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
作為一枚熱愛公益的小伙伴,在采訪前,筆者就已經積累了很多問題想跟卜飛這樣專注閱讀捐贈很多年的專業(yè)人士吐槽。比如,捐助人有著很高的物質和道德優(yōu)越感,捐書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斷舍離,根本不考慮書是否適合孩子,甚至把捐助當成了扔垃圾;也曾經看到一些鄉(xiāng)村學校的閱覽室是個擺設,里面有很多濫竽充數(shù)的書,什么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農業(yè)技術》、七十年代出版的《車床知識》等;還有,也確實捐助了好書,但是書并沒有出現(xiàn)在學校的閱覽室,而是在老師、校長的家里……
錦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卜飛坦言,他們也曾有過類似的囧。籌備過幾場捐書公益活動,一場活動下來,收到的書也有8000多本,20 個志愿者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整理分類那些書籍,而結果把預期摔得很痛——這8000多本書,適合孩子的不到三分之一。他也曾聽說過這樣的案例,第一天接受捐贈,第二天孩子就退學了。捐助方讓孩子拿著鈔票和他一起拍照,然后將照片在朋友圈轉發(fā)。
不過,這是一次愉快的采訪和交流,在跟卜飛詳談的一個多小時里,“公益閱讀”理念不斷地被刷新甚至被顛覆。嗯,準備好小本本,下面都是重點和干貨——
3步分解鄉(xiāng)村圖書館
做閱讀在目前的中國有點難,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閱讀都不是剛需,而捐贈的二手書也很難保證質量。這有很多原因,比如消息不對稱,消息更新不及時,對捐助對象不了解等等。幾年前,曾經在論壇上有個很火的帖子,大概意思是說某學校缺書缺資源,而現(xiàn)在那個帖子還經常被翻出來,還在流傳,其實那個學校已經專門騰出2個教室來裝書和物資了。
Step1.精選、精準優(yōu)質書
2012—2015年,錦麟公益基金會主打的“錦麟鄉(xiāng)村圖書館”只服務了8所鄉(xiāng)村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卜飛和同事們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
★很多鄉(xiāng)村圖書館火紅一時,幾個月后就沒了動靜,鄉(xiāng)村圖書館到底承接怎樣的作用?
★搜集二手書籍,以及追求藏書量的意義在哪里?
★為什么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進不了閱覽室?除了沒有適合他們讀的書,還有什么原因?
★怎樣梳理圖書與校園文化,圖書服務與孩子,圖書與教學教育……
★為什么很多書在城市是好的,在鄉(xiāng)村并不合適?
★繪本能有效激發(fā)孩子的各種形態(tài),幫助孩子建構內心的世界。文字雖少,但價格高,在鄉(xiāng)村很匱乏,而教師也不知道怎么運用繪本,孩子也不知道該怎么閱讀。
……
“我們做了很多的探討,書是要被孩子們使用的,必須要與他們相匹配。因此,在書籍的配備上我們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有品質,二是有益有趣?!辈凤w說。
Step2.升級閱覽室
當選書、買書有了準則后,還要有一個與書相匹配的閱讀環(huán)境,這樣,孩子們才想進來閱讀,如果閱讀環(huán)境很差,那么對好書的預判也會大大降低。所以,錦麟基金會還會幫助學校設計打造一個舒適、美觀、符合兒童趣味的閱覽室。
Step3.與時俱進實現(xiàn)信息化管理
書有了,閱覽室也建立起來了,按照以往的操作模式“捐贈閱讀”也該劃上句號了,其實,這才是捐贈閱讀上大招的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與時俱進的信息化管理!
每個小學的閱覽室就是一個袖珍型的公共圖書館,孩子們能提前體驗到公共圖書館里的一切流程和模式,帶上借閱證,掃碼……這樣,以后到了公共圖書館也不會有陌生感。
而信息化系統(tǒng)為校方、捐助方持續(xù)地提供了詳實、寶貴的借閱數(shù)據,依據這些數(shù)據能很清楚地了解一所小學的實際閱讀情況和孩子們的需求,然后,大家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氨热纾?015年,在福建的一所小學,有4位二年級學生借閱了《孫子兵法》,而且還期都是在規(guī)定的滿期,那是因為老師講了《孫子兵法》。在浙江的一所小學,2015年底借閱量綜合排名前10的有7本文學類書籍,那我們就會建議校方給孩子多方引導,不僅僅局限在文學領域。同時,在福建的一所學校,借閱量綜合排名前10的類別就比較豐富,文學、科普、藝術……”卜飛說,“老師也有借閱證,借閱規(guī)則我們會和校方一起商討、定奪?!?/p>
閱讀公益,改變清晰可見
也許有人覺得閱讀是個慢功夫很難看到成效,而卜飛的“閱讀證據”帶著滿滿的成就感:“就拿浙江的一所山區(qū)小學來說,2014年4月開始持續(xù)提供數(shù)據,本地有13所小學,之前這所學校的數(shù)學成績在這13所小學里排名比較靠前,而現(xiàn)在語文排名第一次進入前三,其中,小學六年級平均語文成績排名第一。如果單單以成績來衡量顯得單薄和片面的話,那么再看看教師的變化,他們的校長是教數(shù)學的,但是近期有兒童繪本類的論文發(fā)表;美術老師還帶領孩子們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假如你撿到一個月亮》。在寧夏、甘肅、新疆很多區(qū)域的小學都有類似的變化?!辈凤w的“閱讀證據”一條接著一條。
有個跟錦麟合作很久的校長這樣跟卜飛說:“現(xiàn)在對農村的幫扶項目很多,我們學校也做過很多,孩子們一般都是被捐助者,參與度并沒有那么強,捐完就完了,這次他們從被捐助者變成了參與者,這是第一次?!编l(xiāng)村孩子在錦麟閱讀項目中是文化幫扶的對象,在“讀書益人”等項目中,又是在“助己助人,力所能及”。
錦麟公益基金會
由知名媒體人、公益行動家楊錦麟先生,浙江大學發(fā)展委員會主席、浙江大學原黨委書記張浚生先生,廈門大學全球校友總會副理事長、廈門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潘世墨先生,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海內外個人和機構共同發(fā)起?;饡ㄎ粸殚喿x公益倡行者?!皩嵨?服務”的模式,推動閱讀進入課堂,從而培育“有自信、不孤單、會學習、樂反哺”的兒童。
除了鄉(xiāng)村圖書館項目,錦麟公益基金會還有很多創(chuàng)新+實操性很強的公益閱讀項目:參考荷蘭圖書館體系,定期定點的“悅讀快車-孩子們的流動圖書館”;針對一二年級兒童安全教育的“平平安安長大-讀出安全小書包”;將作家零散的書籍捐贈行為轉化為可組織、可參與的公益行動“大家點贊,名家捐書”等等。
卜飛:
錦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五年來,13個省份百余所學校的走訪、千余名學生的調研、數(shù)千冊繪本的閱讀,更堅定“根部滴灌、長期陪伴、助人助己、力所能及”的公益觀念和“讀世界、讀家鄉(xiāng)、讀他人、讀自我”的閱讀觀念。
我們不需要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書蟲、大學霸,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讀書對自己的價值,就可以了。
在公益活動里,孩子是一個平等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