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故鄉(xiāng)在內(nèi)蒙古固陽縣,上初中時聽說寧夏有一個固原縣,還知道了古長安以北有一個重要的關(guān)隘——蕭關(guān),漢文帝在今固原城東南建筑蕭關(guān),意在防御當時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蕭關(guān),我知曉了王昭君是從這里出塞的,蔡文姬也是從這里被搶掠到胡地的,從這些歷史人物知道了固原古城,有詩人去過西海固西吉火石寨,說那里的石頭是會燃燒的,后來我又聽說“西海固”一度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人類不能生存之地”。西海固地區(qū)確實少雨,年降水量才200—700毫米,是歷史上一直少雨,還是到近代才這樣呢?這一地區(qū)對于中國歷史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呢?我?guī)е@些問題打開了張承志的《心靈史》,這部非常有個性的作品是作者在西吉的沙溝鄉(xiāng)完成的。
西海固是固原、海原、西吉三個地方統(tǒng)稱。張承志顯然對西海固一往情深,他在《離別西海固》這樣說過:“若不是因為你,我怎么可能完成蛻變,我怎么可能沖決寄生的學術(shù)和虛偽的文章;若不是因為你這約束之地,我怎么可能終于找到了這一滴水般渺小而純真的意義?”他還深情地說:“我一直在徘徊,想尋找一個合我心意的地方,但是最終還是選中了西海固,給自己一個證實?!睆埑兄臼腔刈?,他是以回歸故園的心情來到西海固的。我卻是一個有蒙古族血統(tǒng)的漢人,為什么會對西海固的期待揮之不去呢?那里隱含了自己生命里哪些密碼呢?
2015年盛夏,我沿南路去往西海固。列車在深夜往固原狂奔,我看著車窗外濃重的夜色,看不清自己心靈中的西海固是什么樣子?我只是在現(xiàn)有的關(guān)于西海固文字和照片里,看到西海固是貧窮的,是蒼茫的,而眼下車窗外是墳墓一般的夜色,夜色把貧窮而蒼涼的西海固吞噬了。凌晨三時,列車把我像是噴吐小蚊子一般,從車廂里吐了出來,一下子把我和西海固連接一起。此時,我腦海里的人物是漢武帝,漢武帝是一個軍事強人,任用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衛(wèi)青、霍去病,分三次出征打敗匈奴,把河西走廊納入大漢帝國的版圖。漢武帝是強大的擴張者,我是生命密碼的尋找者。清晨,燕子在賓館的院子里翻飛,我跟著它們的唧唧唧唧的叫聲來到了固原古城墻。固原古城是漢武帝時期建筑的,北周時期又修筑了外城,城池就呈現(xiàn)了“回”字形。古城當年很宏偉,可惜現(xiàn)在保留的僅有西湖公園里面的內(nèi)城墻500米左右,外城墻由于“靖朔門”附近有看守所,被保留了下來。
固原古城西北5公里有秦長城,這時的秦長城還不是秦王嬴政指令修筑的萬里長城,而是秦昭王時期修筑的。這段長城盡管荒疏,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臺和障城的遺跡,這段秦長城西部接西吉縣的巴都溝,東達彭陽縣的里蒲林,綿延180公里。古長城是土質(zhì)的,默默無聞的黃土,被秦人從墻外挖土筑成了高高的城墻后,墻外就成了深溝,不再是平靜的黃土,有了威懾敵方的意思。
秦長城外是誰呢?朋友告訴我,居住在甘肅慶陽、寧夏固原地區(qū)的為義渠戎,還有在今固原東南地區(qū)的烏氏戎。游牧民族有游牧民族生活的方式,農(nóng)耕民族有農(nóng)耕民族的生活權(quán)利,然而,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生活方式不同的兩個民族一直戰(zhàn)爭不止。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夫婦墓出土的等眾多文物都見證了固原在歷史長河中的過去,其中稀世珍品波斯鎏金銀壺訴說著絲綢之路曾經(jīng)的輝煌與傳奇。土,西海固一帶屬于黃土高原,不缺少黃土,黃土是滋養(yǎng)人的,但是戰(zhàn)爭使得黃土也成了為戰(zhàn)爭的“武器”,黃土筑就了長城,在游牧民族和農(nóng)耕民族之間劃了一條線。這條線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不是草原民族沖破長城屏障,就是農(nóng)耕民族出長城追襲游牧民族。長城外是野性的火焰,長城內(nèi)噴吐出擴張的火焰,火焰和火焰燃燒在一起,就燒出了讓人無法割舍的歷史文明。
