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呼倫貝爾有南北兩條旅游線路,北線前幾年筆者已經騎過,南線也一直想去體驗,但因2015年連續(xù)陰雨天沒能成行。2016年7月,期待已久的南線之旅終于成行了。
2016年7月開始騎行,騎行11天,行程1500km。游覽了阿爾山,柴河等國家級風景區(qū),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博格達奧拉神山。這條線路風景極美,值得推薦給廣大騎友和攝影愛好者,線路沿途有天池、地池、石海等眾多火山奇觀。一路飽覽了遼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的草原牛羊成群、鮮花遍野、五彩斑斕,油菜花海更是金色耀眼。絕壁上的山水巖壁畫賞心悅目,令人稱奇。十大灣景區(qū),宛如一條蛟龍,洶涌澎湃。烏蘇浪子湖,水面湛藍如鏡,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一路上森林山地交相輝映,奇花異草遍布山間。浩饒山,山勢起伏,連綿不絕。令人難忘的是博格達敖拉神山,山勢雄偉、嵯峨險峻、山洞眾多、神秘莫測。神山敖包,祭祀的人群絡繹不絕。大峽谷,氣勢磅礴,亂石成堆。月亮天池宛如一輪明月,鑲嵌在崇山峻嶺中。一路上猶如夢境般的景色宛如天上人間,無不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驚嘆!
DAY1
滿洲里-伊和烏拉驛站-嵯崗鎮(zhèn)-甘珠爾廟
第一天天氣晴朗,氣溫30℃,西北風3級。早上吃完早餐后,我?guī)еd奮的心情開始了長途騎行。
早上從滿洲里出發(fā),昕著音樂,沿途拍拍照,騎行到新開河邊濕地。今年呼倫貝爾草原極其干旱,但濕地的草長得非常好,湖里的水生植物也特別漂亮。在東湖區(qū)濕地,看到三人在小湖中捕魚,和捕魚人聊了一會兒,今年干旱,小湖就要曬干了,魚都集中到一起了,一網下去,就是一桶魚,一會工夫就捕了三桶魚。
騎過新開河大僑不久,感覺車子越騎越費力,一看車子慢撒氣。天氣酷熱,草原上沒有一點遮陽的地方,大太陽下補胎很容易中暑,先打足氣試試,打完氣騎了幾公里慢慢的又沒氣了,再打一次,依舊慢撒氣,連續(xù)打了三次后,終于堅持騎到到伊和烏拉驛站,找了個亭子開始補胎。
中午在嵯崗鎮(zhèn)午餐,下午3:00開始繼續(xù)騎行,驕陽似火,曬的冒油,只好不斷喝水,并將頭巾浸濕以防中暑。到晚上7點多太陽落山了,才感覺到些許涼爽。從嵯崗鎮(zhèn)往新巴爾虎左旗,一百多公里,很多地方草都黃了牛羊啃著草根,一路感覺就是干旱、沙化、荒涼。在這里能真正感受到草原的遼闊,一百五十公里一望無際,渺無人煙,路上偶爾經過的幾輛車才讓我意識到我依舊在人間。據呼倫貝爾市氣象部門介紹,入夏以來,全市大部分地區(qū)接連出現高溫天氣,7個旗、市、區(qū)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新巴爾虎右旗甚至出現44.1℃的極端高溫天氣,成為呼倫貝爾市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同時,草原降雨量相比歷史同期偏少,致使土壤失墑嚴重,天然草場大面積枯黃,長達兩個月的持續(xù)干旱,已導致1億多畝草場遭受旱災。
在大草原騎行中兩次遇到惡犬,兩次都是突然出現在我后方一兩米的距離,狂叫著向我撲來。它們之前也不叫,完全沒有發(fā)現它們是從哪里跑來的,到我身后才開始撲咬,極其險惡。第一次是一輛三輪車開過去,一個牧人下車在我前方路邊的鐵絲圍欄門前下車修理圍欄門,惡犬就突然出現在我后方。惡犬狂叫時牧人竟然沒有制止,我回頭大喝幾聲,惡犬好像聽懂并且受到驚嚇似的,反身落荒而逃,穿過鐵絲網向路邊草原奔去。在穿過鐵絲網時,惡犬驚慌失措,后腿竟然被鐵絲網給剮住,掙扎幾次才得以掙脫。第二次也是騎行中,突然從后側方跑過來一只黑犬,追我狂叫撲咬,我也是大喝兩聲“回去、回去”,狗才跑回去。滿洲里周邊都是草原,有很多放牧點,我們平常騎行時經常遇到牧羊犬,已經習以為常。
