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愛原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guān)愛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孩子對愛的需要遠遠勝于對玩具的需求。建議父母與孩子道別時揮揮手;孩子回家時給他一個問候,輕輕地拍拍孩子的肩;臨睡前給孩子一個吻……
2.民主原則 父母要努力營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充分重視孩子的意見和建議。有時候父母的建議孩子不接受,父母會大發(fā)雷霆,其實,父母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于孩子來說是否合適。
3.快樂原則 讓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樂的,學習是快樂的,不要人為地制造壓力。如果父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贊美他,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未來新的挑戰(zhàn)。
4.興趣原則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他的興趣本身不壞,就要努力為他提供便利條件,讓他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作為父母,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消極作用。
5.鼓勵原則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長處,不要吝惜你的贊美之詞和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習慣。
6.游戲原則 父母應擠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玩樂和游戲,使他們在愉快的玩樂中學習知識并增長才干。雖然孩子入學后,其主導活動是學習,但游戲仍然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些父母心中存在一種誤區(qū),總認為游戲會浪費時間,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中國也有“玩物喪志”的古訓,其實不然。因為游戲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快樂中增強體能,增長知識,提高自尊。
7.寬容原則 父母要善于寬容孩子的錯誤,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他們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身為父母,總免不了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8.信任原則 要大膽放手地讓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信任是他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但不少父母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并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李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