02
我獨自站在秦長城的廢墟上,此時的長城已經(jīng)不是城墻的模樣了,而是長長的土丘。長城上和長城兩側(cè),是離離原上草,這些荒草當年承受過刀槍血影,也許經(jīng)歷過沖天的烈火燃燒,不管是火燒,還是自然枯榮,他們都在秦長城兩側(cè)頑強地生長。漢武帝的士兵出蕭關(guān),越過秦長城,一直追敵到祁連山下,一千多公里長的河西走廊,爆發(fā)過西漢的將士與匈奴騎兵之間的血戰(zhàn)……兩千多年過去了,一些部族消失了,一些部族活下來了,人和人之間見,民族和民族之間,存在著弱肉強食的潛規(guī)則,只有草,遍地叢生的野草,一歲一枯榮,兩千多年前保持這個樣子,現(xiàn)如今依然是這個樣子。
我尊重一棵草,要超過尊重一個部族。人類是高級動物,文明程度越高,心機越重,而最樸實的存在,往往被丟失了。來到西海固,我不是一個旅游者,而是一個尋覓者,在這塊“人類不能生存之地”,探索這里的各族群眾是怎樣頑強生活的?在我未到西海固前,曾經(jīng)被那些別人送給我的西海固老照片“洗腦”,誤認為到西海固很難找到綠,其實我錯了,從下榻的華祺賓館走出來,固原政府街的兩側(cè)種了綠色的槐樹和榆樹,心想,這也許是刻意的,但到了秦長城,看到了秦長城內(nèi)測的另一道長城——綠色長城,綠油油的樹木和芳草沿著秦長城向遠處逶迤。朋友說,這是固原用了二十年時間精心培育的結(jié)果。
保護綠色,還原綠色,堅持不懈地“退耕還林”,是西海固人這些年堅持做的。為了退耕還林,農(nóng)民做出了付出,山上的田退給政府了,只保留了山腳的口糧田。西海固有養(yǎng)羊養(yǎng)牛的傳統(tǒng),為了保護山林,農(nóng)民改放養(yǎng)為圈養(yǎng),有的山民從山里遷徙出來。大山像人一樣,需要得到滋養(yǎng)才會豐腴。如今西海固的山山峁峁,原來的蠟黃色已經(jīng)被如今的淺綠色代替,有的山峁已經(jīng)完全深綠了。西海固人生活在黃土高原,但他們內(nèi)心也喜歡蔥綠,看到山山峁峁變綠了,就像母親的臉上紅潤了,他們有說不出的高興。我這個外鄉(xiāng)人和西海固人一樣高興,從固原到西吉,從西吉到海原,被一團團,一群群,一片片的蔥綠陶醉著,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車窗外的變綠的山山峁峁,用親眼看到的蔥綠,來消解原來頭腦中先入為主的荒涼。
西吉的偏城鄉(xiāng)位于固原和西吉的連接處。車出固原往西吉行駛,可以看到南面逶迤起伏的是白馬山,是六盤山的分支,北面的則是黃土高原的山山峁峁。車過偏城鄉(xiāng)繼續(xù)西行,南側(cè)有一長溜川地,川地里種植著綠油油的莊稼,再往北是一層一層的梯田。有了這些梯田,山丘就改變了呼吸的節(jié)奏。沒有修筑梯田之前,遇到雨天,山頂和山坡上的雨水一抹坡就下泄了,山的黃土僅僅濕一下皮,下面的黃土層還渴著。有了梯田就不一樣了,梯田留住了雨水,莊稼和樹木也張大嘴巴咕嘟嘟噙住了雨水,水汽在地底運行,喂養(yǎng)了地表的綠。路的北側(cè)大多是高矗的崮梁,畢陡畢陡的黃土,上面依然游動著綠草和綠樹,有的時候可以看到一隊一隊的楊樹排在路邊,用高昂的樹冠梳理天空的游云。天空的云彩在流動,山梁上的梯田也在流動。梯田和谷地是綠的,只有畢陡畢陡的黃土崖是黃的,呈現(xiàn)出黃綠相間,而天空的云彩是灰白相間,這樣的云彩是裹挾著雨水的。這樣的云彩在云貴高原經(jīng)??梢钥吹?,而在西海固看到蓄著雨水的云彩,心中欣喜不已。
