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凡文
【摘要】 目的:探究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治療疝氣方面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在筆者所在醫(yī)院確診為疝氣的患者30例并接受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患者列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院接受常規(guī)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患者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和切口疼痛時間等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3.33%,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止痛藥使用率為3.33%,疝復發(fā)率為0;對照組的止痛藥率為10.00%,疝復發(fā)率為16.67%,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能有效提升疝的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的止痛藥使用和疝復發(fā)的情況,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得到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 疝氣治療; 療效觀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1.00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1-0018-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Hernia with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LAN Fan-we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1):18-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hernia.Method:30 cases of hernia patients and underwent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who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ame period in the hospital to accept conventional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 ambulation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ncision pai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esults for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33%,the contro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 was 50.0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pai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33%,recurrence rate was 0;the control group was 10.00% and 16.67%,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ambulation time of patient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use of painkillers and hernia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the situation,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Filling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Hernia treatm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Xincheng County Datang Center Health Center,Xincheng 546203,China
疝氣是指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其中以腹股溝最為常見[1]。疝修補術已經成為治療疝氣的主要方式。傳統(tǒng)的疝修補會改變疝氣部位的組織結構,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的恢復比較慢,并且復發(fā)率比較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為提升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無張力疝修補術逐步成為臨床治療疝氣的主要方式。但有研究發(fā)現,無張力疝修補術雖然不會對疝氣部位的組織造成太大的影響,手術的創(chuàng)傷也比較小,但其術后復發(fā)率和疼痛情況仍然不盡如人意[3]。為進一步提升疝氣患者的治療效果,故筆者進行此次試驗,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2月-2016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確診為疝氣并接受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的患者30例為觀察組。其中有男20例,女10例,年齡25~78歲,平均(40.1±3.5)歲,病程0.1~15年,平均(9.2±1.8)年?;颊叩酿逇夥N類為斜疝22例,直疝8例;雙側疝5例,單側疝25例。選取同期在筆者所在醫(yī)院被確診為疝氣并采用常規(guī)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患者30例為對照組。其中有男21例,女9例,年齡24~78歲,平均(41.1±3.2)歲,病程0.1~15年,平均(9.1±1.4)年。患者的疝氣種類為斜疝19例,直疝11例;雙側疝6例,單側疝24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和類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給予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然后運用開放式的四孔法建立氣腹,進入腹部后觀察腹腔內的粘連和腫塊的情況;小心抬起肝臟,顯露出膽囊,確認膽囊管的具體位置后,使用電凝分離鉤切開腹膜并反折,并利用Hartmann袋使其離開患者的肝床;慢慢向上向前牽引膽囊管,同時仔細觀察膽囊的解剖的條件;如果條件允許,開始對膽囊管進行完全解剖分離;在肝總管側相距0.5 cm且與膽囊管呈現90°處放置兩枚鉗夾鈦夾;隨后在近膽囊頸部處放置1枚鉗夾鈦夾,剪斷遠近端鈦夾之間的膽囊管;使用鈦夾夾閉膽囊動脈并進行電凝切斷;當膽囊完全分離后使用電凝分離鉤完全灼凝整個膽囊床;注意觀察手術區(qū)域是否出現無活動性出血或膽汁,如有,應當立即處理好。手術后給予患者3 d的抗生素,并在手術后第1天開始進行低脂的半流質食物。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無張力疝修補術: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疝囊手術操作參照觀察組;隨后將疝囊進行高位結扎,并對內環(huán)口進行修補,修剪單片成型補片,注意其大小應該能夠完全覆蓋住腹壁的缺口并超過3~5 cm;將平片防治在腹股溝管的后壁,并在補片的上緣做一條精索開口,引出精索后,縫合并固定平片。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和切口疼痛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對比兩組患者止痛藥使用和疝復發(fā)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應用SPSS 18.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和切口疼痛時間對比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和切口疼痛時間等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3.33%,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0%。觀察組的并發(fā)癥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止痛藥使用和疝復發(fā)情況
觀察組的止痛藥使用率為3.33%,疝復發(fā)率為0。對照組的止痛藥率為10.00%,疝復發(fā)率為16.67%。觀察組的止痛藥使用和疝復發(fā)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自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臨床應用,其逐步代替?zhèn)鹘y(tǒng)疝修補術,成為治療疝氣的主要方式。但在無張力疝修補術中所使用的人工修補材料的種類非常多,使得一些醫(yī)生出現過度使用的情況[4]。人工修補材料畢竟屬于異物植入人體,是否對人體造成遠期影響,目前臨床上尚沒有形成定論或觀點[5-6]。而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由于不需要使用到人工材料進行修補,在一定程度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可以了解到,操作醫(yī)生需要對疝氣部位的組織結構具備足夠的了解,如此才能在不需要進行高位結扎和腹壁縫合步驟的情況下,徹底消除腹部張力對患者多造成影響[7-8]。結合試驗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和切口疼痛時間等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了解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并不會延長患者的手術時間,還能夠促進患者盡早的下床活動,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9-10]。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3.33%,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是否與人工材料植入存在一定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觀察組的止痛藥使用率為3.33%,疝復發(fā)率為0;對照組的止痛藥率為10.00%,疝復發(fā)率為1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理想,大多數患者的疼痛情況還是能夠忍受的。觀察組的預后情況也是較為理想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能有效提升疝的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的止痛藥使用和疝復發(fā)的情況,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得到進一步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但由于此次試驗研究例數有限,不能就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了解二者之間的明顯差異是否由于人工材料植入所造成的。
參考文獻
[1]王明霞.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25):12-14.
[2]段利軍.腹股溝疝患者施行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療效探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0):132-133.
[3]趙學靜,錢峰.老年患者腹股溝斜疝不同手術方式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9):13-14.
[4]劉啟.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對老年腹股溝疝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34):41-42.
[5]馮東升,張慶輝.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265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3):58-59.
[6]李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療效[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2):50-51.
[7]梁光珠.觀察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7):130-131.
[8]李焱.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老年腹股溝疝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3):175-176.
[9]魏忠,方有利.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6):34.
[10]饒家敏,朱斌.傳統(tǒng)疝修補術與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4):33-34.
(收稿日期: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