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柳傳志 企業(yè)家、投資家,曾任聯(lián)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現(xiàn)任聯(lián)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聯(lián)想集團高級顧問。
在柳傳志身上,有著諸多光環(huán):中國IT業(yè)教父、全國知名企業(yè)家……如今古稀之年的他,再一次走進大眾視野。他作為第一期的朗讀嘉賓,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朗誦者》。他朗讀的內(nèi)容不是哪位文學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而是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他的娓娓道來,字里行間的深情,以“遇見”為主題書寫父子間的羈絆,感染著每一位聽眾。那一刻,他不再是富足的商人,而是一位簡單的父親。
虎父無犬子
在很多人眼中,大企業(yè)家的孩子在父母的光環(huán)下,似乎都顯得那么暗淡無光。不過,柳傳志的兒女卻極為出眾。女兒柳青,200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計算機系,2002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畢業(yè)后加入高盛(亞洲)集團,2012年升任亞太區(qū)董事總經(jīng)理,是高盛歷史上最為年輕的董事總經(jīng)理之一,2015年出任滴滴公司總裁;兒子柳林,從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系畢業(yè)后,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了碩士學位,回國后,從事投資與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行業(yè)。雖然當初學習計算機專業(yè)的他們,是業(yè)內(nèi)看好的接班人。然而,他們并沒子承父業(yè),紛紛在自己的行業(yè)里做出了成績。這一切歸功于柳傳志的教育。
柳傳志曾有一個規(guī)定:“聯(lián)想”人的子女不得進入聯(lián)想集團工作。他以身作則,孩子們從美國留學回來后,女兒柳青進的是“聯(lián)想”的勁敵康柏公司,兒子柳林也只來公司實習兩個月,并且是3個主管簽字同意并保密的結果。當時,公司里并沒幾個人知道柳林的到來。柳傳志這種做法也相當程度上遏制了其他高管為其子女開“方便之門”,并將公司的規(guī)定上行下效,落到實處,讓公司環(huán)境更為公平、單純。同時,對親子關系來說,他寧可孩子們磕磕絆絆地碰壁,也不讓他們坐享其成,另外還有諸多意想不到的優(yōu)點。柳傳志曾說過:“各自干各自的,挺好的。這樣我和我兒子平常還可以議論議論公司的事,談一些方法論,在公司里面,是下級,就不能講這些事。女兒做投資,在保密的情況下,也談一談方法論、研究投資的問題、怎么去看企業(yè),這是在家里經(jīng)常研究的話題?!?/p>
“我其實挺‘怕我兒子的”
當著名主持人董卿問及柳傳志,作為一位嚴格的父親,如何對待與兒子的關系時,柳傳志竟然語出驚人。他說:“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兒女的幸福還幸福的事呢?我與兒女們,百分之三十是朋友,百分之三十是同學,百分之四十是家長。我其實挺‘怕我兒子的。”這個“怕”字,是個玩笑話,其實是在乎與尊重,尊重孩子的選擇,在乎孩子的感受。
曾經(jīng)風雨兼程走來的柳傳志,無論創(chuàng)業(yè)之路如何艱辛與勞累,他都沒忽視對孩子的培養(yǎng)與教育。柳傳志喜歡足球,就讓兒子陪他一起踢足球,還常用足球教練的話勉勵孩子:“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后受罪?!彼蠛⒆映钥啵雒考露急M力而為。當孩子們哭泣時,他絕對不會為他們換一個更輕松的環(huán)境,反而鼓勵他們:“人生在世,要受許多委屈,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你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要學會一笑置之,要學會超然待之,要學會轉化勢能。”
對于尊重孩子,柳傳志也是頗有心得。有一次,兒子柳林上大學的時候學會了抽煙。妻子希望柳傳志好好教訓孩子一頓??墒橇鴤髦竞芊磳?,他覺得不能這么直接地批評兒子,孩子丟失了面子反而會適得其反。于是他去跟兒子談心,只簡單地說一句:“你如果能把煙戒了,我會高看你,覺得你了不起!”結果,兒子真的為了贏得父親的那份尊重,沒幾天就把煙給戒了。是啊,在孩子心里,父親就是偶像,沒有什么比他的一句贊揚更讓人心之所往的事了。
用契約精神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
所謂的契約精神,是言傳身教的榜樣精神,是正直與規(guī)則的要求。柳傳志不僅對孩子嚴格,對自己同樣嚴格。有一次,還在讀初中的柳青,讓父親下班后幫她買一份復習資料。柳傳志爽快地答應了。當時,公司正值上升期,工作特別繁忙。柳傳志一忙就忘了這事。當回到家,看著女兒很失望的樣子,柳傳志立刻就準備出門去買書。妻子看著他疲憊的樣子,提議讓司機幫忙去買。然而,柳傳志說:“司機還得回家陪家人,哪好意思麻煩人家?沒關系,我去去就來。”誰知,他一去兩個小時,回家后,還樂呵呵地將書給了女兒。這是一件特別小的事,卻體現(xiàn)了柳傳志的優(yōu)秀品質。說到做到,無論他人地位如何,尊重他們。這些小事,放在了柳青的心里,也讓她養(yǎng)成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作風。
在曾經(jīng)的采訪中,柳傳志曾表示他留給孩子兩個禮物——正直與通融。貌似南轅北轍的兩個點,貌似相互矛盾的兩個狀態(tài),卻是柳傳志做人的精髓。正直,是柳傳志父親從小對他的教育。年少的他懷揣著空軍夢,卻因為家庭背景的緣故而失敗。在他感嘆命運不公時,父親的一句話,讓他坦蕩面對人生的起伏。父親說:“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做什么行業(yè),你都是我的好孩子?!彼粤鴤髦究慈说臅r候,有兩個標準——“既要看前門臉也要看后腦勺”,前門臉指的是這個人的業(yè)績、能力,要給他人看的地方;后腦勺是人的品行,一般考核不到的地方。
通融,不是圓滑,是一種妥協(xié)。對此,人民日報編輯凌志軍曾經(jīng)在《聯(lián)想風云》一書中對柳傳志有一個精彩的描述:“在柳傳志的所有智慧要素中,應當說最精妙也最具深意的東西就是‘妥協(xié)。他在頑強地改變那些自己能夠改變的東西時,也有足夠的胸懷去包容那些他不能改變的東西,然而還有最重要的,他有足夠的智慧去分清什么是自己能夠改變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改變的?!绷鴤髦鞠M⒆觽儽3掷硐牖植焕硐牖?,教會他們通融,是直觀的自我認知。可以實現(xiàn)的事,通過努力,用盡全力去實現(xiàn);沒法實現(xiàn)的事,及時止損,將傷害與期待減少到最低,反而能以最佳的姿態(tài)面對諸事的不確定性。只有學會蟄伏,才能破繭成蝶;只有讀懂退讓,才能一鳴驚人。
柳傳志,是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毫無疑問,也是一位成功的父親。他會為兒子的婚禮而諸多感慨,會為女兒的成就而驕傲。也許,環(huán)繞在他身上的品質,就是他的育兒經(jīn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