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和 楊曉暉
小明是某重點中學高三畢業(yè)班的學生,他的目標是考上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可就是考試成績很不穩(wěn)定。小明對自己的考試頻頻失手很是苦惱,整天悲觀消沉、患得患失,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復習迎考。
小明的心理困惑在許多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生中并不鮮見。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線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學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即當你面對一件急需解決的事情時,最易產生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如果你現在急切想克服“目的顫抖”。下面我就教你一些方法,讓你以一顆平和的心去面對人生中的第一個大挑戰(zhàn)——高考。
情緒波動
隨著高考的臨近,小艾的情緒卻異常波動起來,晚上11點還不能入睡,父母催她睡覺,她竟歇斯底里地吼起來:“管我干什么!”隨著考期臨近,她老覺得自己身心疲憊,脾氣也越來越壞,經常和人鬧別扭。
我又失眠了
距離高考只有3周了,可是王彬卻患了失眠癥。為了休息好,他堅持躺在床上閉目養(yǎng)神,可是連數數的方法都用上了卻仍然無濟于事。最后,他干脆從床上一躍而起,在走廊里來回踱步。
食不下咽
晴晴的胃口越來越差,一頓飯吃不下幾口,有時還惡心、嘔吐。考場上晴晴覺得四肢無力,心慌意亂,精力也不集中,兩天下來,考得不甚理想,她覺得食欲不振極大地影響了高考的發(fā)揮。
調查發(fā)現像小艾、王彬、晴晴這樣的考生為數不少,這主要是由于面臨大考時,考生因為害怕失敗而過度緊張焦慮,是一種在面臨壓力時的不適應表現。因此考生要對考試前的不適應心理進行調節(jié),消除各種心理壓力。
1. 以輕松的情緒調節(jié)生活。人的大腦需要有張有弛、勞逸結合。學習應講究高效率,而不是磨時間,打疲勞戰(zhàn)。一旦發(fā)現自己學習效果欠佳時,最好到外面去活動身體,這是保證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
2. 保證充足的睡眠。生理學的研究證明,睡眠是消除腦力勞動所造成的疲勞和恢復精力的最好方法。如果失眠的話也不要總是強迫自己要睡著,因為只有在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下才能進入睡眠。建議同學們在睡前一個小時不要再看書、做習題或做劇烈運動,盡量讓身心進入休息狀態(tài),躺在床上聽聽輕音樂;即使一時睡不著也不必擔心,據研究表明,人即使一天一夜不睡覺也不會影響智力的發(fā)揮,而往往是睡不著帶來的心理焦慮影響了考試發(fā)揮。
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總是認為以自己現在的學習情況在高考不容易取得好成績,對自己的前途開始感到茫然。
情境一: 不相信自己是正確的
“我這題做得好像不對?!泵孔鲆活},這念頭閃現一次,題目做得越多,這種念頭越強烈,因而心中越發(fā)沒底,便產生緊張的情緒,導致考試的失敗。有些同學也因這個念頭而在幾道題目上苦思冥想,絞盡腦汁,依然得不出自信的結果,給自己造成緊張感,同時,因為在這些題目上所花的時間太多,造成考試時間緊張,導致考試失敗。
情境二: 過分夸大考試中的失利因素
在考試中,當碰到一道題做不出或可能做錯時,哪怕這道題只有二三分,有些學生都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完了!這門課考砸了!完了!后面的題可能更難!”他們自己給自己制造壓力,自己給自己制造恐慌,結果考試真的失敗了。
情境三: 帶著失敗的心理進考場
在考試中,如果第一門科目考試的難度較大,會給應試者的后續(xù)考試帶來干擾。應試者具體表現為消極,沒有信心,甚至不能堅持下去。
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否也曾落入過上述的情境當中呢?如果有,那試試這些方法:
突破口一:目標
小勇的考前減壓做得很好,他很明確自己并沒有沖擊北大、清華這類一流大學的實力,他說:“那都是為學校的尖子生準備的,我沒把目標定在這些學校?!钡∮氯匀幌嘈抛约旱膶嵙?,他相信自己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最差也可以考一所省外的一般本科院校。有了這樣明確的定位,雖說緊張是免不了的,但他基本上做到了從容應考并取得不錯的成績。