在沒有去西海固之前,我誤認為這里沒有什么特產(chǎn)。腳步剛剛踏進西吉縣地界,就曉得了西吉縣是全國馬鈴薯之鄉(xiāng),并且還是蔬菜“西芹之鄉(xiāng)”。馬鈴薯耐旱,可以理解,蔬菜西芹全靠水來喂養(yǎng)啊,西海固最缺少的就是水,怎樣種植蔬菜呢?縣文聯(lián)的朋友告訴我,西吉縣吉祥鎮(zhèn)有水資源豐盛的川地,川地的水位較淺,完全可以打水井進行蔬菜澆灌。西吉縣不僅盛產(chǎn)芹菜,還盛產(chǎn)胡蘿卜,胡蘿卜主要供應重慶和西安市,而西芹則供應全國。西芹為何稱為西芹?原來我以為是外國進口的蔬菜品種,到現(xiàn)場才知道,西芹的“西”,就是西吉的“西”。文聯(lián)的朋友還告訴我,西吉縣還有一個名稱——文學之鄉(xiāng),這令我大為吃驚,在文學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時,西吉人卻自豪地以成為“文學之鄉(xiāng)”為榮,確實大大出乎我的想象。對于西海固來說,“文學之鄉(xiāng)”不是一個稱號,西海固地區(qū)出現(xiàn)的一大片作家以及質(zhì)量高的作品足可以證明,這里不僅有郭文斌、石舒清等男兒活躍于全國文壇,以馬金蓮為代表的回族女作家同樣巾幗不讓須眉,綻放著六盤山花的淡雅清香。綠色是文學的土壤,黃色也是文學的土壤。西海固不缺少黃,如今也不缺少綠,因此生長出西海固作家群就自然而成了。
03
我沿著西吉的綠向北邊的海原縣奔馳,車開得很快,我懇請司機師傅開慢一些,讓我好好看看車窗兩邊的綠。車的西面依然是川地和土山梁,剛出西吉縣時,可以看到川地里的蔬菜,走遠了一些,就可以看到葵花和胡麻,還有玉米和小麥。西吉只種冬小麥,不種春小麥。他們還種植糜子,糜子可以釀酒。海原的年降水量比西吉更少,累計年降水量只有二百多毫米,但是水汽蒸發(fā)涼卻在2200毫米。土壤是生命之基,海原像固原、西吉一樣,大規(guī)模展開封山育林和退耕還林,別人救不了自己,只要自己去努力改善生存環(huán)境。
在西海固,我漸漸明白文明的高層含義是節(jié)制。海原人明白,要想生活得好一些,需要自己付出犧牲,農(nóng)民退出了一部分不適合種植的山地,改變多少年形成的放養(yǎng)牛羊的放牧習慣,使環(huán)境有了明顯的改善,糧食夠自己吃了,再加上農(nóng)閑出外打工,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西海固地區(qū)缺雨水,缺水像是一座大山,壓在他們的頭上。好像天空的雨水也有靈犀,它們不喜歡光禿禿的黃色山頭,而喜歡大地有綠色的地區(qū),西海固人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全身心培植綠色。綠色豐盛,符合西海固的長治久安,如果不考慮后果傷害綠色,就傷害到西海固的未來。海原人具有永不枯竭的封山育林熱情,僅在2012年,就完成了造林八萬畝。山山卯卯的綠,被天空的雨云看到了,這幾年,西海固的降水量明顯超過了過去那些年。
紅色意味著燃燒,綠色能不能燃燒呢?我在西海固朝拜的日子,一天天地感受到種植在山山峁峁的綠色是可以燃燒的。西海固燃燒的綠色火焰,呈現(xiàn)出西海固人擺脫貧困的熱忱。當我登上位于西吉和海原之間的月亮山時,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月亮山的草坪十分茂盛,月亮山的綠,綠得晶瑩,綠進了心頭,置身其中,如同仙境。綠色的草坪滋潤出綠色的山巒,山巒起伏,奔騰如海水的波濤。月亮山上還矗立許多用來風力發(fā)電的白色風車,風葉慢慢地轉(zhuǎn),顯得很悠閑。月亮山的草為何這么迷人,朋友告訴我,草的名字叫——冰草。月亮山除了自然生長的草之外,還有小棵的松樹井然有致穿插其中,這些小松樹是海原人工培植的。松樹長的慢,可以想象,再過20年,月亮山一帶一定松樹成林,松濤陣陣。
要想深入了解一個地區(qū),就必須深入一個家庭。這天,我突然遇到驚喜,在公交車上,我遇到了偏城鄉(xiāng)中學的一位老校警,他很健談,連連稱贊政府的退耕還林政策。他還向我透露一個信息,說政府正在做一個很大的水利工程,把涇源縣豐富的水源引到西吉,甚至引到固原和海原。我確實和老人有緣,跟著老人來到店子屲村,進入老人的家院,院子里種著菜,北屋的墻根擺著七八盆花,有君子蘭、玻璃翠、月季花、文竹等,花朵栽在花盆里,每一朵花的花瓣里洋溢著老人一家對幸福生活的滿足。老人說西吉一連幾年雨水都不錯,田地里的莊稼長得很好。為了證實他的說法,我被他領(lǐng)到了他家的責任田。