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長江
我家的老屋前有一汪小池塘,塘里的水,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很是清澈。
荷就在清水里攢足勁,尖尖地長出來,或一枝獨秀,或成雙作對,或牽小扶大,或前呼后擁,忘情地、興奮地展示著妙曼身姿,散發(fā)出陣陣幽香。而飛來探花的,不是勤勞的蜜蜂,不是翩躚的蝴蝶,卻是三五只輕盈的蜻蜓,它們將翅膀大幅度地展開,薄薄的羽翼簡直若有若無,甚至連整個身子都是透明的;它們繞著紅蓮低回起舞,或許就是為了追逐那淡淡的馨香吧!
荷,于我是有緣的。少年的我時常在荷塘邊漫步,誦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累了就坐在石頭上,靜靜地欣賞荷花的秀美、葉的清香、枝的挺拔。荷的花蕾,一夜間就從水里冒出來,舉起森林般的手臂,吶喊出一片水淋淋的聲音來。偶爾傳來荷葉綻裂時發(fā)出的“咔、咔、咔”的聲音,像春夏月夜下的陣陣蛙鳴,像嬰兒墜地時的呱呱啼哭……聽著這悅耳的聲音,我的呼吸和脈搏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這生命的悸動……
離開故鄉(xiāng)的我,常在夏荷盛開之時,回老家親近荷塘。滿池的荷葉,光滑濕潤,或淺得發(fā)亮,或深得滴翠。有的平展浮于水面,如薄薄的圓盤;有的在清風(fēng)中輕搖,撐起朵朵黃傘,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剛露出水面,緊緊地卷著嫩葉,像丹青妙手得意的一筆……一片悄然綻放的、紅紅白白的荷花,挺立其間,一朵朵似開未開、欲語還休的小精靈,就這樣以優(yōu)美的舞姿定格在我的驚喜里了。
晴日觀荷如此美妙,下雨時,在屋檐下聽雨打荷葉聲,更有一番情趣。雨下得大時,雨點像跳躍的音符敲擊著荷葉,那種由遠(yuǎn)而近、輕敲緩擊所發(fā)出的美妙絕倫的聲響,恰似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讓我在故鄉(xiāng)聽到了雄渾而豪放的琵琶新唱。雨小的時候,絲絲縷縷,潤物無聲。盡情享受著雨露浸潤的荷花,在碧綠的荷葉簇?fù)硐?,顯得越發(fā)嬌艷欲滴,清新雅潔。雨滴落在光滑的荷葉上,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快樂而又迅速地滾入荷葉那寬大的掌心當(dāng)中。漸漸地,許多珍珠匯聚到了一起,形成了幾顆滾動的大水珠。每逢這時,不承其重的荷葉就會將腰一彎,將晶瑩剔透的水珠抖落在水里。無數(shù)顆水珠敲擊水面所發(fā)出的聲音,像流動的樂曲,優(yōu)美而纏綿。
有月的夜晚,一個人信步于荷塘月色中。如銀似水的月光,灑在池水里,使荷塘變得朦朧幽深。逐漸升起的輕紗薄霧籠罩著荷塘,讓滿池的荷花變得縹緲起來。薄霧中的花蕾或緊閉或打開,千姿百態(tài),色彩繽紛。眼前那枝潔白的已完全綻放的荷花,托捧著黃色的花蕊和嫩綠的蓮蓬,格外顯眼,格外妖嬈。突然間,一片花瓣離開花蕊和蓮蓬,像脫了線的風(fēng)箏似的搖擺著、飄忽著向水面落去。就在花瓣撞擊水面的瞬間,我覺得心頭突然一顫,聽到了振聾發(fā)聵的撞擊聲。接著,水面上泛起的漣漪也在我心里慢慢地蕩開……
面對此情此景,很容易想起名人的聯(lián)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笔堑?,擁有這樣從容放達(dá)的心境和處世態(tài)度,才能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平心靜氣,淡泊自然。
(有刪改)
全文寫了晴日里、下雨時觀荷的場景。除了視覺上的描摹外,作者更側(cè)重于聽覺上的沖擊。荷破水而出的聲音,荷葉綻裂時的聲音,雨打荷葉的聲音,荷葉彎腰抖落水珠的聲音,以及荷花花瓣落水的聲音,都被作者賦予了生命的力量。荷的勃勃生機(jī)以及荷的那份寧靜讓作者明白,擁有從容豁達(dá)的心境和謙和的處世態(tài)度,才能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淡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