晚上7點左右,天氣特別涼爽,一直騎到晚上11點。在甘珠爾廟前,有位貨車司機大哥看我這么晚了還在騎車,就大聲喊道:“上車吧,我?guī)阋欢??!蔽铱辞懊嬉呀浻袩艄?,快到目的地了就說不用了,謝謝。又騎了幾百米看到路基下的草地很平整,就將車推下路基,停下車,搭帳篷露營。這時路過的一位騎摩托車的蒙古族牧人用車燈照向我這里,然后騎摩托過來說,這里不安全的,有狼、有狗,還有牛會來拱你帳篷。我說我不怕,以前也經常一個人在大山里露營。他說還是去我的蒙古包住吧,我問有多遠,他說有5公里,得往回騎!我說不用了,謝謝你。他說,那你到前面500米處塔下有水泥空地,那里安全。謝過之后向前面的塔騎去,在塔下空地一看,已經有4位騎友在這里露營。搭好帳篷,在帳篷里開始晚餐。這里離路邊很近,不斷有大貨車經過。今天悶熱,帳篷外帳也沒搭,直接睡也不冷。午夜12點多,附近的旅游點還有人放著高音喇叭在唱歌,直到2點多才睡著。
DAY2
甘珠爾廟-阿木古郎(新巴爾虎左旗)-諾門罕戰(zhàn)爭陳列館
早上5:00,和昨晚在此一起露營的兩位北京騎友、兩位遼陽騎友開始準備出發(fā)。6點西安五人組來到甘珠爾廟景區(qū)陸續(xù)叉遇到上海四人組、鄂爾多斯五人組、廣州四人組、重慶獨行俠等騎友騎往滿洲里,也讓我感嘆這條線路的魅力。
甘珠爾廟又稱壽寧寺,是呼倫貝爾地區(qū)最大的喇嘛廟。此廟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御批,并由清廷撥銀建廟,廟前后建11座廟宇、4座廟倉、100多間伽藍,總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廟中喇嘛最多時達4000余名,其中常住廟者400余名。8點甘珠爾廟開門,參觀完甘珠爾廟后,開始騎往阿木古郎(也就是東旗)。到達東旗后,在市區(qū)騎車逛了一遍,簡單吃了午餐。
7月中旬是最熱的季節(ji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每天10瓶水都不夠。下午繼續(xù)騎行,天氣酷熱難耐,草原上沒有絲毫陰涼,騎行一段后,看到路邊草原上有一根直徑1米的水泥管子,趕緊下車,把防潮墊放到里面,避暑休息了差不多1小時。
下午5:00,到達諾門罕戰(zhàn)爭遺址陳列館,諾門罕戰(zhàn)役于1939年在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qū)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fā)生。諾門罕是一場不見經傳的戰(zhàn)事,但是它對二次大戰(zhàn)的局勢發(fā)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諾門罕之戰(zhàn),歷時135天,雙方投入戰(zhàn)場兵員20余萬人,大炮500余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6萬余人。感嘆完了戰(zhàn)爭的殘酷繼續(xù)上路,在晚上8:00趕到了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加油站,停車露營。
DAY3
露營的加油站-七仙湖-伊爾施鎮(zhèn)