他家的責任田分在兩個地方,院門外有二分地,種植了洋芋(即土豆),一棵棵芋很苗條,腦袋上頂著粉紅色的小花,煞是可愛,洋芋的葉子稍微粗糙,梗子二尺多高,梗子下的泥土很松軟,洋芋就隱身在松軟的泥土下。老人還把我?guī)У搅怂以谒轀系呢熑翁?,這些責任田是一層層的梯田,他家梯田里種的是玉米、苜蓿和糜子,玉米和苜蓿恰在山梁的中部,一層層梯田一層層綠,有的濃綠,有的淺綠。玉米的葉子又肥又寬,苜蓿的個頭要低一些,開著令人心動的紫色小花。蘇大哥說,苜蓿是牛羊吃的好飼料,人不能吃的。糜子和苜蓿都是我在《詩經(jīng)》里見過的植物,尤其是糜子,確實是在城市生活的我第一次見到,糜子的綠葉狹長,泛著晶瑩的綠,像極了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
我正在和蘇大哥聊天間,不知不覺天空有了變化,天空的云彩由白變?yōu)?,接著,啪嗒啪嗒地雨點子就落下來了。雨點子親吻著田野里的溝溝峁峁,蘇大哥用摩托車帶著我去臨近村子去避雨,順便采訪一下這個村子里的老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蘇大哥帶我去的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大莊村。大莊村是漢族村,整個偏城鄉(xiāng)只有大莊村是漢族村,因此在這個回族鄉(xiāng)屬于“少數(shù)民族”。蘇大哥直接把我?guī)У搅舜笄f村口的一個小賣部里,小賣部里有三位老人正在聊天。蘇大哥把我介紹給小賣部的主人——王玉寶老人,王大伯今年73歲,皮膚黝黑,個子有一米八零,當過兵,家有兩個兒子和十八畝地。像村里的大多數(shù)一樣,兩個兒子出外打工,他和老伴擺弄農(nóng)田,因為地太多了,實在擺弄不過來,只好荒了。老人對政府用推土機幫助農(nóng)民平整出梯田,非常感謝,說,剛開始的時候,有些鄰居擔心弄成梯田長不出莊稼,事實證明,莊稼能蓄住水了,非常好。還有住房,現(xiàn)在的大莊村大部分都是新房,凡是農(nóng)家新房蓋好了,政府無償贊助二萬二千元。
西海固人不僅熱情好客,而且深明大義,有較強的互助意識和大家族意識。這種民族大團結(jié)氣氛到了漢人的春節(jié)和穆斯林的開齋節(jié)時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過春節(jié),回民兄弟拿著油香稞子、油炸馓子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禮品給漢人拜年;遇到“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漢人也提著紅棗、紅糖等禮品到回民兄弟家做客以表祝福。禮尚往來,禮輕義重。說到回漢關(guān)系,老人們說,漢族和回族的關(guān)系非常好,像是一家人一樣,回族鄉(xiāng)親家庭有了大事,會通知漢族老鄉(xiāng)參加,漢族老鄉(xiāng)家里有了大事,也會通知回族老鄉(xiāng)參加。老人們雖然住在偏遠的鄉(xiāng)下,卻關(guān)心國家大事,對黨中央反腐敗雙手擁護。一級帶動一級,現(xiàn)在的鄉(xiāng)干部對老百姓的態(tài)度非常好…….與三位老人不知不覺地聊了一個鐘頭,我與王玉保老人握手作別,老人一下子激動了起來,含著熱淚向我讀了一首他編的順口溜,希望能在報紙上刊登:
黨中央,發(fā)號令
全國人民都響應
送溫暖,安民心
鄉(xiāng)村改造能成功
推倒破房蓋新房
上下圈梁如銅鐘
政策端,干部正
一心一意為百姓
老百姓,是莊稼
陽光雨露和春風
04
我來西海固是來朝拜的,在這塊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有著一種與地氣相聯(lián)接的純潔精神。這樣的精神,使得西海固人,無論是面對過去的貧困,還是面對如今的亂亂紛紛的商品經(jīng)濟,他們始終不亂陣腳,有著罕見的定力——我想揭秘這個謎,西海固的人格精神是來自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還是來自神圣的宗教?
