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貴(黑龍江省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601)
2種菊酯類微囊懸浮劑防治楊潛葉跳象試驗
陳金貴
(黑龍江省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601)
選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3%高效氯氰菊酯兩種微囊懸浮劑農(nóng)藥,設(shè)計450 mLhm-2和600 mLhm-2兩個用藥量,利用背負式機動噴霧機對2 m以下樹干和地面進行15 Lhm-2噴液量低容量噴霧試驗,以滅殺越冬上樹楊潛葉跳象成蟲,結(jié)果表明:施藥后30 d,平均防效分別為87.7%、96.8%和91.5%、97.7%,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防治效果,但2.5%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用藥成本相對要低,推薦使用。
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微囊懸浮劑; 防治;楊潛葉跳象
楊潛葉跳象(RhynchaenusempopulifolisChen),隸屬鞘翅目,象甲科 ,跳象屬,是一種對楊樹危害較為嚴重的食葉害蟲。國內(nèi)分布于黑龍江 、內(nèi)蒙古 、遼寧 、北京、山西 、山東 、甘肅 、河北等省。以幼蟲、成蟲食害楊樹葉片,危害期比較長,可達數(shù)月,每年從楊樹萌芽至落葉前都會進行危害。受害葉片出現(xiàn)密集孔洞、缺葉,逐漸干枯脫落 ,嚴重影響樹木光合作用,對樹木正常生長造成影響 。
目前,針對該害蟲的常見防治措施有:(1)結(jié)合幼林撫育,人工收集落葉或翻耕土壤,減少越冬成蟲的基數(shù);(2)幼蟲期噴灑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2.5%敵殺死1 000倍液1~2次。但由于該害蟲幼蟲營潛葉生活,使用內(nèi)吸或滲透性不強的藥劑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且一般受危害楊樹都達到4~5 m以上,噴霧比較困難,防治難度和施藥成本較高。針對成蟲的地面封閉防治成蟲施藥法,由于該害蟲在黑龍江地區(qū)春季上樹危害期長達一個月以上,普通持效期最多十幾天的傳統(tǒng)農(nóng)藥,一次施藥無法達到控制整個上樹期成蟲的目的,需多次反復(fù)用藥,費工、費藥,且增加對環(huán)境不良影響。為了探索新的高效、經(jīng)濟、適用的防治方法和藥劑,我們選用了兩種相對低毒、對環(huán)境無害的擬除蟲菊酯類長效微膠囊農(nóng)藥,采用地面封閉法進行了防治試驗。選用藥劑室外理論持效期可達40~60 d,一次施藥,基本可以控制整個跳象成蟲出土上樹期。
1.1 試驗材料
施藥器械:背負式機動噴霧機;型號:3WF-14G;山東華盛農(nóng)業(yè)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試驗藥劑: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黑龍江省平山林業(yè)制藥廠生產(chǎn)。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黑龍江省尚志市尚志林場73林班,為12年生楊樹純林,株行距2 m×3 m,樹高8~10 m,郁閉度0.8以上。地表遍生多種雜草及少量低矮灌木、喬木。該地區(qū)年平均氣溫2.3 ℃,年均降水量666 mm。據(jù)觀測資料,該地區(qū)楊潛葉跳象越冬成蟲一般于4月中下旬開始活動,上樹危害,上年度為輕-中度危害。因此,本試驗設(shè)計施藥時間為2015年4月18日。
1.3 試驗設(shè)計和方法
試驗用林地面積5 hm2,林分密度平均2 245株hm-2,分設(shè)100 m×100 m 的試驗區(qū)5個,其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制劑450 mLhm-2和600 mLhm-2用藥量各1個試驗區(qū),清水處理區(qū)(CK)1個,每區(qū)間設(shè)20 m空白隔離帶。試驗藥劑配制方法,用量杯分別量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制劑450 mL和600 mL,分別倒入機動噴霧機藥箱,然后各加入15 L水,搖勻,即為一種藥劑兩個用藥量的藥液配制方法。另一種藥劑以同樣方法配制。清水對照區(qū)只噴撒15 L清水,不加藥。
施藥方法:經(jīng)連續(xù)觀察并結(jié)合往年調(diào)查資料,預(yù)計2015年4月20日左右楊潛葉跳象越冬成蟲將開始大量上樹,因此試驗組于4月18日進行了施藥。按上述方法配好藥液,用背負式機動噴霧機進行低容量噴霧,采用人行走方向與風向正交,向下風向噴霧,控制噴霧高度2 m以下,有效噴幅按10 m計,即每試驗區(qū)內(nèi)往返噴藥10次,每次行走間隔10 m。保持施藥均勻。力求通過噴霧,能讓地面和樹干均勻著藥,待害蟲活動時觸碰到藥劑而被殺滅,達到通過地面施藥實現(xiàn)高大樹木害蟲防治的目的。
1.4 調(diào)查統(tǒng)計方法
調(diào)查方法:采用5點取樣法,在每個試驗區(qū)確定4株相鄰樹為一個調(diào)查點,共5個調(diào)查點20株樹。借助登高凳用粘蟲膠在距地面2 m處均勻涂抹50 cm寬膠帶。調(diào)查時,記錄膠帶粘附成蟲數(shù)量,每次調(diào)查后,清除膠帶上粘捕到的成蟲。所有調(diào)查結(jié)束后計算蟲口減退率。
調(diào)查時間:分別在4月18日后的第10 d、20 d、30 d進行膠環(huán)粘蟲數(shù)量調(diào)查,并及時清理。
表1 兩種藥劑低容量噴霧地面封閉法防治楊潛葉跳象越冬成蟲蟲口減退率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jié)果