因此,擁有一個合理的目標與定位是考生成功的關鍵。而越臨近考試,這些目標和定位就越要淡化,尤其是在考場上。不過多考慮高考的結果,是突破“茫然情境”的最重要因素。
突破口二:穩(wěn)定與放心
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關鍵是要保持心態(tài)穩(wěn)定,相信自己的實力,爭取在考場上更好地發(fā)揮,要有敢于面對挑戰(zhàn)和競爭的勇氣;而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則要調整心態(tài),爭取在考場上正常發(fā)揮;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要放下思想包袱,不想與考試無直接關系的事,在最后的復習中多抓重點,在考場上多拿一分是一分,力求會的知識多鞏固,爭取考試不丟分,而偏題、怪題、綜合題則要大膽舍去。
突破口三:“一跟兩自”
對于成績波動比較大的考生來說,在復習中特別要做到“一跟兩自”。“一跟”就是在課堂上要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理解、總結教師總結的重點。所謂“兩自”,就是在課后完成教師留下的任務后,自己看做過的練習題,總結出一些有助得分的規(guī)律;針對缺漏處,補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再看一些參考資料,以消除缺漏。考生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丟分原因,盡量避免重復過去的錯誤。
考試期間不少考生都會出現忘帶東西(比如準考證)、記憶堵塞以及頻繁上廁所等現象,因此學會掌握一些考場應急技巧非常重要。
1.考時務必做到“三審”
一審考試環(huán)境 。不熟悉考場,考試時難免會慌張出錯,甚至會因走錯考場而耽誤寶貴的時間。所以考生考前應該去熟悉一下考試環(huán)境,知道自己在哪所學??荚嚕谀膹堈n桌上,這些都很有必要。二審試題難易。試卷發(fā)下來,要抓緊時間將試題大致瀏覽一遍,區(qū)分難易,做到心中有數。卷子發(fā)下來后最好不要立刻埋頭做題,“欲速則不達”。三審答題情況。試題答完了,要檢查一下答題的情況如何,在這個檢查過程中,或許又能補回來許多分。總之,考試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馬虎大意,要善始善終。
2.克服“舌尖現象”的小處方
在考試中遇到一些很容易的題目,答案就在腦海里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心理學家稱之為“舌尖現象”。
①無論平時學習多么認真,總會有些地方學得不是很扎實,特別是處在緊張的考試環(huán)境中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舌尖現象”。這時要保持冷靜,可以想一想與之相關的學習內容。
②如果過一段時間還不能想出答案來,就要努力回憶面臨的問題與以往所學的哪些課程、所記的哪些筆記及練習題有關,從而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線索。
③如果還是不能記起來,就應暫時放下這道題,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題目上,也許過一會就能找出答案,更有可能在做其他題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而茅塞頓開。
3.考場上萬一出現突然慌亂現象,應能有效控制自己
①第一是放松。一旦出現突然慌亂的最初癥狀,你最好暫停作答,閉合雙眼,輕輕地對自己說“放松”,重復6次,并注意體驗全身松弛的感覺;你也可以先全身繃緊10秒鐘,然后突然放松,這樣也可以比較有效地消除慌亂。
②第二是深呼吸,放慢呼吸率。很多考生發(fā)現:當他們在考試過程中碰到難題時,呼吸就會加快,而且呼吸變得特別短促。你一旦感到憂慮和慌亂,就要特別注意調節(jié)呼吸,在吸氣時做到綿長、緩慢、深沉,在呼氣時也應如此。只要你堅持有規(guī)律的呼吸,你一定會很快恢復到心理平衡狀態(tài),正常作答。
③第三是中斷思路。一旦產生容易引起慌亂的想法,你可以果斷地對自己說“?!保瑫r握緊一下拳頭,再重復命令自己一次,這樣你就可以中斷原來的思路,有個停頓過程后,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對你來說沒有任何威脅的比較容易的試題上,并重新確立自信心。當你覺得情況好轉后,應迅速轉入正常答題狀態(tài)。
4.巧除“應考尿頻癥”
①控制飲水量。考試當天,早餐喝些牛奶、豆?jié){,午餐可少喝一點菜湯,考完則可多飲礦泉水,以供新陳代謝所需。
②在臨考前幾天,不喝咖啡、茶水等具有興奮作用的飲品。
③吃較清淡的食物,以免因口渴而飲水過多。endprint