當你走入西海固人家,就是普通農(nóng)戶,不少人家整潔簡樸的中堂之內(nèi)總是懸掛著字畫條幅,其折射出的西海固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那種執(zhí)著與堅守。西海固地區(qū)信仰伊斯蘭教占大多數(shù),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到處可以看到清真寺,看到在清真寺禮拜的回族群眾。說實在的,在來西海固前,我對伊斯蘭教和《古蘭經(jīng)》知之甚少,但在深入西海固的日子里,與回族群眾朝夕相處,看到了他們淡定的生活和純潔的信仰。對于伊斯蘭教的祭祀、禮拜、封齋等,我是深入到一個回族家庭才了解到的。這位老人向我介紹到了伊斯蘭教徒的大凈、小凈等,還向我介紹了伊斯蘭教的大善。深入偏遠的鄉(xiāng)村時,沒有飯館,回族兄弟就留我在他們家吃飯,并沒有因為我是漢族人而把我拒之門外。因為我知道張承志的《心靈史》寫的是中國伊斯蘭教派里的哲合忍耶的歷史,小心地了解西海固的伊斯蘭教派,一位回族大哥把一本馬通著的《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閥制度》放在我的手上,通過閱讀,基本知道了西海固的伊斯蘭各個教派的發(fā)展歷史。
文聯(lián)朋友看我對伊斯蘭文化有濃厚興趣,就帶我來到了固原二十里鋪拱北(我國伊斯蘭教先賢陵墓建筑稱謂)。拱北依五原山而建,我走過清水河上的一座橋,看到這座伊斯蘭建筑有著濃厚的中華傳統(tǒng)建筑的元素,除了飛檐斗拱,還看到雕刻到磚墻上的漢字對聯(lián):進門的橫批寫著四個大字“歷古復興”,進入第二道門亭,東面的前院幾乎是中國式的四合院,北房端莊沉穩(wěn)為禮拜大殿,其對聯(lián)有著儒家文化的精髓,“拱北為尋奧之明燈萬眾瞻仰,圣教能探源于正經(jīng)德以宣化?!睓M批“古月獨明”。我從這些對聯(lián)和橫批里,看到了伊斯蘭文化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門亭背面有一幅對聯(lián)進一步闡釋了伊斯蘭文化和中國儒家文化的融合,“教演四方敬服念拜齋課朝,道通東土敦崇仁義禮智信?!睓M批“中和”。走進下院,看到照壁中最顯著的地方分別用阿拉伯文和中文雕刻《古蘭經(jīng)》第一百章的內(nèi)容:“信仰是人類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對物質(zhì)和財富的執(zhí)著會使人類滑向貪婪的深淵;在真主面前人類沒有隱私”。我深深地被這三句話震撼了!我突然覺悟自己千里迢迢來到西海固尋找的生命密碼,就在二十里鋪拱北的照壁上雕刻著!是啊,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感到困惑,感到壓抑,感到不自在,人們大都不能正確處理好精神和物質(zhì)的關(guān)系,而西海固人卻保持著生活坦然而淡定的生活節(jié)奏。對西海固的采訪中,看到西海固人不以財富多少論人的尊卑,我從這面墻壁上找到了答案。
西海固人好像天生對金錢保持著距離,這些日子我與出租車司機打交道比較多,看到他們?nèi)绱诵量嗯阒也娠L,我欲多給他們一些車費,他們竟然像受到侮辱一般分文不取!在拱北,遇到一位健談得默斯林,他向我介紹說,前來拱北朝拜的,不僅有回族兄弟姐妹,還有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人群。出拱北往不遠,就到了開城,這里有元朝安西王府遺址。王府的主人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兒子忙哥剌和他的孫子阿難答,他倆都是元政府的安西王。不管哪個民族,都有傳奇人物,安西王阿難答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創(chuàng)造的最大傳奇是率15萬軍隊皈依伊斯蘭教。經(jīng)過歷史的沉淀,從許多偶然的事件中可以找出必然的因子,阿難答的父親忙哥剌忙于征戰(zhàn),把阿難答托付給當?shù)匾粋€穆斯林人家代養(yǎng),穆斯林養(yǎng)母用奶水把阿難答奶大,少年阿難答通讀《古蘭經(jīng)》,熟練地用大食文(波斯文)寫字……這應該是他皈依伊斯蘭教的最基本元素。