今天突然降溫,早上只有9℃,逆風4級,風大天冷騎行費力。從這里開始干旱現象減輕,草原越來越好,樹也逐漸增多,路邊有大片的油菜花地,山上有大面積的粉色花海,牛羊成群,景色越來越美。在一處山坡前,對面騎過來一人,下車打招呼,原來是騎行界大神:新疆黑哥,他已經是第三次環(huán)中國騎行了,在網上很有名,戶外達人。路上自己做飯,搭帳篷,很多電視臺采訪過,聊了會兒,給我留電話,要我去新疆時找他,他說他電話一輩子不會換。
前行不遠,到達玫瑰峰景區(qū),從山下仰望,玫瑰峰的左側山峰幾乎呈90°直角,非常險峻。站在玫瑰峰最高處俯視四野,山嶺起伏連綿,十幾座陡峭的山峰,參差錯落,造型各異,巍峨壯麗。
過了玫瑰峰后就到達伊爾施鎮(zhèn),臨近傍晚,手機相機快沒電了,住店充電!在剛進鎮(zhèn)的路邊,有家旅店,住宿價格20元。往前走景區(qū)里面的旅店最少100元,照例在鎮(zhèn)里騎車逛了逛,經過3天460km的騎行,渾身略感疲勞。
DAY4
伊爾施鎮(zhèn)-天池景區(qū)-烏蘇浪子湖-三潭峽-地池
今天氣溫9-24℃,逆風3-4級,一路上風景極美,路旁鮮花遍野,景點眾多,大美興安嶺,夢幻阿爾山。習主席2014年視察阿爾山時說:阿爾山的風光四季都很美,要把阿爾山地質公園建設成世界級地質公園。
今天從伊爾施出來,途經小得不能再小的阿爾山機場,繼續(xù)前行,到達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售票處。景區(qū)通票180元,有效期兩天,可以在景區(qū)內N個景點游覽。景區(qū)規(guī)定必須坐公園的游覽車進入,游覽車要加車票105元,騎車的就不用買游覽車票了,規(guī)定自駕車不得進入,但只要交105元就可以進入。
進入阿爾山森林公園后的第一個湖是烏蘇良子湖,傳說乾隆十三年,札薩克圖旗烏蘭毛都草原大旱,一群群牲畜死亡,蒙古族居民在艱難困苦中掙扎。就在這時,成吉思汗后裔一戶人家生得一子,由于盼水心切,給孩子取名烏蘇(蒙語:水),希望他能給草原帶來興旺繁榮。小烏蘇剛剛懂事總是喜歡在河流、小溪、山泉中玩耍,直到20多歲,也不肯去放牧或干活。因不務正業(yè),人們都稱他“烏蘇浪子”。烏蘇浪子湖四面環(huán)山,水面如鏡,有“大興安嶺小江南”之美譽,近年來成了遠近聞名的垂釣旅游熱點。烏蘇浪子湖盛產鯉魚、鯽魚、泥鰍和一種名字耐人尋味、頗具傳奇色彩的老頭魚。
再往前行,便到達阿爾山天池距離天池鎮(zhèn)兩三公里的山上,有很多賣蘑菇、木耳等山野貨的小攤位,天池在山頂上,要攀爬998個臺階才能到達,自行車只能放在山下!工作人員說放在攝像頭下就行,很安全。爬上山在天池拍照后,又騎往三潭峽景區(qū)。
阿爾山景區(qū),每個景點游客都很多,游客從景區(qū)入口,沿著各個景點游覽,一直走到出口,在出口有游覽車接送到下一個景區(qū)。而騎友游覽完,還要返回來取自行車,等于游覽了兩遍。阿爾山景區(qū)的工作人員服務態(tài)度非常好,看我騎車過來,說我們晚上6:00下班,現在能幫你看車,一會兒下班后你把車子鎖在停車場攝像頭下就不會丟。
游覽完三潭峽景區(qū),回到景區(qū)入口,已經晚上7點多了。天色漸黑,一北京自駕游的哥們說他也是騎行愛好者,這次是和朋友自駕來阿爾山游玩的。剛剛到達三潭峽,準備晚上就在這里露營,明天再游覽,問我是否一起露營。我已經游覽完三潭峽,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繼續(xù)騎往下一個景點。
一路騎行到地池景區(qū),在停車場搭帳篷,月上枝頭,已無游人。地池位于阿爾山天池東南約6km處,距天池林場5km,海拔1123米,呈圓形。地池是火山熔巖冷卻收縮、凹陷而形成的火山口湖,因水面低于地平面而得名。地池是阿爾山眾多的火山湖中唯一低于地平面的凹陷型湖泊,地池的池岸為陡立的塊狀玄武巖,池底的水面隨季節(jié)而變化,猶如一塊碧藍的寶鏡,鑲嵌在茂密的原始次生林中,景色十分優(yōu)美,人們稱之為“仙女池”。