藥劑名稱用藥量/mL?hm-20~10d10~20d20~30d0~30d施藥區(qū)活蟲數(shù)/頭?株-1蟲口減退率/%施藥區(qū)活蟲數(shù)/頭?株-1蟲口減退率/%施藥區(qū)活蟲數(shù)/頭?株-1蟲口減退率/%總平均蟲口減退率/%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4501990.22389.31883.587.7600398.4796.7595.496.8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45060016291.799.017592.197.710490.896.391.597.7CK0193215109
1.5 計算公式
蟲口減退率(%)=[(清水對照區(qū)蟲口數(shù)-試驗區(qū)蟲口數(shù))/清水對照區(qū)蟲口數(shù)]×100%
通過表1可以看出,利用背負式機動噴霧機,采用低容量(公頃用藥液15 L)地面和2 m以下樹干噴霧,在害蟲上樹前形成藥劑封閉區(qū)的防治方法, 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每公頃用制劑450 mL和600 mL兩個劑量藥后10 d、20 d、30 d的害蟲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0.2%、98.4%;89.3%、96.7%;83.5%、95.4。30 d內(nèi)的害蟲蟲口平均減退率分別為87.7%、96.8%。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每公頃用制劑450 mL和600 mL兩個劑量藥后10 d、20 d、30 d的害蟲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1.7%、99.0%;92.1%、97.7%;90.8%、96.3%;30天內(nèi)的害蟲蟲口平均減退率分別為91.5%、97.7%。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兩種藥劑不同用藥量之間的殺蟲效果有明顯區(qū)別,每公頃用450 mL制劑的防治試驗,30 d內(nèi)的平均效果都在92%以下,不能滿足防控需要。而每公頃用600 mL制劑的防治試驗,30 d內(nèi)的平均效果都達到95%以上,都可滿足防治要求。相對來看同等用藥量下,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的殺蟲效果稍高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差異不顯著。
楊潛葉跳象在黑龍江省中、南、東南部地區(qū)自4月中上旬開始至5月上旬,越冬成蟲陸續(xù)上樹,持續(xù)期較長。而成蟲一旦上樹,由于樹木普遍在5~6 m以上,且林內(nèi)不便于大型機械噴霧設(shè)備行駛,所以高射程噴霧機具無法使用。同時,害蟲上樹后的發(fā)育階段和進程也不整齊,防治起來藥劑選擇上也比較困難。所以,選擇一種持效期長的藥劑,通過簡單的地面施藥封閉,達到控制害蟲數(shù)量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本次試驗表明,所選用的兩種微膠囊藥劑持效期均可達到30 d,且保持較好的殺蟲效果。每公頃用600 mL以上制劑量,在楊潛葉跳象成蟲上樹前進行低容量噴霧的防治方法是可取的。根據(jù)市場調(diào)查,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的銷售價格要較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低1/3以上,建議用戶根據(jù)防治預(yù)算,合理選用。
Inhibitory Effect of Two Kinds of Pyrethroid Microcapsule Suspending Agent onRhynchaenusempopulifolis
Chen Jingui
(Shangzhi 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National Forest Farm in Heilongjiang Prov. Harbin 150601, China)
Two kinds of microcapsule suspending agent pesticide (2.5% efficient cyhalothrin & 3% cypermethrin) were selected to design two doses (450 mLhm-2and 600 mLhm-2).Spraying experiments with low-volume (15 Lhm-2liquid spray) were conducted on the branches and ground below 2 m by using knapsack motorized sprayer,so as to kill off the overwintering adult pests (Rhynchaenusempopulifolis).Resul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control effect after 30 days is 87.7%, 96.8% and 91.5%, 97.7%,respectively.They all show optimal control effect, but 2.5% of the efficacy of cyhalothrin is relatively low and should be recommended.
efficient cyhalothrin; cypermethrin; microcapsule suspending agent; control;Rhynchaenusempopulifolis
1005-5215(2017)06-0065-03
2017-04-07
陳金貴(1961-),男,黑龍江尚志人,碩士,高級工程師,現(xiàn)從事森林經(jīng)營管理工作.
S433.5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