由阿難答改信伊斯蘭教,我想到了征服和被征服的問題。十三世紀的蒙古人用彎刀鐵馬不僅武力征服了西夏、南宋、遼,還揮師西下,武力征服了中亞、西亞,一直攻打到歐洲的萊茵河畔。武力可以使得征服者獲得行政管理權(quán),但是無法推廣他們的宗教信仰,與此相反,被征服國的宗教信仰卻往往同化了他們,在中亞、西亞建立汗國的蒙古人,許多人皈依了伊斯蘭教——阿難答皈依伊斯蘭教,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的。阿難答率眾皈依伊斯蘭教后,對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fā)展是有功勞的。我在安西王府遺址無法找到因為參與宮廷政變被殺的阿難答墳墓,也無法想象當年的安西王宮的富麗堂皇。在開城的遺址現(xiàn)場,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遺址”一樣,眼前的遺址標志不過是一個指示牌,至于王府宮殿本身早就化為泥土。1304年,安西王府地區(qū)發(fā)生一場大地震,毫不留情地把安西王府埋于地下。
我在遺址的標志牌周圍徜徉,土路邊有柳樹,荊棘,還有大片的玉米地,我不知那塊玉米地下是王府的位置?環(huán)顧四周,西邊是山梁,東邊也是山梁,西邊的山梁直直的,東邊的山梁則略有弧度,不知當年的第一代安西王怎樣選了這塊風水寶地?當?shù)乩相l(xiāng)說山梁上曾經(jīng)有過城墻,不知是否可以考證?也不知現(xiàn)在西海固人有多少是阿難答軍隊將士的后裔?作為一個西海固的朝拜著,我只是輕輕地走著,不要讓自己的腳步驚動1304年安西王府大地震的遇難者。
05
在中國,我想沒有一個地方能比西海固更令人揪腸掛肚,一方面曾經(jīng)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人類不能生存之地”;另一方面,在這里生活的各族群眾有著那么純真的生活信念,西海固人對于苦難有著驚人的承受力。即使到了現(xiàn)在,西海固的一些偏遠山區(qū)的農(nóng)戶依然貧困,有資料統(tǒng)計:西海固地區(qū)1996年人均收入300~500元的人口占總?cè)丝诘?4.2%,人均收入300元以下的人口占總?cè)丝诘?6.2%。
——以上的統(tǒng)計資料是1996年,我與西海固相遇的時間是2015年7月,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內(nèi),西海固確實有了巨大變化。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給西海固帶來了發(fā)展機遇,青壯年農(nóng)民進城打工,改變了西海固農(nóng)民經(jīng)濟收入菲薄的尷尬。當然,無論是固原、西吉,還是海原,還有一部分偏遠鄉(xiāng)村的農(nóng)民還在使用石頭砌的水井(水窖),在雨季儲存雨水,在冬季儲存融化的雪水,如果老天爺?shù)慕邓坎粔虻脑?,甚至需要買水儲存到水窖…..苦,當然苦,但他們依然像苦菜花一般堅守在這片黃土地上,黃獵獵的黃土是他們終生相依的。
西海固地區(qū)古代關(guān)隘多,古城堡多,出土文物多,西海固的原住居民,不僅要承受物質(zhì)生活的清苦,還要面對自然災害帶來的苦難,且不說干旱少雨這樣的???, 1920年海原縣發(fā)生過8.6級的大地震,震中裂度達到12度,整個西海固地區(qū)都遭受震災,固原城內(nèi)的許多民房被震塌,很長時間內(nèi),古城的北門內(nèi)一帶廢墟一片,荒草叢生。我是有蒙古族血統(tǒng)的漢人,成吉思汗的母親說過;“苦難使女人變成金子?!弊匀粸暮臀镔|(zhì)生活的貧困,磨礪了西海固人承受災難的韌勁,海原縣縣城西北有占地近200畝的“萬人墳”,記錄了1920年發(fā)生的那場大地震......大地震給西海固帶來了災難,震災也意外地給西海固帶來了財富——震湖,西吉黨家岔堰塞湖竟有190萬平方米水面,山峁中陡然涌出了一個鮮活的湖泊,碧綠的湖泊,湖中搖曳的水草……這些水鄉(xiāng)景色是西海固人原來想都不敢想的。
到震湖去!從西吉縣城的震湖路口到震湖,將近四十公里,這樣的車程對我是一個折磨,我恨不得一下子飛到湖邊,用清澈的湖水去沖洗關(guān)于西海固的干旱印象。雖然道路崎嶇,我依然踏上了這個拜謁的旅程。這條道路正在重新修筑,出租車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跳著舞,我的腦袋不時碰撞車頂。路況不好,并不能降低我的眼睛的光鮮,因為車的左邊是綠茵茵的川地和山梁上的梯田,梯田是綠的,川地里的蔬菜是綠的,綠綠相盼,這一帶的山梁則是圓弧型的,圓弧形的山梁畫出了山梁上梯田的曲線美,這些曲線使得這些梯田看上去更像是登天的梯子,一腳一腳踩著天梯往高處攀登,可以攀登到藍天白云中。震湖在遠處,我雖然看不見湖,司機幾次停車,我下車可以看到瓦藍瓦藍的天空。車子越是往北走,天空越藍,云朵越白。當前面的路被一座土山擋住的時候,看到路邊沙柳成林,終于到了鎮(zhèn)湖!我穿越兩片沙柳林,走到一大片黃色的沼澤地,走過這片沼澤地,映入眼簾的就是震湖:震湖的形狀是狹長的,湖水清澈,因為圍著湖的山梁上基本沒有樹木,湖水里倒影只有山影,我很驚訝這一湖碧水怎么會有長條狀的藍色深淺不一的搖曳,盡管如此,我看到水的藍越過碧綠的山梁,接住了天空的藍。湖的四周淺水處有蘆葦蕩,不時有十分好看的水鳥從蘆葦中,箭一般的飛起,直插藍天。