午夜12點多,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嚎叫聲驚醒,聲音由遠及近。剛聽以為是狗叫,仔細一聽不對,深山老林里不可能有狗,聽到的叫聲是短促的嗷、嗷、嗷,聽聲音一定是狼。馬上穿衣穿鞋,每次露營都把刀和手電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音響也在枕邊,為了防備野獸襲擊,時刻準備著。在大興安嶺林區(qū)生活40年,對林區(qū)的動植物都很了解,這次遇到狼,聽著一陣陣凄厲的狼嚎聲,有點恐懼但也有點興奮。孤身一人深夜的大山里,不害怕是假的,在帳篷里聽著狼嚎,身體不由自主開始發(fā)抖,趕緊深呼吸控制身體,使發(fā)抖的身體平靜下來,趕緊當機立斷,不能坐以待斃。
外面的嚎叫聲越來越近,剛開始叫聲在東面,后來又到了西面,叫聲非常恐怖,我知道拿刀是嚇不跑餓狼的,動物都怕聲響和光亮。于是我把音響音量開到最大,把音響放到帳篷外,震耳欲聾的DJ響徹在山谷里,然后右手握刀,左手持強光手電,鉆出帳篷,向帳篷兩側的森林里來回照射,在鉆出帳篷那一刻,已經不再恐懼了,十幾分鐘后,關掉音響,四周靜悄悄鴉雀無聲,狼已經被嚇跑了。
回到帳篷,為了以防萬一也不敢睡覺,一直和騎行群聊天。半夜2點,聽到外面汽車聲向這里開來,在這里轉了一圈又向前開去。10分鐘后又開回來,在離我?guī)づ?0米處停下,聽到有兩個人說話聲,并將車燈熄滅。我頓感詫異,鉆出帳篷過去問他們是干什么的,他們說是上海來辦事的,抽出時間來山上拍星空,和他們聊了一會兒。我說剛才遇到狼了,他們聽了說那還是不要去地池拍攝了我說我?guī)銈內?,我拿刀和手電帶他們到地池邊,他們看了我的手電和刀后說,你的手電太強大了。這款手電是我最滿意的裝備,用了好幾年,射程長,亮度高,夜間幾乎超越了轎車遠光燈的亮度。
一行人到達地池,只見四周霧氣蒙蒙,拍了兩次效果不佳,只好返回。他們問我還敢在這里睡嗎?我說狼已經嚇跑了,沒事。2:30他們離去,我就想他們是不是專門來保護我的。晚上這里很冷,因距離地池很近,濕度極大,感覺特別冷,帳篷和外面的木制臺子上都有一層水珠。早上3:30聽到布谷鳥嗚叫,一看外面天已經亮了。接著各種鳥都開始歌唱,今夜無眠。后半夜幾乎沒睡,4點就起來圍著地池溜達,最后倒是拍了不少優(yōu)秀的照片。
DAY5
地池-石塘林-熔巖丘-龜背巖-杜鵑湖-駝峰嶺天池-大峽谷
昨夜幾乎無眠,早早起來圍著地池轉了一圈,發(fā)現地池上的水汽并不是直接向空中蒸發(fā),而是四周的水汽,被一股引力吸引到中心再向上升騰,感覺很神奇。參觀完地池,外面相當冷,回到帳篷里吃完早餐,7點多開始順著柏油路前往下一個景區(qū)。
途經一個怪樹林,里面的松林上長滿了長長的毛,如同一個個樹妖。從地池向前的路很難走,很多地方塌陷后用路邊的火山石填補,火山石是玄武巖,異常堅硬鋒利。在火山石上騎了不到10米,我的內外胎都被扎破,只能下車補胎。和群里騎友聊天,把扎胎照片發(fā)上去,群里好多騎行國內外的大神,他們說把扎破的外胎從里面貼上補胎片,貼兩層,然后再補內胎,按照騎友的方法果然很實用。補完車胎繼續(xù)騎行,因為昨夜沒睡好,很是疲憊,騎著騎著感覺馬上就睡著了,幾次感覺騎車中突然驚醒,還好路上無人無車,也沒摔倒。把音響打開,聽著歌曲驅趕睡意。
快到中午12:00也沒騎到下一個景點,騎了很久才出現一個三岔路,一條岔路上又分叉,各有4個景點。沿著山路—直向前,感覺不太對勁。又騎行了幾公里,在荒無人煙的山里突然看到前面的路邊有個人,我趕緊向前騎,他也看到我了,就在路邊等我。近前一看原來是山中采藥的中年人,身上背個背簍,手里拿著一支靈芝。和他聊了一會兒,他說我走錯路了,前面的景點是石塘林和杜鵑湖,如果沿著這條路往前走也能到,但要多走4個小時路程,還指引我走一條他們采藥的小路,往回騎幾百米,然后橫穿林中小路,小路盡頭有一條柏油路,向右邊拐就到石塘林景區(qū)了。在這里百度地圖也不好使,很多路地圖上都看不到。
