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艷
《風》是唐代詩人李嶠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如果不看詩題,這首詩就像一則謎語。風是無形的,風又是實在的;我們看不到風,卻能感受到風。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及 “三”“二”“千”“萬”這幾個數(shù)字的巧妙組合,表現(xiàn)了風強大的力量。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在這首詩中,我們仿佛在落葉的沙沙聲中,在鮮花綻放的笑臉里看到了風;我們仿佛在滾滾的浪濤中,在傾斜的竹竿中找到了風。讀著這首詩,風仿佛就在我們面前。
小讀者讀了這首描寫風的詩,又會受到怎樣的啟發(fā)?他們筆下的風是什么樣的呢?
風
興化市實驗小學 陳梓桐
風
是個愛講笑話的孩子
瞧
聽了他的笑話
大樹笑彎了腰
風車笑得直打轉(zhuǎn)
連大海也把肚子笑疼了
疼得直打滾
陳梓桐同學不僅把風兒當作愛講笑話的孩子來寫,而且賦予了大樹、風車、大海以生命,它們在詩中都“活”了!擬人手法的采用,讓小詩人筆下的“風”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