從震湖返回,已是黃昏,我只好次日去火石寨。到火石寨時剛剛清晨八點,白燦燦的太陽就落在赭紅色的石頭拱門上,一下子提升了火熱的氛圍。沿著茂盛的林間石徑,拉著山路邊的鐵鏈子,攀上了主峰金頂,沿著山脊往前走,山脊左面的一群群丹霞地貌盡收眼底,赭紅色的山的截面在綠色的映襯下,紅得熱烈,紅得奔放!沿著山脊繼續(xù)前行,走過了兩個大大的“S”,又看見了一群丹霞山,經(jīng)過地址歲月的風化,丹霞山的截面有的凹下去,形成凹槽,但從整體看,它們依然像邁著剛勁的步伐向著天際狂奔的巨人,山頂上綠色植被恰如綠色的貝雷帽。又往前走了三十多米,舉目遠眺,竟然又看到遠處又涌來一大群丹霞山,這些山因為地處比較遠,顯得不太高大,但更加震撼——它們像一群互相給力的火炬,從遠處疾奔而來!這些丹霞山屹立在這里,有的截面可以看到深海里才有貝殼,這些山頭是經(jīng)過幾億年的地殼運動,才從海底拱到了地面,橫空出世,在西海固住了下來。西海固的內(nèi)心是熱的,這些丹霞山成為解讀西海固的圖騰。
該回了,我作為一個西海固的朝拜者,經(jīng)過十幾日與西海固的朝夕相處,從遠而近觸摸到了西海固的溫度,進入了西海固的精神世界,西海固從春秋戰(zhàn)國到如今,屢屢承受戰(zhàn)爭兵災、干旱、地震等災難,西海固人并沒有低下高傲的頭,從來沒有一種災難能把西海固人打垮。西海固人用強大的內(nèi)在精神來對抗外來的災難,他們借助宗教的信仰去打掃心靈上污垢。西海固人是有精神的,一個人,無論是國王,還是平民,首先是精神的,才是物質(zhì)的。肉體服從精神,只有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只有精神的幸福,才是永恒的幸福。
在西海固朝拜的日子里,我一直感到西海固在熱烈地燃燒,我很強烈地感受到了西海固燃燒的熱力。剛到西海固的時候,能感覺到的東西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表述,現(xiàn)在我找到了:西海固的燃燒,正是生命正能量的燃燒,由內(nèi)向外發(fā)出迷人的光彩!我是懷著朝拜的心境來到了這里,在朝拜西海固將要結(jié)束的時候,看到了拱北照壁中最顯著的地方雕刻的《古蘭經(jīng)》,作為一個漢族人,我從這段《古蘭經(jīng)》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圖像,感到無比地幸福,我想,當年的安西王阿難答也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幸福滋潤。
帶著生活的疑惑而來,帶著生命的燃燒暫別西海固,無論周遭的環(huán)境怎樣變化,我一定要做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這是我內(nèi)心的秘密,其實,在無形的造物主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沒有什么秘密。
王克楠
王克楠簡介:中國作協(xié)會員,邯鄲市作協(xié)副主席,邯鄲市散文學會會長,著名評論家,作家。
全視角與獨有的意味
“西海固”是寧夏六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tǒng)稱,1972年被聯(lián)合國糧食開發(fā)署定義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之地”。這里的年降雨量200~700毫米之間,而年蒸發(fā)量在1000~2400毫米之間,屬于極度干旱地區(qū)。王克楠在寫這個地區(qū)時用了全方位的視角,從人文、地理、歷史、宗教信仰、自然景觀等多個方面入手,寫出了一個全面的“西海固”;但是,王克楠沒有讓筆墨陷入那種泛泛的介紹和走馬觀花的游覽中,而是沿著“燃燒的精神”行走,突出了“西海固”的內(nèi)在精神和生命的意義,這是文章的筋脈。
第一個燃燒的精神是民族融合精神,從秦昭王修筑的黃土長城上展開,長城是游牧民族與農(nóng)耕民族的分界線。“這條線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不是草原民族沖破長城屏障,就是農(nóng)耕民族出長城追襲游牧民族。長城外是野性的火焰,長城內(nèi)噴吐出擴張的火焰,火焰和火焰燃燒在一起,就燒出了讓人無法割舍的歷史文明?!蓖蹩碎缘歉咄h的態(tài)度來審視長城,得出了別樣的結(jié)論,表面看是戰(zhàn)爭的,敵對的,但從文明的角度講卻是共有文明史。同時,又潛伏了民族的交融史,在火焰的燃燒中,平民的交往必然融合的,心靈是沒有界線的,他們將跨越長城和信仰,并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