這條小路上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火山巖,而且林中光線昏暗,寂靜無聲,在這里騎行,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趕緊加速騎行,快速通過幽暗密林,來到光線充足的路段拍兩張照。按照采藥人指點的路線騎行大約20分鐘后,昕到汽車聲,終于找到正路,幾分鐘就到了石塘林景區(qū)。
石塘林是亞洲最大的火山熔巖遺址,位于天池林場東,大興安嶺奇景之一,是第四紀火山噴發(fā)的地質遺跡,面積約1000km2,為亞洲面積最大、保持最完整的火山熔巖景觀,也是聯合國A級保護區(qū)之一。經過千年風化和流水沖刷,形成了石塘林獨具特色的自然地貌,猶如波濤洶涌的熔巖海洋,有翻花石、熔巖垅、熔巖繩、熔巖碟、熔巖洞、熔巖丘、噴氣錐、熔巖陷谷、地下暗河等神奇景觀。
參觀完石塘林已經下午2點了在石塘林景區(qū)門口有很多賣紀念品的小攤販,并且賣碗面和春餅等食物,買了一盒今麥郎碗面,10元一盒,拿出自帶的肉罐頭,在景區(qū)午餐。
從石塘林出來沒多遠就是龜背巖景區(qū),龜背巖呈橢圓形,有兩三平方公里大,上面均勻分布著方形裂隙,看上去像是烏龜的背殼,這是目前國內發(fā)現的唯一一處規(guī)模大、發(fā)育好、保存完整的龜背巖。龜背巖吸熱,坐在上面感覺像坐在火炕上,非常神奇。林中生長著最原始的植物,從苔蘚、地衣進化到灌木、喬木。
從龜背巖景區(qū)再往前到了杜鵑湖景區(qū)杜鵑湖是火山噴發(fā)期由于熔巖壅塞河谷切斷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湖的東南為進水口,西南為出水口,上連松葉湖,下銜哈拉哈河。水草豐美,湖水與森林、山地交相輝映,湖水清澈,倒映著藍天白云。
游覽完杜鵑湖,不遠又騎到了駝峰嶺天池。駝峰嶺天池,也要攀爬N個臺階。才能到達山頂。從山頂的觀景臺向下看,池水湛藍而深邃。岸邊,松樹翠綠,點綴著藍寶石一樣的湖面。阿爾山天池眾多,最漂亮最能給人視覺享受的是駝峰嶺天池,山頂的觀景臺是整個阿爾山景區(qū)視角最佳的地方,能以大角度俯瞰景區(qū)全貌。跟隨一隊游客上山,聽導游介紹阿爾山天池從衛(wèi)星上拍攝的照片非常像北斗七星,故也稱“七大連池”。這里藍天、綠樹、碧水渾然一體,景色優(yōu)雅迷人。涼爽的山風,讓人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登上觀景臺,從山頂往下看,一剎那仿佛遠離人間,頓覺天人相接,無不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驚嘆。
游覽完杜鵑湖,前往阿爾山景區(qū)最后的景點大峽谷。大峽谷主體為火山熔巖斷裂帶,由更新世火山噴發(fā)的玄武巖熔巖流,經受千百年的水流侵蝕后而形成。沿著林間的木棧道向樹林深處步行,一條長長的深峽出現在眼前,長長的木梯直通谷底,深谷中滿是大大小小的火山石,怪石嶙峋。峽谷底端有山泉涌出而流淌的一條小河,形成柴河源頭,由亂石堆組成的巨大山體坡面,倒也別具特色。
游覽完大峽谷,再往前就是柴河風景區(qū)騎行到柴河風景區(qū)的服務區(qū),服務區(qū)里有飯店賓館,進飯店看下菜譜,最便宜的是茄子燒土豆68元,白菜燉豆腐58元,像魚香肉絲等炒菜都140元以上。問了幾個人,說前面不遠有個小村莊,有小賣店,于是前往小村莊購買礦泉水、面包、雞爪子等食品。看路邊有3個還沒建完的蒙古包,旁邊有個水泥場地,今晚就在這里搭帳篷露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