)、二區(qū)和三區(qū),以一區(qū)為例,順軌向為x向,垂軌向為Y向。計算結果見表1~3,均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SATWE最大樓層層間位移△u/h(相應于某一節(jié)點)見表1。
以層間位移△u/h計算值為考慮扭轉耦聯(lián)影響后相應于某一層某一節(jié)點的最大值?!翱挂?guī)”表5.5.1限值為1/550,以上結果均滿足要求。在地震作用下,站房樓層最大位移與層平均位移比值的最大值:x方向1.07,Y方向1.19。根據(jù)“抗規(guī)”第3.4.4條限值為1.5,以上結果均滿足要求。在地震作用下,站房最大層間位移與平均層間位移比值的最大值:x方向1.06,Y方向1.18。根據(jù)“抗規(guī)”第3.4.4條限值為1.5,以上結果均滿足要求。
4.4結構分析。根據(jù)圖1分析,其平面尺寸為109.2mm×27.0m??紤]到建筑功能需求,在建筑平面內不設縫,溫度作用成為結構設計重要荷載工況。在建筑結構分析過程中,應采取以下幾方面的處理措施:
(1)溫度作用取值如前4.2第一點所述,將溫度作用作為一種荷載工況,針對建筑超長結構采用單獨分析與設計方式。(2)考慮到客運站候車區(qū)梁跨度較大,因此決定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梁結構,這樣有利于梁中預應力沿板跨至樓板;主梁之間采用井字梁,尺寸為3m×3m。同時,考慮到樓板板跨較小,有利于抵抗混凝土樓板溫度裂縫作用。(3)通過sATwE對建筑平面圖的分析計算,溫度作用工況下樓板應力為1.82MPa-2.52MPa,降溫溫差為15℃,樓板應力較小。樓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其抗拉強度均滿足抗裂要求。此外,在該區(qū)域順軌x向設置預應力筋為溫度筋,預壓應力為1.8-2MPa,以滿足抗裂要求。(4)其他構造措施:在建筑平面中間區(qū)域設置鋼筋,具有一定的溫度筋作用,以提高樓蓋抗裂能力。
5.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本工程站房結構設計要點分析,得到了以下幾方面的結論:(1)站場層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形式,以減小橋梁的結構高度和柱截面尺寸,且方便施工,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技術指標。(2)高架層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框架梁,有利于梁中預應力沿板跨至樓板;主梁之間采用井字梁,由于樓板板跨較小,有利于抵抗混凝土樓板溫度裂縫作用。(3)通過在高架層和屋蓋分縫,解決超長結構溫度作用過大問題,充分提高經(jīng)濟性和結構抗震性能。在順軌x向設置預應力筋為溫度筋,以滿足抗裂要求。在垂直軌道Y向設置后澆帶,在混凝土養(yǎng)護中能夠產(chǎn)生收縮應力,以方便預應力筋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