第二個燃燒的精神是保護環(huán)境精神,從退耕還林展開?!拔骱9獭痹?jīng)陷入人口增加與環(huán)境惡化的惡性循環(huán),“人口增加—開墾土地—破壞生態(tài)—貧困—人口增加”,這樣的發(fā)展公式成為噩夢,像陷入沼澤之中,越想拔出腿來,反而陷得越深。王克楠通過目睹的一片片綠色和含雨水的白云看出了多年來“西海固”的生態(tài)變化,并以農(nóng)民的犧牲來暗點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決心。王克楠以幽默的文筆寫了西芹,笑稱是西吉縣的品種,其實西芹當然是西方引進的,但這樣的幽默筆鋒是對“西海固”人的肯定,他們在人類不適宜生存之地創(chuàng)造了奇跡。
第三個燃燒的精神是民族團結(jié)精神和感恩精神,借幾個典型人物之口表達出來。一是回漢兩個民族之間的互愛互助,互相往來的現(xiàn)象,猶如一個大家庭,沒有沖突與矛盾;二是在看到政府引導農(nóng)民改善自然環(huán)境,補助農(nóng)民蓋房,反腐行動等一系列造福人民的措施出臺之后,農(nóng)民表達出由衷的感恩敬愛之心,他們以順口溜的形式表達了對黨和政府的熱愛。
第四個燃燒的精神是不為物質(zhì)生活所引誘,注重精神生活的精神,從宗教信仰上展開。在極度貧困的環(huán)境中,各族人民一直在堅守,和困難的環(huán)境做斗爭。在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沖擊下,他們并沒有拋棄故園,而是眷戀故土,保持了天真淳樸的性格。在分析原因時,王克楠把農(nóng)民的精神導向歸于宗教,從倡導真善美的教旨和教義中找到了他們的精神堤壩,找到了他們與金錢保持距離的心靈源泉。
第五個燃燒的精神是生命的意義,從歷史與地理變遷中探尋蛛絲馬跡?!拔骱9獭痹诘乩砩辖?jīng)歷過8.6級的大地震,改變了地質(zhì)地貌,并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景觀。這些景觀成為“西海固”人心靈的圖騰,讓他們擁有一顆熾熱的心和永恒的精神。在歷史上,“西海固”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地區(qū),盡管近年來有所發(fā)展,但他們沒有摘掉貧窮的帽子,“他們依然像苦菜花一般堅守在這片黃土地上”。而他們也養(yǎng)成了克服困難的精神,“西海固人并沒有低下高傲的頭,從來沒有一種災難能把西海固人打垮。西海固人用強大的內(nèi)在精神來對抗外來的災難,他們借助宗教的信仰去打掃心靈上污垢?!蓖蹩碎獜闹锌偨Y(jié)出生命的意義,精神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大愛人間比自我幸福更為重要?!皫е畹囊苫蠖鴣恚瑤е娜紵龝簞e西海固,無論周遭的環(huán)境怎樣變化,我一定要做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這是我內(nèi)心的秘密,其實,在無形的造物主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沒有什么秘密?!?/p>
王克楠在西海固的行走,是帶著疑問去的,帶著答案回的,這是一場心靈的游走。為了尋找答案,他全方位地觀察了西海固的方方面面,察形于外,領(lǐng)悟于心,所謂的外部觀察實質(zhì)上是內(nèi)部窺測,他一直在領(lǐng)悟西海固的內(nèi)在精神。每一個優(yōu)秀的作家都是尋找味道的,他從各個方面尋找著西海固的味道,那種浸潤荒涼而干旱的大地上的味道,那種浸染在民族血液中的味道。他找到了西海固獨有的意味,心靈為其深深的打動,和張承志一樣,他在寫一篇《心靈史》,并從瞬間的感動中發(fā)現(xiàn)了靈魂的秘密。(鄧迪思)
創(chuàng)刊宗旨與理念
《西部作家》是西部聯(lián)盟會主辦的綜合性文學雙月刊,創(chuàng)辦于2012年1月,是非營利的公益性文學期刊。
宗 旨:以交流文學為主要目的,探索前沿文學,追求文學新理念,審視當下文化。不搞征訂、不以任何手段收取作者費用,為文學愛好者和作家搭建交流平臺。
理 念:提倡文學多元化,鼓勵超前性寫作,積極探索新的創(chuàng)作模式,以人文關(guān)懷為基礎(chǔ),關(guān)注當下現(xiàn)實。發(fā)掘具有現(xiàn)代性內(nèi)核、地域性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
顧 問:熊育群、秦嶺、洪燭、陳啟文、鄧九剛、余繼聰、阮直、王克楠、帕蒂古麗、李榮
社 長:張柏青
主 編:鄧迪思
副 主 編:梅 紓
微信平臺編輯: 阿兮、王存良、章遠初、冷秋、朱輝、記得、一朵女子、高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